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網上討論的一個熱門話題是這樣的:浪姐是不是高開低走了?
可是在一個多月前,作為「逆齡女團勵志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無疑是這個夏天最火爆的存在。
節目的霸氣slogan也讓人看得熱血沸騰,「用拳拳之心去征服,所有不服;用天生驕傲去會見,所有偏見;用步履不停去拒簽,所有標籤」。
在姐姐首秀里,我們確實看到了獨立女性的魅力,那種由內而外散發的光芒,靚麗得讓人移不開眼。
那時候浪姐究竟有多火,我們可以來看看網友的評論。
網友的奔走安利,連路人也充滿了好奇。
開播時剛好遇到熱搜停頓整治,靠著人傳人的口碑直接登頂。
周五中午開播,到周六晚上12點,一天半時間點擊量就達到2.9億。
節目熱度很高,網友也真情實感地喜歡這檔節目,甚至還感謝電視台。
可是一個多月過去了,節目在大爆的有利開局下,卻沒能延續最初的榮光,反而漸漸走起了下坡路。
隨著幾場公演的推進,網友的那些期待已經減弱,現在網上論壇隨處可以聽到網友的失望聲音。
這種態度的反差也是極其罕見的,至少在這幾年的綜藝發展史上恐怕是第一次。作為一檔現象級的節目,為什麼一個多月間會收穫兩種截然不同的觀感呢?
從網友的反饋來看,觀眾對浪姐從一開始的期待,到後來的失望,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出在賽制上,因為不盡合理的賽制,導致了節目的「變味」和結果的不公。
在浪姐的賽程里,不管是團的排名還是個人排名,都由現場的500朵浪花決定,因此觀眾的喜好成為了節目的關鍵。
為了迎合觀眾,選手只好 選曲選炸的,跳舞多的,二公時大家已經開始漸漸有了這種傾向。
那誰能獲得歌曲的優先選擇權呢?嗯,還是觀眾喜愛度高的……所以大家都知道,為了團隊得票高,選曲就得選觀眾喜歡的類型。而也只有得票高了,才能有權選擇觀眾喜歡的類型曲目。
這是一種無解的循環。
一公二公的結果確實也教做人了,「安靜」的歌很難拿到高分。
二公中,張雨綺團的《管他什麼音樂》因為曲風比較燃,搶占了優勢,因此獲得了最高分。
而丁當團的《仰世而來》,很悲催地拿了最低分。
上次公演成績好的永遠能先選歌,選歌又很大程度決定下一期的結果,這就是遊戲規則。在一公、二公的摧殘下,姐姐們也都學乖了,要抱緊人氣高的隊長大腿,才能順利晉級。
就像白冰說的,殘酷的賽制讓她認識到,說到底其實這就是個比賽,姐姐們還是要為輸贏絞盡腦汁,根本顧不上什麼姐妹情感。
三公的時候,問題就更加凸顯。在黃曉明的鼓勵下,孟佳選擇當隊長。
但是以浪姐的賽制,孟佳這種人氣比較低的姐姐當隊長是要承擔比較高的淘汰風險的。因為人氣低,所以沒有優先選擇歌曲的權利,只能選其他姐姐挑剩下的。
最終,孟佳選到《花樣年華》這首歌,因為是慢歌,有種民國調調,整首歌的表演是偏向舞台劇的,很難有燃爆全場的氣勢。大家對這首歌,對孟佳,都是避之唯恐不及。
因此在分組的時候,並沒有姐姐願意來孟佳這組,孟佳自己也清楚,姐姐們都知道了節目組的套路,明白這個舞台的遊戲規則,所以這首歌的最後結果大機率是炮灰了。
面對這種越來越明顯的選歌偏好,趙兆也忍不住吐槽,「我們做任何東西,都是觀眾想要什麼我們就做什麼」「那我們乾脆做回那種小女孩的女團算了」。
這個批評到點子上了,現在浪姐最大的問題就是模糊了原本的定位,反而做成了第一期杜華女士所希望的女團樣子嗎?
我們原本期待看到自信飛揚、不拘一格、展現成熟女性魅力的女團,但目前看來,浪姐的審美取向越來越單一,為了迎合現場觀眾, 還是把姐姐們逼成了年輕女團的樣子,要炸、要酷,要好看、要整齊劃一……
孟佳組在《花樣年華》的突破有目共睹,歌劇的效果讓人耳目一新,有網友評價,這是把爛牌打出了王炸的效果。
但是現場觀眾的投票結果總是出人意料,最終還是孟佳組《花樣年華》墊底,團隊成績不好,個人人氣比較低,所以孟佳被淘汰了。
雖然被淘汰了,但是其實她的實力大家都看在眼裡。正如她自己的微博中寫的,「我好開心我面對了很多不可能,因為就是這些不可能讓我看到了無限可能」。這,才是乘風破浪的姐姐該有的樣子,不斷去挑戰,去突破,去享受各種第一次,去發現更多的可能……
孟佳唱跳俱佳,卻因為賽制的原因而被淘汰。而大姐大寧靜,也在比賽過程中漸漸屈服於這種遊戲規則。因為看到大家都選燃、炸的歌曲,一開始準備來做主唱的她也硬著頭皮挑戰各種快歌。
選隊友的時候也是以漂亮整齊為基準,很難想像這是一開始自信昂揚地說「姐就是來當主唱」的那個寧靜。短短的幾次公演,已經把姐姐們折騰成啥樣了。
所以觀眾看到的是,能否晉級,並不取決於實力,而是取決於你能選到什麼樣的歌曲,你有多少人氣。這樣的比拼下,姐姐們疲於組團、選歌、比賽,哪裡還有多少精力去享受最純粹的舞台,感受最美好的綻放呢?
