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將新的科技迎來新一波機遇,崛起之勢已無法阻擋

2020-03-09     國機展覽

一、線上培訓

一直以來,線上培訓和線下培訓構成了教育培訓機構的兩大主流。線上培訓和線下培訓各有優缺點。線下培訓在一些中小城市占有市場更加廣泛,一些家長不太認可線上培訓。經過本次疫情,各大線上培訓機構免費開放,線下培訓機構也開啟線上培訓,國家和學校都積極開展線上培訓要求和推薦,學生們也很快加入線上培訓課程。

這有可能使得很多家長和學生,更進一步了解線上培訓的優點,通過線上培訓課程完成學業。各大線上培訓公司也不會放過這次機會,肯定會更加精心主播線上課程,甚至免費推廣。經過這次寒假之後,也許全民線上教育認知會提高很多,線上培訓產業一會進一步火起來。

在這次疫情期間,就有很多學校開啟了線上直播教學的方式,讓線上培訓行業開啟了新的篇章,也讓許多家長對線上教學有了新的認知。

二、口罩和消毒產品等醫療器械行業

疫情的蔓延使得人們對口罩的需求綿延不絕,消毒產品產業也一樣會火爆起來。每家每戶以後都會囤一些口罩和消毒用品,而且會對質量和細節要求更多。商人不會無視這次良機,開發口罩和消毒用品會如雨後春筍般進行。

三、網絡電影行業

疫情發生以後,七部賀歲檔電影全部退檔。毫無疑問,今年的電影票房將非常慘澹。而在如此糟糕的情況下,徐崢將他的賀歲電影6.3億賣給了位元組跳動,這波操作對徐崢本人一點都不吃虧,但是對於電影院、淘票票、貓眼等服務商來說就是非常大的損失。

而且網絡播放平台沒有任何硬體成本,觀眾也不需要花費更多的票價。因此,未來電影院可能是一個紅火的市場。

四、網絡時代到來,各大電子產品等將普及

電子產品即將往4K方向發展。因為現在的電腦普遍都是1080P的,4K螢幕的電腦極少,網絡將促進這一新產品的發展。

五、網絡遊戲將更加繁榮

這次疫情之後,大家都待在家裡沒有事情干,打遊戲的越來越多,由於最近和平精英太多人進入,騰訊系統崩潰了。這種情況將帶動遊戲行業的繁榮。

六、人工智慧行業

這次疫情的傳染性讓人工機器人的發展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廣州的人民醫院採用了機器人配送藥物的方式,大大節約了人工成本。

本次春節大部分人都體會到了天天宅在家裡的痛苦,如何足不出戶就能獲取生活物資和其他產品,變得尤為重要。

我認為,未來社會的發展模式,肯定是逐步走向智能化,每家每戶只需要一個智能終端,個人向終端提出需求,通過大數據分析及調配,各種物質直接送上門。

這其中的配套產業會有:智能家居終端,高速網絡,智能運輸系統,終端配送機器人,無人駕駛,高性能電池等相關產業和技術,當然還有與健康相關的醫療及微生物研究產業。

上面這張圖片,正是一個為機場消毒的「小浣熊」。這個智能洗地機器人正是一個特殊的「逆行者」,服務於各大機場以及火車站等人流量密集的地區,通過大面積自動駕駛清潔殺菌,從而提高了消毒工作效率。

不僅僅如此,在醫療方面,人工智慧也發揮神力。比如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的隔離診區,一款名叫「小白」的機器人正忙碌著。醫療專家通過「小白」的幫助,對患者進行遠程會診以及查房,它的存在,降低了醫患交叉感染的風險,同時也提高了診治肺炎的效率。

關於人工智慧,網友討論最多的當屬未來是否會取代人類?關於這個話題,可以很負責的告訴大家,絕不可能。

究竟什麼是「智能」?

