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英語教學、英語學習的誤區

2019-11-09     山西英語程老師

國內大部分學生從三年級開始學英語,到高中畢業甚至大學畢業時還是不能正常用英語來表達,這到底哪裡出了問題?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英語學習的誤區。

誤區一:家長認為孩子從小學三年級(大城市一般是一年級)開始學英語就行。

主張從小學三年級(一年級)開始學英語的家長理由很多:

「漢語還沒有說好還學什麼英語?」

「我們又不會英語,怎麼教孩子?」

「孩子一年級開始學漢語拼音,英語和漢語拼音弄混了怎麼辦?」

「學校什麼時候開英語課我們就什麼時候學,我們聽從學校的安排!」

理由有千萬,都不是正確的理由!孩子學習語言的黃金時間是0-7歲,孩子在這個年齡段對語言最敏感,錯過了這個年齡孩子將來成為「啞巴英語」的可能性極大!

國外研究發現,0-7歲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間

誤區二: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英語啟蒙機構就可以了。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了英語啟蒙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重視英語啟蒙,家長紛紛給孩子報了英語啟蒙班。

大部分英語啟蒙機構的啟蒙效果怎樣?在教什麼呢?

1、教單詞。通過課件、遊戲等讓孩子把單詞記住,甚至讓孩子回家把單詞背過。

2、教句型。通過教句型,讓學生熟讀例句並鼓勵學生造句。

3、直接教自然拼讀。

如果上課就是教學生幾個單詞,教學生幾個句型,學生永遠不能自然流利地用英語表達。學生真正缺的是大量的聆聽英語!所以對於大部分中國學生來說學習英語的最佳地方是在家!我之前也犯過這樣的錯誤,在幼兒園上英語課的時候心裡總在想:怎麼也得教孩子們幾個單詞,幾個句型,要不感覺這節課什麼也沒講。

事實上,英語不是教會的,凡是老師直接教給學生的基本都是無用的,英語是孩子潛移默化中學會的。我承認我兩個孩子的英語不是我教的,我只是給她們提供了一個語言環境,相信參加一周一次或一周兩次的英語啟蒙班不會達到這樣的效果。

Promise and Grace are talking about the yummy icecreams.

很多機構在教自然拼讀,因為自然拼讀是母語為英語國家的孩子學習英語的方式,很好!自然拼讀是幫助孩子從字母到音,或者從音到字母的轉化工具,但如果學生在學習自然拼讀之前沒有一定的聽說基礎,學習自然拼讀可以說效果甚微,也可以說沒有效果。關於為什麼學了自然拼讀也沒有效果,請參考文章:房角石英語微課分享:小孩子英語啟蒙和大孩子英語學習

十月份房角石英語開線下班,但不直接教孩子英語,不教孩子單詞、句型和語法,上課主要領著孩子學兒歌、讀繪本、做遊戲、學簡單的自然拼讀。線下班的主要作用是觀察、激發、激勵、互動,更好地幫助家長做好孩子的英語啟蒙。相關連結:房角石英語微課分享:中國孩子英語啟蒙路線圖暨英語啟蒙說明會

誤區三:教師一上來就訓練孩子用眼睛學英語。

在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把重點完全放在書面文字上,讓學生一上來就學英文字母,一上來就讀課文。學生接受的訓練是如何用眼睛而不是用耳朵來學習。學生不能掌握正確的發音、重音和語調,這不得不歸罪於書面文字的束縛!

教師若想有效地培養學生全面的聽、說、讀、寫技能,必須尊重以下規律:

聽到的再說;

說過的再讀;

讀過的再寫。

(新概念英語作者Alexander倡導的教學法)

誤區四:「翻譯式」英語。

我們都是學的「翻譯式」英語,認為不翻譯成漢語就不知道它的意義。

學校英語老師布置的「三英一漢」的作業,無疑悄悄地把孩子們引導成「翻譯式」英語了。這也是造成孩子啞巴英語的重要原因之一。請問這樣能形成英語思維嗎?

英語思維是什麼?英語思維就是英語和生活場景、生活情景的直接對應。舉例說,孩子聽到或看到apple這個單詞,首先想到是我們吃的蘋果,而不是「蘋果」的漢語表達。如果孩子先想到是「蘋果」的漢語表達,英語思維永遠建立不起來。

所以,學習英語非得翻譯成漢語嗎?

誤區五:先背單詞,後學課文。

主張先背單詞再學課文的理由也很多:單詞都沒有背過,怎麼學課文?課文怎能讀懂?

傳統英語教學都是在學生未學課文之前讓學生先背過單詞。看看學生的暑假作業就知道了,都是要求學生把前四個單元的單詞背過,有的甚至要求八個單元的單詞全背過。鐵的事實證明:單詞如果不和它使用的場景相關聯,機械性背單詞沒有任何意義。

某中學的英語暑假作業

一個很簡單的常識:如果先要求學生背過單詞,任何一本英語書都要把單詞放在課文的前面讓學生先學,可事實不是。單詞表是附錄,是方便查找的。這個問題已經做了多年的實驗,只要學生會讀單詞了,就開始學課文。課文讀得很熟練了,單詞都記住了,還不忘!

誤區六:教師以教英語語法為本。

國內英語老師普遍重視英語語法教學,但是國內大多數學生英語的聽說讀能力普遍差,老師花大量時間教學生語法意義不大。

嚴重的是,老師天天在黑板上教學生這樣的規則:what +a(an)+形+名詞+it+is!一個會英語並具有基本良知的人一定不會說英語是這樣學會的,那怎樣解釋老師的這種行為?

某中學生的英語課堂筆記

語法不是不重要,教師需引導學生讓學生自己總結語法。學生只要學會了聽和說,上面的規則無需老師提前給學生總結好。例如:學生能表達像「what a beautiful flower it is!」這樣的句式,語法自然會總結了。我們是不是弄反了?!

另外,語法是針對寫作的!也可以說單單針對寫作。語法和聽力、口語、閱讀沒有關係!

先分享這些,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提出批評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YHmmT24BMH2_cNUg0xK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