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在大連,帶你嘗遍大連美食

2019-05-06   Hi驢友

許多人對大連都是十分嚮往的,包括小編,大連是小編心裡的一個非常棒的地方呢。這座東北第一魅力城市,他也確實承擔得起這樣的稱號,山海交叉,建築錯落,氣候宜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大連都呈現給你絕不一樣的風景。之前小編給各位推薦過大連的旅遊攻略,今天再來分享一份大連的吃貨攻略給各位小夥伴!

談到吃,大連是一座怎麼都繞不過海鮮的城市,但海鮮凡沿 海城 市皆有,真正讓 大連在東北地區獨樹一幟的食物反而不是海鮮,而是Q彈可愛的——燜子。談大連的吃,怎麼都繞不開燜子,所以索性就從它開始吧。

炒燜子

所謂燜子,其實不過是地瓜粉加水熬制而成的產品,是典型的澱粉食物。走過了 東北 這麼些個城市,無論大大小小的夜市,一定有一種食物的身影,那就是炒燜子,而他們大都打著" 大連 燜子"的招牌,可見在吃上,燜子確確實實代表了 大連 。

炒燜子的關鍵一步,是將燜子放在鐵鍋中煎出一層酥脆的表皮, 東北 人管它叫"嘎嘎"。將切成方塊狀的燜子盛入碗中,調入湯汁、蒜汁、芝麻醬、辣椒等調料即可。焦脆爽脆的表皮包裹著Q彈軟糯的內里,而厚重咸香的湯汁中和了燜子不入味的弱勢,整碗食物達到了一種極為巧妙的平衡,讓人食慾大開、吸溜不止。

三鮮燜子

如果離開夜市,轉而進入一家 大連 家常菜館中,有一道菜往往會出現在顯眼的位置,那便是經典的 大連 菜之一的三鮮燜子。

三鮮燜子是具有典型的魯菜特點,醬汁濃稠、咸香味足。將魷魚、蝦仁、海參等海鮮炒製成濃稠的澆汁澆於煎好的燜子之上,便是一盤油光發亮、香氣逼人的三鮮燜子。爽脆的海鮮、口感多樣的燜子再配上咸香十足的醬汁,絕對是下飯菜中的一大殺氣。一口氣吃一盤,也絕對不在話下。

海麻線包子

海麻線其實就是海藻的一種,盛產於 大連 地區, 大連 人便就地取材將其入餡製作成相當具有 大連 特色的海麻線包子。與通常的海藻類植物類似,海麻線也具有相當的脆感,與肉混合後更使得這絲線一般的脆嫩中夾雜了肉的柔韌,口感十分豐富。再加 上海 麻線所特有的清香之味,讓這一味餡更加獨特。

至於為什麼這包子長得像餃子,大概只能去問老 大連 人了。實際上,其吃起來也更像餃子而非包子。

黃花魚丸湯

黃花魚丸湯也是 大連 家常菜餐廳中不可或缺的一道菜(或者乾脆算小吃),現打的黃花魚丸入鍋煮熟後加入清湯中即可。魚丸的質地極為細嫩,入口一抿即可化開,根本無需咀嚼。配在只有簡單咸鮮味的清湯中,只需用心品味魚丸那最純粹的鮮香之味,一口一個,一口又一個。

魚丸已盡,湯尤半碗。

凱龍啤酒

不喝凱龍喝什麼?

這就是 大連 人的啤酒,有著"奪命大凱龍"之號的凱龍啤酒, 遼寧 "悶倒驢"家族中的又一成員。常有人那 大連 凱龍與 瀋陽 老雪作比較,其實也難怪,作為 遼寧 乃至 東北 的兩大核心城市,總是要在方方面面一較高低的。

我不關心這一對比的結果,我只知道,喝上幾瓶,該倒下的時候,誰也站不穩。

鹹魚餅子

在未真正得見鹹魚餅子的真面目前,我曾主觀地以為他是用鹹魚製作的餅子、或著是鹹魚作餡的某種燒餅、餡餅類食物。當一盤鹹魚餅子真真實實被擺在眼前時,才恍然 大悟 ,原來鹹魚餅子就是鹹魚加餅子。