2020年,中國將新的科技迎來新一波機遇,崛起之勢已無法阻擋

關於機器人與人類的不同。主要有3點區別:

第一,機器人擅長通過大數據分析推理,不會傾向於故事的敘述。

第二,機器人情商更高。

第三,機器人的視野更加廣闊,智慧遠比人類高。

看起來,人工智慧似乎是無所不能。正是因為人工智慧的強大,讓我們感受到了疑惑和擔心。既然人工智慧這麼聰明,會不會搶走我們的「飯碗」,害得我們失業呢?

來自世界頂級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曾大膽預測,2030年以後,美國有38%的工作將被人工智慧所取代。不過,我們不必感到憂慮,人工智慧確實會取代一部分工作,不過對於富有審美性、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工作仍需要我們完成。說白了,人工智慧只是我們的工具,未來必然是人機協作的嶄新時代。

如今,已邁入到2020年,人工智慧將迎來新一輪機遇,那麼 在該領域,又將呈現什麼趨勢變化呢?

2020年,你必須知道的幾件大事

人工智慧在疫情控制中大顯神威,從而令人工智慧熱度大增。根據調研機構Gartner公司的預測,今年將是人工智慧相關業務發展的關鍵一年,將會有180萬個工作崗位被人工智慧所取代,但最重要的是,也將會誕生230萬個新的工作機會。

這聽起來似乎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人工智慧可以幫我們更好的就業,讓我們去做自己擅長的事情。不過,在禿鷹看來,我們也不能盲目樂觀,新就業機會的出現,會讓我們面臨更大的競爭,或許,新崗位的吸引力還不如過去的工作。

不過,對於肯鑽研和敢創新的人才來說,2020年將會是鹹魚翻身的好機會。

一場新型冠狀病毒傳播讓這個春節成為每一個國人心中難以承受之重。易傳染性讓每一個接觸到病毒的人都有可能成為被感染的對象,尤其是醫護人員面臨的壓力非常大。如果,我們在一些易傳播的環境中啟用機器人來進行替代的話,或許被傳染的可能性也會降低。事實上,我們看到,在這場疫情防控中,已經有一些智能機器人被啟用了。

據悉已經有移動消毒機器人在武漢、上海的抗疫一線進行臨床應用。在醫院的病房、門診或實驗室里,它們可以邊移動邊消毒;在社區里,它們能在5分鐘內完成200個電話,助力疫情排查;在重點區域和道路,它們不停喊話,作為民警搭檔,協助警務巡邏。

有消毒機器人將過氧化氫設備與機器人相結合,在機器人內部裝置消毒系統產生消毒氣體,而且在無人環境下能夠實現自主導航、自主移動,高效、精準地對室內進行360°無死角消毒防疫,還可以模擬人類自由移動的能力,代替人深入疫情嚴重區域,減少因為「消毒」而造成消毒人員感染傳播的可能。相比傳統的人工消毒或者固定式消毒設備,可移動的消毒機器人可邊移動邊消毒,減少人工參與可能帶來一定的感染風險。

眾所周知,智能語音助手的發展是非常快速的,這也是亞馬遜、谷歌、微軟、蘋果以及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網際網路公司一直在努力提升的領域,相應的智能語音助手的智能型也非常高了,在這次疫情面前,也被派上了用場。有的社區已經使用人工智慧語音系統,藉助人機對話的形式,在社區試點智能排查工作,讓信息收集得更快更高效。據悉,智能語音機器人可以在5分鐘內撥打200個電話,進行排查。它們可以與目標人進行多輪交互式會話,收集和確認信息,包括身份信息、近期活動區域、近期接觸人群、近期症狀等信息。確認完信息後,語音機器人會自動對信息進行分類統計,每天快速反饋統計結果。

我們在微信朋友圈能看到一些社區拿著大鑼走街串巷地宣傳,也有的村裡通過大喇叭來播放要求村民不要外出的廣播,在這樣的疫情面前,宣傳是不可或缺的。據悉在一些公共場所,也有機器人在不停地喊話,「請大家帶好口罩,注意個人衛生,不要前往人流密集場所,身體若有不適請及時就醫。」這種巡邏機器人,和派出所的民警互為搭檔進行道路巡邏。這類機器人也是通過語音播報功能,提醒民眾時刻注意個人安全防範。而且,這類巡邏機器人還可以通過雲端,將數據和圖像實時傳輸到公安後台系統,巡邏機器人還能實現自動巡航。

