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少年因做一夢,錯跑到宮裡當了太監,寫下一部史書讓乾隆大怒

2020-10-01   星稀月暗

原標題:16歲少年因做一夢,錯跑到宮裡當了太監,寫下一部史書讓乾隆大怒

在我們印象當中,會寫書的人,那肯定都是一些大文豪、大才子,不過,在明朝歷史上,有一位太監,也寫一部書。大家別想多了,不是什麼《葵花寶典》,而是另一本記錄歷史趣事的書籍——《酌中志》。在當時,這本書籍,也可以被稱作奇書了。

《酌中志》的作者劉若愚,是明朝後期的一名太監。其實,劉若愚的家庭條件,並不算特別差,甚至可以說過的相當富裕。劉若愚祖籍江蘇,到他那時候,家人都居住在延慶地區,憑藉著祖上的庇佑,家裡人世襲世襲延慶衛指揮僉事。到了他父親劉應祺那裡,官職進一步得到了提升,當上了遼陽協鎮總兵的職務,相當於現在的大軍區副司令了。如果當年,劉若愚可以安安穩穩地步入仕途,那前途也會一片光明。

事實上,劉若愚之所以會成為太監,那完全是他自己的原因。在他十六歲那年,劉若愚晚上會經常做夢,而夢中的內容,便是有關於自己自宮的。不過,用劉若愚自己的話來說,這並不是要讓他當太監,而是為了「廢儒業,讀醫書,習養生家言」。這也不能都怪劉若愚,明朝嘉靖皇帝時期,道家學說廣為流傳,而其中有一種修煉方法,就是自宮,目的是為了「壓斷析精氣永泛」,也就是保持真氣永存。

劉若愚就認為,自己做的這個夢,和道家的養生、醫術息息相關。就這樣,劉若愚一狠心,便做了自宮的事情。可讓劉若愚沒想到的是,自己沒有在修煉之路上多遠,反而卻陰差陽錯的進了宮。堂堂副總兵的公子,卻選擇進宮當了太監,這在當時,也算是一個新鮮事了。

入宮之後,劉若愚便在司禮太監陳矩手下當差。而當著名太監魏忠賢上台之後,這位劉大公子便受到了極大的重視,畢竟人家也算是有背景的人物。不僅如此,劉若愚在入宮之前,曾經受到過很好的教育,讀過書,並且能寫得一手好字,因此便被派到了內廷當中,當了一名文件管理的機要員。不過在此之後,魏忠賢對他由重視,變成了嫉妒,開始處處針對劉若愚。這時候,劉若愚開始對當初的選擇後悔了,自己怎麼那麼衝動做了不該做的事情呢?

在崇禎皇帝登基之後,魏忠賢被其一擼到底,最後甚至要了他的命。雖然這位劉公子平常和魏忠賢不對付,但歸根結底也算是太監。就這樣,劉若愚也受到了牽連,被發配到南京守衛孝陵。沒想到,兜兜轉轉走了一圈,最後又回到了老家,並且拿起刀槍干起老本行,這讓劉若愚著實有些哭笑不得了。

不過,劉若愚的倒霉運到此還不算結束。之後不久,他又被牽連到了當年的高攀龍案件當中,這次懲罰的相當嚴重了,被處於斬監候,由此關押在了死囚獄裡面。這次劉若愚等於替別人背了一個鍋,真正的罪犯逍遙法外。

獄中悲憤交加的劉若愚,想起了當年的司馬遷。就這樣,他也效仿司馬遷寫《史記》的故事,也把自己數十年在宮中的見聞,編撰成了一部史書,這便是《酌中志》。在這部書當中,詳細記錄了明朝最後兩任皇帝和后妃、宮女、太監的日常生活,甚至還記錄了魏忠賢在宮裡的榮辱之事。不過裡面有些事情,或許是出於對明宮的報復,有些事情還是與正史記錄的有些許出入。

這部書在民間流傳了多年,最後乾隆皇帝在偶然之中,也看到了這本書,剛開始還讀的津津有味,不過在最後,他卻越來越生氣。原來,在這部書當中,專門有一章介紹女真族從崛起到強盛的發展歷程,取名叫《遼左棄地》。在這當中,有大量文章披露了清朝建國初期不光彩的歷史。還出現了「虜」、「奴酋」等字眼。這怎麼不讓乾隆惱怒呢?就這樣,這本書被乾隆列為禁書,下令將其燒毀。不過,這本書由於在民間流傳已久,因此還是被保存了下來。

劉若愚因為自己的一個夢,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這確實是十分荒誕的。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有機會進宮當了太監,從而留下了這部奇書。對後人來說,也算是一筆文化財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