鹹魚餅子絕對算得上是 大連 傳統菜館中的又一道招牌菜,一半海魚腌制而成的鹹魚,一半玉米面製作的餅子,可煎可炸(圖示為炸鹹魚餅子)。焦酥咸鮮的鹹魚配上香甜酥脆的餅子,與其說是一道菜,不如說更像一盤小吃,一口鹹魚一口餅,再來一口大凱龍,已根本無需其他菜的參與。大概,這就是鹹魚餅子的美妙之處吧。

鹽烤大蝦

大連 出產的大蝦也算是小有名氣,來上兩隻鹽烤大蝦,是對 大連 蝦的滿滿敬意。個頭好不含糊的大蝦表面抹上了滿滿的 海鹽 ,小心地將蝦頭去處、蝦殼剝離後,便露出一整塊結實、飽滿、蹦躂的蝦肉。一口塞進嘴裡,咸鮮香的滋味充盈口腔,伴著蝦肉的緊實有彈性,吃得直讓人拍桌叫好。

說起來,兩隻又怎麼夠呢?權當解解饞打個牙祭了。

蝦醬雞蛋糕

食貨之意不在糕,而在醬也。點上一份蝦醬雞蛋糕,則全然是為了品這 大連 蝦醬之味。一般來說,蝦醬是嶺南沿 海地 區較為常見和頻繁使用的一種調料,但是在 東北 的 大連 ,它依然占領了大量 大連 人的味覺,成為 大連 獨特味道中的一部分。

蝦醬是使用曬乾後的小蝦加鹽發酵而成的一種調味料,大多呈紫褐色和粘稠的糊狀,聞之有一股特有的"腥味",討厭的人認為其奇醜無比,熱愛的人則視其鮮美至極。以這道蝦醬雞蛋羹為例,入口即化的口感外是奇鮮無比的海蝦之味,極其厚重,回味無窮,仿佛閉上眼就能看見蔚藍的海。不過,蝦醬味道偏咸,若是初次嘗試需要有心裡準備。

海涼粉

海涼粉流行於大連、青島等地,是使用海底礁石上生長的海菜加水熬煮冷卻後而成的食物,與使用一般澱粉製作的涼粉在外形上類似,但是卻更加爽嫩,接近果凍的質感。

海涼粉屬於時令產品,一般只在夏季出產。將海涼粉切成條狀後,加入黃瓜絲和蒜、醋、芝麻醬等各位調料,就成了一道開胃爽口的夏季涼菜。酸爽濃香的調料,配上彈、嫩、脆的海涼粉,就是 大連 人念念不忘的夏日之味。

鐵板魷魚、烤生蚝

昨日曾說,炒燜子是占據東北大大小小夜市一席之地的夜市霸主之一,那鐵板魷魚和烤生蚝,便是另外兩個不可撼動的霸主。其實,沒有任何證據表明, 大連 的鐵板魷魚與烤生蚝在調味上一定好得過 東北 其他城市,但是,這種極度接近食材原產地的優勢是其他 東北 城市無法比擬的。畢竟,誰知道你在 哈爾濱或長春吃到的魷魚先生,已經在冷鏈車裡躺了幾天幾夜了呢?

說起來,全 中國 的鐵板魷魚幾乎都打著 大連 的招牌,這種名頭更像是強加而得,並非最初從大連走出。來大連,吃上一頓鐵板魷魚自然不錯,但若再把鐵板魷魚當做 大連 特色的小吃而將其作為來 大連 的首選, 大連 人可要站出來反抗的。

當然,除了魷魚、生蚝,大連還有大量可供選擇的新鮮海鮮等著你的臨幸,無法在此列舉了。

(各種海產品特產,是你可以帶走的大連味道)

(最後敬上一瓶大連汽水,向大連告別)

結語

用兩天的時間吃大連,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但如果以我出發的目標來說,我以為我應該交出了一份還算合格的答卷。 大連 的吃食或許算不上耀眼,各種菜肴也幾乎落在魯菜的範疇之中,算不得獨一無二。但如果你用心去品,你會發現是不一樣的。大連的海蠣子味,終究不是山東的海蠣子味。

大連就是大連山與海,人與食,沒有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