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國共芳華 ▏九旬高齡公交人 見證城市發展

2019-10-27     8099999街頭巷尾

8099999特別策劃

我和祖國共芳華

1949-2019

今年九十歲高齡的李衡爺爺,退休前在昆明公交集團開了三十多年公交車,由於他在建國前就參加了革命,所以在今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他還得到了一枚有著特殊意義的「勳章」。



九旬高齡公交人

見證城市發展

眼前這枚設計感獨特、造型別致新穎的勳章,就是今年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李爺爺收到的一份特殊禮物。



李爺爺回憶說,1949年8月,二十歲出頭的他,加入了革命的隊伍。1953年到1956年期間,他還曾參加過抗美援朝。



此後,他從部隊轉業,從西安來到了昆明,在省建工廳當了兩三年駕駛員後,正式入職公交公司,成為了一名公交駕駛員,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李爺爺:「那個時候開公交車確實是苦,有時候車壞在路上了,自己還要鑽到車底去修。」



李爺爺說,當年最辛苦的時候,早上六點前就到單位,然後一趟接一趟的跑車,回到家已是深夜,每天兩點一線的他根本無暇顧及家庭。多虧有了老伴王奶奶的支持,才讓平淡的日子充滿了甜蜜。





李爺爺:「我很喜歡她,我們倆感情一直都很好,我應該謝謝她,幫助我照顧這些孩子。」




李爺爺的老伴:「支持他嘛,不支持他怎麼辦呢,養家餬口。」



一句質樸的「養家餬口」,說出了當年生活的不易,正是有了王奶奶的全力支持,李爺爺才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而工作期間最讓他驕傲的事兒,莫過於駕駛過昆明當年唯一一輛「柴油」公交車。




李爺爺:「原來燒煤炭,結果燒煤炭不行,有坡就上不去了,所以最後只有一輛車 柴油車在昆明跑,所以那個時候我就開那輛車。



我們那時候開一輛車,後面啊 (因為公交車廂)裝不了多少人,後面還有個拖斗,掛在車背後,有些乘客就是正車上不去,就坐在拖斗上。」



一輛公交車,滿打滿算也就只能搭乘七八十名乘客,所以當年能夠擠上那輛唯一的柴油「公交車」,絕對算得上是上下班途中的「小幸運」了。



而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的李爺爺,對昆明這座城市的發展變化,絕對最有發言權了。



李爺爺:「原來在南太橋,出去之後基本上都沒有房子,基本上大都是土路,以後慢慢才修成柏油路,在城市邊上,慢慢才蓋起房子。」



祖國繁榮富強了,百姓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那些「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如今已然變成了講述給後輩們聽的「故事」。




李爺爺:「以前根本沒有穿的,一年只發點布票,二尺五的布票,你們覺得夠買件衣服嗎?不夠啊。



現在就不同了,現在只要有錢,什麼都買得到了,過去也沒有錢,也買不到,所以那時候人們都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那個時候的確是苦。」



如今,李爺爺和他的六個兒女們相處得其樂融融,一家二十多口人享受著「四世同堂」的天倫之樂。




李爺爺:「我就希望我們國家發展得更快,人民的生活更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ZwRzDG4BMH2_cNUgJ2v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