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衛士李玉峰:身上綁6個沙袋進行力量訓練

2019-07-29   長寧政法綜治



上圖:李玉峰帶領官兵進行戰術訓練。郝寬虎攝

黝黑瘦削的他端坐桌前,眸子明亮,透著堅毅而機敏的光。

他叫李玉峰,一名經歷過精武淬火、戰場洗禮的武警特戰隊員。

入伍17年,李玉峰先後完成執勤安保、反恐處突、搶險救災等重大任務近60次,榮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5次,被表彰為「全軍優秀共產黨員」、第18屆「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2017年光榮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

李玉峰的故事如同一本書,寫著鐵血男兒的光榮和夢想。

肘部新傷蓋舊疤。他說——

「刻苦訓練是為了贏得勝利」

訓練場上,只剩李玉峰一個人。他一把抹去額頭的汗水,深深吸了口氣。

「既然來到部隊,怎能遇到困難就放棄?」2002年冬天,李玉峰入伍不到一星期,大腿內側韌帶拉傷。

漫天大雪中,李玉峰獨自站在隊伍旁。別人訓隊列、練體能時,他邊記動作要領,邊揣摩體會,汗水浸濕衣衫,不久結成冰碴。戰友訓練帶回,他主動留下來「開小灶」。

受傷的李玉峰,不僅訓練成績沒有落後,反而成為班長眼中的「好苗子」。新兵結業考核,李玉峰的軍事訓練綜合成績名列前茅。

2004年3月,李玉峰被調入特勤中隊。特勤中隊是支隊的「拳頭」,報到第一天,中隊組織武裝5公里越野摸底考核,讓李玉峰看到了自身差距。

天陰沉沉,每個人眉毛上都凝起白霜。跑到半程,李玉峰落在後面。奔襲5公里後的實彈射擊,面對百米開外的隱顯目標,李玉峰出槍擊發,脫靶……

「特戰隊員拼的是實力,訓練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看到李玉峰著急,班長王元平說。

為了提高基礎體能水平,在王元平悉心幫帶下,李玉峰每天早起半小時跑步,進行力量訓練時身上綁6個沙袋,睡前還有體能訓練「加餐」。經過700多個日夜的不懈拼搏,李玉峰的訓練成績在中隊排名前列。

為提高射擊穩定性,李玉峰每天據槍數小時,別人打人頭靶,他打雞蛋、桌球,以致肘部新傷蓋舊疤,長出一層「皮墊」。他擼起袖子說:「這是我的專用槍架。」

2006年,李玉峰通過層層選拔,成為一名狙擊手。

2011年,被保送入學提乾的李玉峰迴到部隊。「成為真正的特戰尖兵」,曾是李玉峰的軍旅目標。如今,他又有了新目標——培養更多素質過硬的特戰尖兵。

李玉峰痴迷特戰裝備,也愛琢磨裝備革新。一次,他發現新配發的某型狙擊步槍沒有專門的腳架。他反覆研究後,研製出一種使用方便的可伸縮腳架。經過他和戰友的多次試驗改進,這一革新成果在全總隊推廣配備。

