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超坑娃又一次上熱搜,33萬網友點贊,遇到這樣的爸爸很幸運!

2020-04-03     木棉之城

文丨木棉媽媽

提起父親你會想到什麼?

有人說:父愛如山,其實就是父親像山一樣在那裡一動不動。像我們那個年代,對這句話的體驗可能會更深刻一些,父親大多數嚴父的形象,沉默不語,能夠回憶起來跟爸爸共同經歷的事情寥寥無幾。

現在人們思想比較開放,都提倡爸爸回歸家庭,要參與到育兒當中來,綜藝節目也在不斷宣揚爸爸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從《爸爸去哪兒》到《爸爸回來了》,都是親子類呼籲爸爸帶娃的節目,這讓我想起那個「逗比」爸爸鄧超,他好像總是在「坑娃」,然而卻引來眾多網友點贊。

當孩子們說要滑雪,鄧超用紙盒子給孩子做了滑雪板,樣子很滑稽,可是看出背後很用心。

還會給孩子做雪屋,孫儷也曾說過,沒有寶寶以前,鄧超喜歡跟朋友們出去吃飯、喝酒,會喝多凌晨,有娃以後趕都趕不出去。

難怪這麼多網友點贊,現實生活中能夠做到這些的寶爸真的太少了,不僅孩子們羨慕,連寶媽們都羨慕:別人家的老公從來沒讓我失望過!然而現實生活中大部分寶爸的真實情況都是工作工作,下班後就是手機手機,對孩子的陪伴少之又少。

然而爸爸的陪伴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

有爸爸的陪伴,孩子安全感更高

在孩子成長中,如果爸爸不缺席,那麼孩子內心的安全感會更高。好多人說,孩子3歲以前跟誰都無所謂,只要有媽媽在身邊就行,實際上卻並非如此,爸爸媽媽是孩子的依賴,而3歲以前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黃金期,如果這個階段有爸爸的陪伴,孩子內心安全感更高。

有爸爸的陪伴,孩子性格更好

孩子的性格受父母影響很大,很多人都在強調媽媽的影響,其實父親的影響更不能忽略。

從小有爸爸陪伴的孩子,性格會更好,因為男人跟女人差別很大,爸爸在動手能力、探索能力、開闊視野這些方面會更強,所以爸爸陪伴的孩子,智商、情商都更高。

想想你們上次給孩子做手工是什麼時候?是不是幼兒園老師布置的手工作業呀?而且大部分都是媽媽完成的,那么爸爸要反思一下自己了,不能只忙工作,不陪伴孩子。

忙不是理由,李嘉誠工作更忙,但是他們家有個規定,每周必須一家人團聚吃飯。

歐巴馬身為美國前總統也很忙,但是他依然會抽出時間來陪伴兩個女兒。

所以說,其實並不是因為工作忙,而是爸爸們沒有這個意識,不認為自己的陪伴有多重要,當爸爸們有了這個意識,那就會主動找時間陪孩子。

在很多就家庭中,媽媽是那個帶娃的唯一選擇,爸爸也就樂得清靜,但是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爸爸的陪伴,再忙也要分給孩子一些時間。


一分鐘認識我:木棉媽媽,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在這裡我們一起討論育兒經驗、分析孩子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棉媽會繼續努力輸出更好的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YQlPPnEBfwtFQPkdWkP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