而說到觀眾投票不合理,又牽涉到了現場舞台設置的BUG,因為船型舞台的原因,現場觀眾都是坐在兩側,一些觀眾的位置比舞台還要矮,舞台上的精彩表演,並不一定被台下觀眾看到,所以觀眾的投票能完全還原每個人的表演水準嗎?
除了賽制不合理造成的不公平,網友吐槽的還有另一個點,就是「皇族」現象。
皇族,簡稱皇,主要指的是有後台操作,舞台實際表現和人氣排名不符。
我們知道從第一期開始,很多選手都輪番被網友狙,從黃聖依、寧靜到伊能靜……很多人都被吐槽得片甲不留,這也是藝人上熱門綜藝的代價吧,諸如此類的事情並不少見,參見去年《中餐廳》的黃曉明。不過隨著浪姐的進程,網友吐槽的對象後來變成了所謂的皇族。
不少網友認為,從節目組的剪輯到觀眾投票,對萬茜的偏向真的過於明顯了,導致節目觀感很差勁。
首先是第一期,所有姐姐們都表達最喜歡萬茜。
最想合作的是萬茜,大家都是她的粉絲。
沈夢辰的媽媽也看她的劇。
連寧靜也表示看過萬茜的戲。
總之,萬茜在浪姐里的開局也是很好的。
二公拉票的時候,微博上都是眾多男神組成應援團,集體轉發支持萬茜。
連寧靜都忍不住疑問,怎麼咱們就沒有應援團呢?
有網友還有其他不解,萬茜在第一期個人首秀的時候彈錯重來,結果分數竟然有77分,其實這算是重大失誤吧,分數卻還高過很多唱得還不錯的姐姐……
第一次公演,萬茜所在團的《beautiful love》以94:402敗給了《得不到的愛情》,而她的個人喜愛度卻排名第一。
有網友就質疑了,難道喜愛萬茜的觀眾,在公演投票時都不投給她們團的嗎?……然後他們卻在公演中發現了一騎絕塵的萬茜??
也許你會說,那人家就是表現很好,很受觀眾喜愛吧……就萬茜在節目裡的表現來說,其實也有一些爭議。
三公這一期,給到萬茜的鏡頭很多,但是很多網友的反饋都是,其實感受不太到萬茜的個人魅力。
小明採訪萬茜作為隊長最擔心什麼,結果她卻有點答非所問,「各位浪花們,愛你們,保送我好嗎」?
公演的時候萬茜表現如何呢?有人說很好,有人說一般,總之不是一致的說好。
也許是這些原因的疊加,有網友甚至誇張地說,浪姐高開低走有她的功勞!?
除了賽制不合理以及可能存在的不公正現象,浪姐播出時間和錄製時間間隔太長其實也是一個問題。三公都已經錄完了,一公還沒播出,但是 小道消息滿天飛,大家其實都已經提前知道結果,就像追一部劇,卻每天都在被劇透。
還有就是剪輯問題。為了避免炒cp的嫌疑,總是把姐姐們的一些精彩鏡頭一剪沒。比如《大碗寬面》里,練習的時候王霏霏郁可唯有摟腰的動作,正式公演時,節目組切掉了這一動作,只能側面看到黃聖依在台下的喝彩。
《管他什麼音樂》李斯丹妮摸張雨綺的下巴的鏡頭,倒是沒有剪掉,但是採用了俯拍的方式,就沒有那種feel了。 《gentlewoman》里萬茜捏李斯丹妮下巴,同樣用其他姐姐的反應代替正面鏡頭,於是,我們只能看到台下的姐姐表示「wow」,卻不知道台上發生了啥……
這樣的剪輯,也讓節目失去了一些看點,怎麼就不敢讓姐姐把最真實的一面展現給所以觀眾呢?
回歸到浪姐這檔節目製作的初衷,還記得第一期那段開場白讓很多人覺得驚艷、振奮,作為一檔純女性綜藝,浪姐擺脫了 找對象、結婚、生娃等傳統的議題,它讓我們看到,女性三十歲之後也可以有自我的舞台。而前期的播出效果也讓觀眾看到歲月帶來的成長,看到風采依舊的女性魅力,一切時間的推移依舊美好。
但是,也正如後來觀眾所吐槽的:賽制不太合理,晉級淘汰不讓人信服,還要兼顧各方咖位、人氣、話題和導向正確,太多的牽絆正在影響著節目和受眾的關係。當觀眾的熱情正在乘風破浪,浪姐這艘船卻愈發中規中矩,似乎後勁不足。當然目前還未到最終下結論的時候,浪姐能否繼續逆轉續航,我們還要進一步觀察,不知道你還有觀看的熱情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_4CxiXMBd4Bm1__Ycvs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