豐都這群孩子們的健康成長,離不開他們的精準扶貧!

2019-07-24     重慶豐都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更是祖國的未來

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健康成長

努力成為國家棟樑

而貧困卻將許多孩子的美好未來

拒之門外

為解決貧困問題

保障孩子們健康成長

2018年8月,豐都縣

第一小學校開始幫扶對接十直鎮河梁村

從此展開一系列精準扶貧工作

使當地的辦公條件

孩子成長有很大改善

辦公條件得到改善

村委會作為河梁村辦公的中心

因為貧困

辦公條件差,甚至飲用水都成問題

這樣如何才能更好的為村民服務

所以縣第一小學校開始對接幫扶後

派遣教導處副主任付志華

教師楊官志駐村開展扶貧工作

著手第一件就是解決其辦公和飲水問題

對於居委會辦公電腦的老舊

縣第一小學校直接資助6台電腦

大大提高了河梁村村委的辦公效率

並為村會議室安裝LED顯示屏

節省了人力財力的消耗

縣第一小學校解決的問題

很快就得到回報

1

村委辦公條件改善後,到村委會圖書室看書的人也多起來了。特別是假期,到圖書室看書或者借閱圖書的學生比平時明顯增多。村民也經常到這裡來閱讀一些種養技術書籍,或者看一些教育、文學、傳記等方面的書籍。

(留守兒童在村委會看書)

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孩子作為村裡的希望和未來

無論是殘疾孩子還是貧困戶孩子

縣第一小學校都高度重視

殘疾孩子找到學校就讀

為貧困戶孩子在假期開展

紅鐮志願活動

為孩子們進行

理想信念教育作業輔導

(付志華與留守兒童交流)

河梁村村民秦家傑

感謝老師們對我這兩個孫女的關心,讓她們明白了讀書的重要性,學習態度也端正了很多。

河梁村1組村民秦家傑說,他的兒子秦林和兒媳孫雲蘭都在江蘇打工,兩個孫女秦楠悅和秦楠怡在開封完小讀小學,但自己沒有多少文化,在學習上根本無法輔導他們。

付志華得悉情況後,經常去他家輔導孩子做作業,幫助她們樹立遠大理想,成績也進步了不少。除了秦楠悅和秦楠怡外,縣第一小學校教師在幫扶工作中,對於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都很關心,特別是貧困戶的孩子。

老師們建議孩子們在做好作業的同時,儘量多讀課外書,回家後要力所能及地幫助父母干點家務活。

(開展紅鐮志願活動)

幫助村民實現增收

脫貧致富是對接幫扶的重要目標

縣第一小學校為村裡帶來了好產業

辣椒栽培

並邀請技術員對村民們進行培訓

幫助村民實現增收

培訓後,付飛鳴給他們免費發放了良種辣椒種子,發展種植辣椒60畝,預計可以幫助該村貧困戶增收10萬餘元。

駐村工作隊和該校校長李一江幫助該村2組的貧困戶秦光平制定脫貧規劃,發展種養業,並經常安排秦光平在村上及鎮上打零工增加收入,解決了孩子讀書的費用問題。

據付志華介紹,該校還與聚超食品有限公司協調,解決10多個貧困村民到該公司就業,以增加他們的收入。該村1組貧困戶江玉蘭就是其中之一。她到該公司上班,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孫子讀書費用就不用愁了。此外,村民還可以到該村的檸檬基地務工增收。

付志華說:「縣第一小學校還根據貧困戶和當地實際條件為貧困戶提供雞苗200多隻,幫助貧困戶增收脫貧。」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只有搞好村裡的基本經濟

提高村民的收入

才能更好的實現教育扶貧等

為孩子營造更好的未來

記者:郎克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_viGKGwBmyVoG_1ZLny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