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黎各的「超大電眼」、
地球上第二大「眼睛」,
徹底瞎了。
阿雷西博天文台900噸重的設備平台墜落,砸中反射面。
攝影:RICARDO ARDUENGO, GETTY IMAGES
當地時間12月1日上午8點前,位於美國波多黎各的 阿雷西博天文台(又稱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懸吊設備平台突然倒塌,從近140米高度墜落,砸穿望遠鏡巨大反射面,重達900噸的設備平台,在與引力對抗的過程中失敗,轟然墜毀,所幸無人受傷。
11月17日衛星圖像,阿雷西博天文台處在崩潰邊緣
圖源: Maxar Technologies, via Associated Press
此前,支撐設備平台的兩根關鍵鋼纜在幾個月內相繼斷裂,科學家和工程師們一直擔憂該天文台的安危,最終災難還是來了。
當地時間12月1日,900噸重的設備平台墜落。
圖源:Twitter,@Noticel
早在8月份,這台標誌性的望遠鏡就處於不穩定狀態,當時支撐設備平台的輔助鋼纜斷裂,砸中了反射面,在反射板上留下了30米長的裂縫。
攝影:XAVIER GARCIA, 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11月初,情況變得更加嚴峻,支撐設備平台的一條主鋼纜也發生斷裂,天文台處於災難性的倒塌邊緣。經檢查,其他鋼纜也顯示出了老化和退化跡象。
供圖: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鑒於天文台存在隨時倒塌的風險,11月19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聲明稱:「這台望遠鏡有出現災難性故障的危險。 任何修復的嘗試,都可能將工人們置於可能威脅生命的危險當中。」
1989年,技術員正在檢查射電望遠鏡的懸掛鋼索。
圖源:ROGER RESSMEYER/CORBIS/VCG VIA GETTY IMAGES
阿雷西博天文台位於波多黎各北岸,一座天然火山口中。這是一台直徑達300多米、已有57年歷史的超大型射電望遠鏡,一度為世界最大,直到 中國貴州「FAST」建成後被取代。
圖源: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阿雷西博天文台對於波多黎各而言,
如同自由女神像之於紐約、
金門大橋之於舊金山,
甚至有過之無不及。
2014年的阿雷西博天文台
攝影:Nadia Drake
阿雷西博天文台修建於20世紀60年代初,一直鼓舞著波多黎各人民,也是當地人的無上驕傲。 在颶風等危急時刻,阿雷西博給人們提供關鍵資源和支持;在發現太陽系外首批行星、探測脈衝星引力波方面(該發現最終獲得199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阿雷西博都曾起過關鍵作用。
1974年為慶祝改造完成,阿雷西博天文台向距離地球25,000光年的球狀星團M13發送了一串由二進位數字組成的信號,稱為 「阿雷西博信息」。
供圖:NORRO / RAWASTRODATA
(下圖為「阿雷西博信息」高清版, 從上到下依次為:白色,用二進位表示的1-10十個數字;紫色,人類DNA所包含的5種化學元素;綠色,人類DNA的基本結構;藍色,DNA雙螺旋形狀;白色,核苷酸數量;紅色,人的形狀;黃色,太陽系各大行星;紫色,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本身,下面代表其口徑與波長)
供圖:NORRO / RAWASTRODATA
沒有你我們可怎麼辦?
幾十年來,阿雷西博天文台一直是波多黎各島的驕傲和靈感來源,也為當地社區在自然災害期間提供重要數據資源。
圖源:naic.edu
月球與行星研究所的Edgard Rivera-Valentín發推,「非常心碎,表示哀悼,傷心落淚」,並通過社交媒體發送給《國家地理》的私信里寫道:
「它曾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是我們取得偉大成就的象徵,
是我們家鄉的榮耀;
而我們,
曾靠它服務過整個星球。」
2014年,晚霞下的阿雷西博天文台
攝影:Nadia Drake
購買2021國家地理中文日曆
「雙十一限量」套餐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
就點一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