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第一件事該做什麼?第一杯水喝什麼好?一文告知4件養生事

2019-10-02     養生每日推送

常言道,一日之計在於晨。睜開眼的瞬間,只要不睡回去,一天就開始了。

雖說不少現代年輕人由於熬夜玩手機等不知名因素,導致早上起來恍恍惚惚,但也不妨礙我們定個小目標:明天早起早睡。

言歸正傳,關於晨起,小編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早上起床第一件事該幹什麼?說真的,你可能還真的起錯床了。

晨起第一件事,最該做什麼?

晨起要做的第一件事,建議先當5分鐘「鹹魚」。注意,這可不是忽悠,而是有醫學道理的。

這是因為人在睡眠狀態下,大腦皮層受到抑制,身體各項機能都處於低速運轉狀態,此時血壓降低,心跳減緩。

如果醒後動作過急過猛,比如聽到鬧鐘就馬上「砰」的一下坐起來或跳下床,就有可能發生心腦血管意外;還有可能導致頸椎關節錯位,更甚者引起椎動脈缺血。

所以,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無疑是花5分鐘來喚醒自己的身體,伸伸懶腰,翻滾一下。

起床後先刷牙,還是先喝水?

不少人認為早上起床後,一定要先刷牙,再喝水。一大早起來如果不刷牙就喝水,很容易將口腔細菌帶入體內,堪比直接喝細菌!

其實,這真是想太多了。

雖說經過一晚上後,口腔里的細菌會增加。但這嘴裡的細菌,是很少能通過喝水直接進入體內的。即使隨著水吃到肚子裡了,這些細菌也抗不住強酸性胃酸和腸道有益菌的雙重「擊殺」。

加之口腔中的細菌,部分還是對人體有益的,那就更不怕了。

所以,起床後是要先刷牙,還是要先喝水,更多看的是個人生活習慣,無需過於糾結。

不過,如果自身患有牙周炎、牙齦炎等口腔疾病,則建議起後先刷牙。

第一杯水,喝什麼最好?

經過一晚上的休息,人體會因代謝流失較多水分,血液變得粘稠。這個時候喝杯水,不僅可補充水分,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更能讓你「迷糊」的大腦快速清醒。

那麼,問題來了:早上第一杯水,喝什麼比較好?

溫開水

很推薦。在眾多水中,溫開水可以說是最佳選擇。起床後喝杯溫開水,既能被人體快速吸收,也能稀釋血壓,降低心腦血管意外發生的風險。

蜂蜜水

較推薦。對便秘的人而言,早上喝蜂蜜水,能幫助潤腸通便。不過,沖泡蜂蜜用涼或溫開水即可,不可用熱水。

檸檬水

不是很推薦。檸檬水偏酸,胃酸過多的人空腹喝,容易出現胃部不適症狀。

鹽水

不推薦!會加劇身體缺水的情況,還會攝入多餘的鹽分。建議一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

Tips:早上喝水有3注意

量:一次性不喝太多水,不建議超過200毫升。

溫:水溫保持在35~40℃為佳,不能過燙也不宜太冰。

時:喝水的時間應在早餐前半小時至一小時左右,以免影響早餐消化。

早起第一餐,該吃什麼?

相信大家都聽過「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的說法。

而一頓健康又營養的早餐一般要包括以下4類食物:

  • 穀類或粗糧,如玉米、紅薯、燕麥片、八寶粥等;
  • 動物性食物,如雞蛋;
  • 奶及奶製品;
  • 蔬菜水果

還有幾類早餐,表面吃起來十分美味,然而背地裡,卻很能「折騰」我們的健康。

3種早餐最差,最好管住嘴

零食

典型代表:巧克力派、餅乾、雪餅、飲料

這類食物脂肪、糖、鹽含量都很高,沒營養還難消化,經常當成早餐吃,身體健康才有假~

油膩食物

典型代表:油條、蔥油餅、手抓餅、漢堡、炸雞、薯條等

吃著味兒香,然而所含熱量極高,偶爾吃一次還好說,但天天這樣吃,是真的能胖,坐火箭速度那種!而且,也容易加重肝腎代謝能力,甚至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隔夜菜、湯、飯

剩菜、剩飯、剩湯,經過一夜放置,會滋生細菌,還可能產生亞硝酸鹽,這是種致癌物質。

所以,雖說勤儉節約是傳統美德,但早上吃剩菜,真心不建議。

晨起千萬別做3件事,很傷身

1、起後馬上疊被子

睡了一晚後,人體由於新陳代謝,會排出水分和各種代謝廢物。如果早上起床後立馬疊被子,就很容易將有害物質裹在裡面,滋生細菌和蟎蟲。

建議:起床後先抖一抖被子,同時打開門窗通風透氣,讓被子上的物質散發出去,等到吃完早飯後再整理也不遲。

2、晨練太劇烈

早上起床後不適合做劇烈運動,因為這時人體血液相對粘稠,若是進行太過劇烈的運動,如跑步,有可能會引發心血管疾病。

建議:晨練最好選擇強度低的運動,特別是對中老年人來說,散散步、打打太極、練練瑜伽都是比較好的。

3、排便太用力

早上起床排便,也不可太用力,否則容易降低腸道在排便中的主動收縮能力,導致便秘、痔瘡發生。此外,還可能造成腹壓猛增,促使血壓升高。

建議:晨起排便一定要放鬆心情。如果有困難不妨試試腹式呼吸法——具體在吸氣時鼓起肚子,呼氣時凹下去即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ZCKBjm0BMH2_cNUg7X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