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相當多的人都是知道廣東省的GDP歷來在全國的GDP總量之中也是占據著較大的地位,作為中國最富裕的省份廣東,具有廣州和深圳兩大一線城市,但是,它內部卻出現了兩極分化,這一個現實寫照就跟中國目前的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現象問題極為突出的一個縮影。
畢竟說起是最窮的省份裡面,大家可能會想到中西部裡面像貴州,西北地區就青藏地區裡面的像西藏,內蒙古,甘肅省,但是根據相關的數據統計得出,在廣東地區內部21個地級市當中,僅有7個地級市的人均GDP高於2018年公布的全國平均水平,剩下的14個地級市低於全國平均,這就已經說明了超過2/3的地級市GDP水平不達標,僅僅依靠前7個城市帶動廣東省的經濟。深圳和廣州更是當中的龍頭,這裡讓大家覺得不可思議,地區發展極度不平衡,從人均全國GDP的平均水平上來講,梅州是屬於墊底的,僅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0%,這是在廣東省內連續30年出現排名墊底。
而排行第1位的城市數據上來講,深圳方面在GDP當中,也是持續的雄踞首位,緊隨其後的是珠海,最後才是廣州,人均GDP的水平目前的廣東是出現了一邊富裕,一邊窮的情況,東南沿海地區極度富裕。但是粵西北地區則出現了極度貧窮,在2018年人均GDP我國達到了1萬美元左右,但是,廣東省內僅有深圳,珠海,廣州,佛山,中山,東莞,惠州等7個城市達到了,14個城市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這方面也可表態出目前粵東珠三角地區占據廣東省GDP80%,從面積上來講,粵東西北地區占據全省70%的面積以後,但只有20%的GDP貢獻,已經成為了極度不平衡的現象,也引發了相當多的矛盾。
這一系列的現象都相對較為的複雜,目前廣東省在推進大灣區的建設,也在開始進行粵西北地區的經濟再平衡,當前一定要做好輻射,要重點放在區域平衡,現在的強省會的政策已經有所過剩,一定要做好其他方面的平衡,否則廣東省的經濟將很可能被緊隨其後的江蘇省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