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看靖邊】「五雙」一顆子,激活治理一盤棋!

2019-11-15     靖邊新聞

編者按

城市精神,彰顯著一個城市的特色風貌。地處毛烏素沙漠南緣,位於陝西省北部偏西的靖邊縣,是著名的革命老區。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轉戰陝北期間,曾在這裡生活戰鬥了65個日夜,毛主席給時任靖邊縣委書記惠中權題詞「實事求是,不尚空談」,賦予這座邊陲小城精神指引。如今,靖邊黨員幹部正奮發有為,在推行「五雙」機制中,踐行著「實事求是,不尚空談」的初心使命。

近期,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陝西靖邊縣以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為出發點,推行機關黨組織和在職黨員到社區開展「雙報到、雙參與、雙服務」,讓「資源下沉」解決人民群眾煩心事;實施「雙掛職、雙考核」,讓「人才與機制下沉」保障服務群眾常態化長效化,推動共駐共建共治共享,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一定要通過黨組織網絡把服務做起來,把群眾的心連起來。」近日,靖邊縣委書記劉維平帶著3個報到單位負責人,第一時間到統萬路社區開展「雙報到」,了解社區居民生活情況,以普通黨員身份認領「微心愿」。

「雙報到」,即機關企事業單位到社區報到、黨員幹部到社區報到。「雙報到」黨員實行「5+1」工作機制,即要求每季度至少參加1次社區黨組織生活,與社區幹部進行1次座談、開展1次社區調研、認領1個「微心愿」,當1天社區志願者,提倡有幫扶能力的報到黨員直接聯繫幫扶1戶獨居老人或1名留守兒童,形成黨員示範帶動,全員參與氛圍。「雙報到」單位協助社區培育「青春驛站」「小強工作室」「微志願服務隊」等30個社區社會組織,每年評選一批「文明家庭」「好公婆」,推動形成社會良好風氣。

推行「雙報到」的根本目的,在於解決群眾的煩心事。路面坑窪不平,居民常年用水、用氣壓力不足,排污管道狹小、雨雪天污水積存現象頻發,私搭亂建嚴重……這些問題常年困擾著河東社區廣通巷居民。靖邊縣結合調研實際,聯合多個部門共同商議制定廣通巷及園藝巷、農機公司巷、社區東巷、社區西巷4條支巷改造方案;縣城市管理執法局和縣司法局全力配合開展工作;縣環衛所組織全體黨員進行工程土方和垃圾清運;綠化所黨員和修剪隊工作人員協助清理工程垃圾等……「雙報到」單位共同發力,齊心破解居民急難愁盼問題。截至目前,靖邊縣累計開展各類活動322場次,3858名黨員到社區報到,認領「微心愿」400多個,解決群眾困難問題30餘件。

為了更好地發揮報到黨員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報到黨員活動實效,圍繞群眾需求和工作實際,靖邊縣推行「雙參與」,即黨員幹部參與本單位各項工作的同時,參與報到社區的各項活動。黨員幹部積極向所在單位黨組織反饋個人參與服務情況,向社區及時溝通個人時間安排,以便更好地參與服務。創建黨員先鋒行動服務隊,在服務隊中設立文化宣傳、法律諮詢、扶貧幫扶等崗位,開展服務活動。截至目前,共設立黨員服務示範崗20個、紅旗窗口8個、服務之星窗口10個,為群眾辦好事、實事600餘件。

「讓群眾體驗更貼心,辦事更省心,生活更舒心就是我們的目標。」報到單位負責人紛紛表示。為實現服務「零距離」,構建社區「暖心」便民服務圈,靖邊縣著力開展「雙服務」,即報到單位黨組織服務社區、服務群眾。藉助簽約認領、完工驗收等措施,督促報到單位黨組織提升服務社區和群眾的履職能力。協助社區完善黨群服務工作站功能;協助社區構建「智慧黨建」信息平台,創新服務事項和服務方式,變「前台」為「後台」;協助社區美化環境。

該縣還建立雙向進入、幹部交叉任職工作的「雙掛職」機制。推行縣級領導幹部兼任社區名譽支部書記或主任工作機制,包抓縣級領導每季度深入社區開展一次「聽民意、訪民情、解民憂」活動。推行科級黨員領導幹部擔任街巷長的「街巷長制」,街巷長對所負責街巷的環境整治和深化文明創建行使監督權和處置權,目前共吸納9名駐區單位負責人到街道辦事處任職,14名優秀部門年輕幹部到社區掛職。「幹部的責任意識更強了,服務群眾的主動性大大提高。」靖邊縣委書記劉維平感慨道。

為抓實報到服務工作,靖邊縣開展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和報到黨組織雙向評價的「雙考核」機制。考核工作按照季度評價、隨機檢查、年度評定程序進行,給予年度考核成績排名前3位的街道和部門、社區表彰獎勵;年度考核成績排名後2位的單位,予以通報批評並要求部門負責人在全縣年度考核工作會上作表態發言。健全落實報到登記、服務積分、星級評定等制度,對在職黨員實行「8小時外」監督管理。

作者:李萬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_KqVbW4BMH2_cNUguSe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