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去中心化,我們如今所說的區塊鏈技術公鏈之爭,其實是技術與經濟之爭?可是,對於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來說,通俗易懂的入門文章卻少之又少。今天就和小編一起從以下這幾個專業術語的解析中探討吧!
區塊鏈(blockchain)是當下的一個大熱門,多家新聞媒體都曾報道,宣稱它能創造未來。那麼區塊鏈到底是什麼呢?一句話來說,它就是一種特殊的分布式資料庫。區塊鏈是由一個一個區塊(block)組成。每個區塊包含兩個部分,一是區塊頭,記錄當前區塊的特徵值,再一個就是區塊體為實際數據。
首先,區塊鏈的最主要的用途是儲存信息。任何需要保存下來的信息,都可以錄入區塊鏈,也可以從裡面獲取,所以它是資料庫。其次,任何人都可以架設伺服器,加入區塊鏈網絡,成為一個節點。區塊鏈的世界裡面,並沒有中心節點,每個節點都是平等的,都保留著整個資料庫。你可以向任何一個節點,寫入、讀取數據,因為所有節點最後都會同步,保證區塊鏈一致。
區塊鏈作為無人管理的分布式資料庫,適應的場景也十分有限,目前,區塊鏈最大的應用場景(也可能是惟一的應用場景),就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的加密貨幣。
那比特幣又是什麼呢?比特幣是一種基於去中心化,採用點對點網絡與共識主動性,開放原始碼,以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的虛擬加密貨幣,由中本聰在2008年提出,2009年誕生。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總數量非常有限。比特幣協議數量上限為2100萬個,以避免通貨膨脹問題。不經過如銀行、電子支付平台等第三方機構,允許個人直接支付給他人。它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依據特定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
公鏈的競爭是慘烈的,這個戰場裡的玩家要想生存下來,既要有長處絕活,還得沒短處。技術、社區、講故事、甚至「市值管理」,這些都是明面上大家都能看到的。但是有一個至關重要的板塊被低估了,那就是加密經濟系統設計。
經濟系統設計,國外社區稱之為Token economy或者Cryto Economy。它與真實世界的經濟學一樣,它關注的同樣為經濟體系如何運轉,當然,前提是在加密世界中。
經濟系統的設計是一個聽起來離普通人很遙遠的主題,雖然我們每天都生活在其中,但是卻難窺其全貌。往大了講,國家甚至世界的財政系統是一個例子,往小了看,遊戲里的經濟設計也隨處可見。
總體來說,經濟系統可能代表著我們與其他人的關係,是人與社會的一個重要連接點。只要人類依然是一個整體,我們就不可避免的需要它、渴望它。上文所說到的區塊鏈則是另一種強有力的證明。
在區塊鏈行業里,公鏈相當於一個半虛擬半現實的開放世界。計算、交易、代幣、在這裡都是數字化的線上產物,但同時,曠工又需要消耗真實世界的電力進行挖礦,維護網絡安全,人們也把代幣用於現實世界中的消費,進一步打通了兩邊的世界。
通過以上的內容,你了解到了多少有關區塊鏈的知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