對兵好,李玉峰有口皆碑;帶兵嚴,他也是出了名的。

一次自由搏擊訓練,李玉峰和上士邱沖搭檔。那段時間訓練不太積極的邱沖,一上場就被李玉峰一拳打蒙了。

訓練結束,李玉峰找邱沖談心:「訓練場連著戰場,你是骨幹,戰士們都看著呢。」

「刻苦訓練是為了贏得勝利,而不是為了贏得比武。」這是李玉峰常掛在嘴邊的話。

一次次出生入死。他說——

「我不怕危險,只怕自己本領不過硬」

如果不是妻子佟琳說,李玉峰不知道,自己會說夢話。

距離那次西部駐訓任務,已經近5年了,佟琳發現,李玉峰還是睡不踏實,夢中常喊「注意安全」。

2014年8月,支隊接到上級命令,抽調一個特勤排赴西部駐訓。李玉峰第一個遞交請戰書。環境複雜、任務艱巨……他知道,這次任務意味著隨時面對危險,甚至犧牲。

李玉峰的勇氣與意志,源自真刀真槍的磨鍊。

一天,李玉峰帶領分隊隊員在街上巡邏。突然,警報聲響起——市區方向傳來密集的爆炸聲、呼救聲。

聞令而動,李玉峰帶人駕車第一時間趕到。此刻,事發現場濃煙四起、烈焰飛騰,爆燃的液化氣罐掀起衝擊波,裹挾著玻璃碎片四處飛濺。

爭分奪秒,不容遲疑。李玉峰沉著組織分隊展開戰鬥部署,迅速占據有利地形。

隊員滕飛對那次戰鬥記憶猶新。當時,有一暴徒佯裝倒地,滕飛所在戰鬥小組搜索接近時,暴徒手持燃燒瓶突然躍起,妄圖點燃液化氣罐。

危急時刻,左後方的李玉峰用餘光觀察到這一幕。憑藉千百次訓練形成的肌肉記憶,他果斷處置制服暴徒,消除險情。

沒上過戰場的人,無法真切體會「命懸一線」的感覺。經歷生死淬鍊,李玉峰和戰友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具備過硬軍事素質,關鍵時刻才能沖得上去。

又一次實戰考驗不期而至。深夜,李玉峰和下士劉偉東等6名特戰隊員,配合當地公安人員進行武裝清查。

月光如銀,巷子深幽。來到嫌疑人所在據點門前,李玉峰飛起一腳踹倒門,只見一個黑影被砸在門下,官兵迅速將其摁倒。當時,這名手持兇器的嫌疑人躲在門後,準備對特戰隊員進行攻擊。

李玉峰如今最喜歡跟自己較勁:「我不怕危險,只怕自己本領不過硬。」

與家人聚少離多。他說——

「守不好大的國,哪來小的家」

2017年底,武警部隊編制體制調整,李玉峰選擇留在特戰大隊。

入伍17載,使命任務面前,李玉峰的回答永遠是——「保證完成任務!」在他心裡,家與國從來不是一道選擇題。

為了練強本領,李玉峰泡在訓練場上摸爬滾打。入伍第4年,他第一次休假探家。踏進家門的那一刻,他才得知,父親3年前外出打工摔傷了腿,走路一瘸一拐……為了讓兒子安心在部隊服役,老兩口始終報喜不報憂。

那年,李玉峰立功的喜報送到家鄉,父親流淚了:「吃了那麼多苦,玉峰乾的都是大事,值啊!」

李玉峰是家中獨子。因為擔心年邁的父母挂念,他一直隱瞞任務風險。每次任務歸來,李玉峰都會給父母打個電話。漸漸地,母親發現了這個規律,每次掛斷電話前,她都會說:「注意安全。」

帶隊赴西部駐訓出發當天,剛好是李玉峰和佟琳相識100天的紀念日。依依惜別,佟琳哭紅了雙眼……

最苦的日子,收穫最甜蜜的幸福。2015年駐訓期間,在戰友的見證下,李玉峰錄製了一個視頻。鏡頭裡,他捧著事先準備好的一束鮮花,向佟琳表白心意:「謝謝你的理解支持。未來我們組個戰隊,名為『家』。」

千里之外,佟琳感動著幸福著,流下眼淚……

每一項榮譽的獲得,都凝聚著家人的默默付出。

今年初,李玉峰的父母突遇車禍受傷。兩位老人決定再次瞞著兒子,但這一次,卻被心細的兒子發現了……

這些年,李玉峰陪伴父母的日子屈指可數,和妻子也是聚少離多,但他卻陪伴了一個個特戰隊員快速成長。

「守不好大的國,哪來小的家?」採訪結束的那天,李玉峰告訴記者,既然選擇了這身橄欖綠,選擇了肩扛強軍使命,就要執著堅守初心。

心中有信仰 腳下有力量

強軍任重道遠,時代呼喚英雄。

武警黑龍江總隊某支隊特戰大隊大隊長李玉峰在國與家、生與死、苦與樂的考驗面前,以自己的血性擔當交出一份合格答卷。他始終把信仰刻在心中,把職責扛在肩上,砥礪血性鬥志,練就過硬本領,在祖國和人民需要時衝鋒在前、不辱使命,展現出愛黨忠誠、愛國為民、愛軍習武的衛士情懷。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入伍17年,李玉峰不忘初心,矢志軍營建功,把堅定的理想信念化作刻苦訓練、精武強能的紮實動力,練就一身真本領、硬功夫。面對一次次生死考驗,他不畏艱險,不懼生死,體現出新時代革命軍人特有的血性膽魄。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使命至上的家國情懷,看到了新時代革命軍人最可貴的精神內核,看到了人民軍隊敢打必勝信念的賡續傳承。

「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向李玉峰學習,就要高揚奮鬥風帆,用生命擔當強軍使命,用熱血書寫軍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