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患者:我都六七十歲了,戒煙還有用嗎?

2019-07-29     豫說健康

2天前,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腦病科病房住進了一位60多歲的腦梗病人,患者在景區遊玩時,突然出現視物不清、頭痛、右側肢體不靈活等症狀。回家休息了1天後,症狀越來越重,急忙由愛人送來了醫院。

醫生詢問病史時才知道,這位大叔已經不是「初犯」了,10年來他曾得過3次腦梗死,只不過每次梗塞面積都不大,加上治療及時,沒有留下太明顯的後遺症。

當問及吸煙史時,大叔說:「唉呀,我這40年的老煙民了,現在抽得還少多了!」

再一問,他所謂抽得少了,就是從當年的一天接近60支香煙減到了現在的一天30-40支。

幾位醫生在床邊費勁唇舌解釋了許多抽煙的危害,大叔只是洒脫一笑,反覆說:「六七十歲的人了,現在戒煙都晚了,也沒用了!

等完善了磁共振檢查,再給患者本人看看片子,大叔洒脫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再說到戒煙的問題,他終於一邊喃喃自語,一邊點頭同意了。

畢竟,像下圖那樣的表現和對比,即使再不懂醫學的人,看到也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短短兩年多的時間,患者的血管由相對的「枝繁葉茂」變成「枝葉凋敝」,所造成的後果也是十分嚴重的。)

吸煙如何傷害血管?

如果把吸煙比做一把刻刀的話,煙草中的尼古丁(也稱煙鹼)等就是刀刃。它們一直在血管內皮上划來划去,使內皮出現裂隙。血液里許多成分隨之進入血管內膜下,造成動脈硬化、斑塊形成、血管狹窄甚至出現血栓,繼而發生中風、心梗等。

吸煙和中風病的關係如何?

煙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這些有毒物質會導致身體腎上腺素和甲狀腺素的分泌增多,可導致血壓升高、血液粘度增高、血管內皮損傷、動脈硬化。

吸煙與中風的親密關係:

(a)吸煙可增加腦中風病的發病率;

(b)吸煙對缺血性中風的相對係數為2.5倍,對出血性中風的相對係數為2.8倍;

(c)每日吸煙量和持續時間長短,與發病率成正比

(d)吸煙增加急性缺血性卒中風險,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吸煙。

綜上所述,無論缺血性中風、出血性中風甚至蛛網膜下腔出血都與吸煙有關,而且發病風險隨著吸煙量的增加而增加。吸煙者中風發作危險比非吸煙者早10年

年齡大了,戒煙是否為時已晚?

毋庸置疑,戒煙有助於腦卒中風險的下降。而且相對而言,戒煙是降低卒中風險最經濟的干預方式。

但是,許多「老煙民」會像開頭那位患者一樣認為:「我年齡這麼大了,煙齡好多年了,吸煙的損害已經造成了,再戒煙還有用嗎?」

其實,中老年人也絕對不應該將年齡當做逃避戒煙的藉口。

據研究,戒煙2年後,患腦卒中的風險就會顯著降低。戒煙4-5年後,卒中風險甚至會減少到與非吸煙者相等。

權威醫學雜誌《Ann Intern Med》多年來的研究也證實了:哪怕是60歲甚至80歲以後,戒煙者與繼續吸煙的老年人相比,死亡風險還是會更低。

在文章的最後,這句話要送給抱有同樣疑問的患者朋友:在所有年齡段,戒煙都與降低腦中風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關。俗話說:「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為健康著想,請及早戒煙!

【來源:河南省中醫院腦病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YOGsQWwB8g2yegNDaG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