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成功中和人體內病毒,DNA技術功不可沒

2019-11-27   排頭博覽

(文/Jan Osterkamp)

據最新研究發現,科學家已經使用DNA鏈為血液中的病毒創造了一種稱為"納米真菌鐵"的陷阱。這個"陷阱"針對病原體進行了編程,可以有效阻止進一步的感染。

研究顯示,由DNA鏈製成的星形微型框架可以從血液中捕獲某些病毒,然後通過發光的方式進行標識。這項分子研究成果已經在《自然化學》雜誌上發表,研究者聲稱,這種星型的DNA框架鏈最初將成為敏感的診斷傳感器,但將來的研究中,很可能發展出可以對各種病毒進行編程的功能,並且以特異性中和人體內的病毒。

科學家將DNA鏈結合到繪圖板上的納米結構中,看起來就像是五角星,因此而命名。在每種情況下,兩條特殊的適體,即由於其空間排列而附著在登革熱病毒 ED3包膜簇上的短核苷酸鏈,附著在牙齒上對接。因此,該DNA星鏈在每個與登革熱病毒斑紋病毒接觸的部位都與其結合。

研究人員報告說,這種病毒通常情況下可以在它的宿主細胞中滲透得更嚴重。但最重要的是,現在可以通過DNA星鏈來檢測到宿主細胞的感染程度,因為DNA星在接觸病毒後會主動發出螢光,非常容易辨識,且靈敏度很高。根據美國特洛伊倫斯勒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的說法,與血液中登革熱病毒的標準測試相比,該方法的靈敏度高約100倍。

此外,星形DNA鏈所製成的"病毒陷阱"其後代可以在將來升級。例如,帶有附件的星鏈可以在與病毒接觸後主動提醒免疫系統,並確保陷阱和病毒結合,以及病毒被成功降解。

DNA工程是唾液酸鏈病毒陷阱的改進版本,研究團隊最近進行了初步測試,測試中,DNA星鏈與流感病毒非常特異地結合,阻止小鼠在唾液酸對接站捕獲的病原體與肺細胞結合,而這一過程對感染的進展至關重要。在實驗中,接種這種DNA星鏈的小鼠沒有像往常一樣迅速死亡,反而其存活率達到了四分之三。

研究人員希望,DNA星鏈製成的"病毒陷阱"至少現在應該也能發揮同樣的作用,並且,應具有更大的耐受性且不會產生副作用。研究人員希望:DNA支架能夠在植入哺乳動物的肝臟和腎臟後的24小時內自動降解。此外,研究人員還希望可以針對各種不同的病毒量身定製具有不同空間框架結構,或者是可以適合一類病毒的通用"陷阱"。

來源:德國光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