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十大冤案之「百日維新」案

2019-11-12     萌小糸說歷史

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維新變法、維新運動,是晚清時期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人士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戊戌變法從1898年6月11日開始實施。其主要內容有: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吸引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訓練新式陸軍海軍同時規定,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取消多餘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但因變法損害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的利益而遭到強烈抵制與反對。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

戊戌變法是一次具有愛國救亡意義的變法維新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促進了思想解放,對社會進步和思想文化的發展,促進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百日維新,轟轟烈烈一百零三天,結果慈禧發動政變,光緒被囚於瀛台,維新黨如鳥獸散,六君子被斬於菜市口。一段十分慘痛的歷史。

一個並無實權的皇帝,一群毫無政治鬥爭經驗的書生,二者結合,就要旋轉乾坤。康有為說:「守舊不可,必當變法;緩變不可,必當速變;小變不可,必當全變。」就是這個「速」字,導致其最終失敗。在菜市口慷慨就義的康有仁,批評其兄:「伯兄規模太廣,志氣太銳,包攬太多,同志太孤,舉行太大,……而上又無權,安能有成?」恰是一語中的。

辛亥革命不是成功了麼?採用暴力的方式,徹底推翻了滿清的封建統治。辛亥革命是否真的成功,可以討論。事實是,辛亥革命並沒有給中國人帶來福祉,他帶來的是軍閥混戰。表面上看,革命是成功了,皇帝被打倒了。蔣總統取代了清皇帝。皇帝變為總統,不過是變更了一個名詞,但專制依舊,腐敗依舊,中國人民的痛苦依舊。像是鐘擺,擺過去,再擺回來。又像只蒼蠅,飛了一個大圈,終又回到原點。

戊戌變法作為近代中國的一次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具有進步意義。雖然被慈禧太后扼殺了,但也為13年之後爆發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礎。

一、推動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慈禧太后帶著光緒逃到西安,這給慈禧以慘痛教訓。簽訂《辛丑和約》後,慈禧太后下令實行新政,其內容有編練新軍;廢科舉,建學堂;獎勵民辦工廠;改革法制;派五大臣出洋考察,預備立憲;成立咨政院、咨議局等。其中有些改策已經超出了當年維新變法的內容。

二、激起了民眾對滿清政府的憤恨,推動知識分子由維新向革命轉化。戊戌政變失敗後,支持孫中山革命的人增多了,不少對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知識分子轉變為革命黨人。(此條更準確地說應為戊戌政變的影響,而不是戊戌變法本身的影響。)

三、推動了中國的思想解放運動。

四、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前奏。戊戌維新後,新式文化事業勃興,國內出現辦學熱,創辦新式報刊熱,出版新書熱。戊戌時期,維新派為了對人民進行「啟蒙」,曾提倡白話文和「小說界革命」。維新運動失敗後,白話報刊更多出現,白話文得到更多提倡。除「小說界革命」外,維新派繼續倡導「詩界革命」、「曲界革命」、「思想革命」、「道德革命」、「宗教革命」以至「史學革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_5fmYm4BMH2_cNUgnWP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