在這場疫情面前,我們看到很多網際網路公司都開始行動起來了,百度、騰訊、搜狗、今日頭條、阿里巴巴等等都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開闢了很多智能化的服務,讓廣大市民在家中可以及時了解疫情,尋醫問診,查找最近的發熱就診門診,查找同乘車(同航班、動車)等等信息進行自我排查。這其實都是大數據應用的一種最直接的效果,此外區塊鏈、可追溯、雲計算、AI應用等等都開始在不斷應用起來。

甚至我們看到還有機器人送餐服務,在一些醫院的隔離病區,出現了「您的菜在一層托盤,請取餐。」的機器人。醫護人員只要設置好路線、安放好餐盤,它就會穩穩地舉著托盤,到達指定的房間門口送餐。

此外,隨著返程的高峰期到來,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除了對疫源地人員的重點關注之外,如何加強對公共場所流動人群的排查與防控也逐漸成為重點。由於公共場所點位多、人員流動快,且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排查人員的配備成為難點。在機場、車站、學校等公共場所,採用搭載可見光鏡頭與熱成像鏡頭的智能巡檢機器人在該區域進行往復、大範圍的主動式篩查,發現高溫對象。被檢測人員一旦出現異常情況,機器人將拍照留存顧客現場照片,並通過簡訊提醒管理人員,同時推送二維碼引導可疑症者按照相應流程做進一步的報告和檢測。不過有效性還需要不斷提升。

此外面向小朋友的一些智能機器人,可以放在幼兒園入口處,能夠並行通過紅外熱成像、圖像識別、壓力等傳感器自動採集體溫數據,如果孩子有發熱情況,機器人會主動發出警示。這類機器人其實在疫情結束之後,也可以被廣泛使用。我們可以預計的是,在疫情過後,一些機器人應用應該被不斷完善和技術進行技術提升,市場需求並不會因為這次疫情最終的結束而消失,在AI應用,智能機器人延伸服務等方面還是大有可為的。

比如說自動駕駛,今年自動駕駛行業或許將迎來爆發期,全球許多國家將自動駕駛列入了國家頂層規劃,越來越多的汽車製造企業和網際網路企業加入了這個行業,以求搶占先機。

據業內專家預測,到2020年,全球擁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000萬輛。

前段時間,網上迅速刷屏的AI換臉軟體Zao,引起了許多人的恐慌,另外,國外還曝出了通過人工智慧收集竊聽用戶隱私的新聞,結果讓人工智慧的聲譽跌入谷底。毫不誇張的說,安全隱私是人工智慧發展的攔路虎。

人工智慧+5G

今年是5G元年,5G+人工智慧技術,必然將增強用戶隱私的安全性。5G+人工智慧技術,將擁有更大的大數據、更強的算力以及更優秀的算法,這正是未來10年人工智慧的發展趨勢。中國作為5G的先驅者,領導著全球5G的發展,因此,充分利用5G+人工智慧技術,將助力我國打造科技強國。那麼我們作為普通人中的一員,應如何利用好這個趨勢呢?

借用比爾蓋茨的一段話回答這個問題:我們總是高估今後一兩年內將要發生的變革,而總是低估未來10年將要發生的變革。所以,不要讓你自己陷入無所作為的窘境。

最後想說,不要以為人工智慧距離我們還很遠,其實它早已滲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能你會問,如果未來我們身邊到處都是人工智慧,那麼科幻片中的場景是否就變成了現實?我認為,這並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

關注最新技術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工具機工具展覽會(CIMES2020)將於2020年5月18-22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順義)舉辦,歡迎您蒞臨指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_RIDw3ABgx9BqZZImf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