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匠心之城,遇見詩意生活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而我遊玩拉薩,痴迷唐卡重生。」
這是一位來自長沙的94年女孩,
寫在微博里的一句話。
她雖然是一個漢族女孩,
但已經定居西藏多年,
是著名唐卡畫家,
她畫的唐卡不僅供奉在了,
西藏江譜寺大殿中央,
還被活佛稱為漢地女唐卡畫師第一人。
她是曾芷儀,
除了唐卡外,
她還用筆畫下了西藏的美景。
這是南迦巴瓦峰。
又稱羞女峰,
由於西藏天氣變化莫測,
這座峰十人九不遇,
能看到的,都是幸運兒。
這是著名的布達拉宮。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建築,
集宮殿、城堡和寺院於一體,
是藏族人心中的聖地。
這是岡仁波齊。
是公認的神山,
被稱為世界的中心。
日照金山之時,
岡仁波齊也會隨之閃爍金光。
這些都是西藏著名的風景,
非藏族人都很難一一目睹,
但這個94年的女孩卻把它們全部畫在了紙上。
明明是一個漢族女孩,
為什麼卻孤身在藏族生活,
痴迷於傳播藏族文化,
這是很多人都覺得好奇的地方。
這件事,要從她19歲的時候說起。
說起來,
曾芷儀的人生起點很高,
她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
外公是著名麻醉師。
小時候媽媽對她要求很高,
讓她學習琴棋書體,
但她偏偏活潑好動性子叛逆,
楞是一樣都學不好,除了畫畫。
不過那個時候她的畫,
並沒有多少人能看懂,
因為多用黑色和複雜的線條,
還被人懷疑是不是有什麼心靈陰影。
只有一個人能看懂她的畫,
那就是她的繪畫老師薛亞軍,
在老師的鼓勵下,
她創作了大量獨特風格的繪畫,
並在19歲那年就成功舉辦了個人畫展,
引起一片轟動。
媒體的讚譽頃刻而來,
令她有些惶惶不安,
也有很多美術界人士向她伸出橄欖枝,
承諾加入工作室就給她巨額的報酬。
但當她深入了解之後,
才發現那些商業的畫作,
完全脫離自己的本心,
潮水過後,
她開始陷入迷茫和困頓之中,
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該往哪裡走。
為了逃避選擇,
她孤身一人去了西藏散心,
在那裡結識了一位藏傳佛教的活佛,
活佛送了她一副四臂觀音唐卡作為禮物,
她隨手就放在了包里。
神奇的是,
在去貢嘎機場的路上,
她遭遇了車禍,
那一瞬間她還以為自己要出事了,
緩過神來後發現自己竟然安然無恙,
毫髮無損。
冥冥之中她感覺,
是包里的四臂觀音唐卡在保護她。
就這樣她和唐卡結下了不解之緣,
便留在西藏學習唐卡。
她拜師的是藏區山區的,
一位著名唐卡大師嘎瑪師傅,
按照習俗,
嘎瑪師傅是不收女弟子的,
更何況還是長沙來的女弟子。
但曾芷儀不放棄,
拿出了當年劉備三顧茅廬的精神,
在多次拜訪之下,
嘎瑪大師終於決定收她為徒。
於是她成為了,
這個十幾平方米畫室里唯一的女生。
其他徒弟好奇大師為什麼改變主意,
嘎瑪大師輕描淡寫地說,
城市女孩受不了藏區的苦,
想必沒多久就會自己放棄。
或許很多沒去過西藏的人會好奇,
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
能有多苦?
但其實藏區的苦,
真的不是說說而已。
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即便身體健康的普通人也可能會有高反。
藏區的普通話普及率並沒有內陸高,
嘎瑪老師不會說漢語,
每次都得靠師兄翻譯,
曾芷儀才能聽得懂。
很多地區沒有城市的那種自來水管,
必須燒水才能飲用,
而且飲食上大多都是傳統藏族食物,
如糌粑、酥油茶、凍牛肉等,
習慣了吃米飯的人很難適應。
不過,正如尼采所說,
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
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為了能學到唐卡的精髓,
年紀輕輕的曾芷儀選擇咬牙堅持了下去。
在大師的指導下,
她的唐卡功力也是突飛猛進。
她學會了如何親手製作顏料,
甚至會親自上山採石,
回來自己研磨製作。
為了找到畫唐卡最合適的青色,
她甚至把媽媽的首飾都砸碎了,
臨摹了一張《千里江山圖》試試顏色。
唐卡的畫法比較特殊,
她幾乎是從頭學起,
但也很快學會了唐卡中的五大勾線法:
平勾、濁勾、衣勾、葉勾和雲勾,
每一勾技法皆不相同。
光是勾線法她就練習了好幾個月,
才徹底紮實地學透。
為了畫好唐卡,
還對藏傳佛教有了深入的了解,
每了解多一份,
就對藏傳佛教多一分敬畏之心。
唐卡里出現的動物都是三隻,代表;過去,現在,未來
她花費半年才完成的一張唐卡,
還被邀請掛在了西藏江譜寺大殿中,
這是該殿第一次供奉漢族女人所畫的唐卡,
可見活佛對她的認可。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2020年新冠肺炎爆發,
雖然對西藏影響不大,
但她還是畫了很多唐卡為中國祈福。
下面這一副,
是她聽說李文亮醫生,
還在搶救的時候畫的,
她希望這幅唐卡,
能夠像當初保佑自己一樣保佑李文亮。
如今,她已經在藏區生活了大概7年,
其中5年都在閉關學唐卡。
5年後,她本來有機會回到長沙,
但她婉拒了,
因為她發覺,西藏才是她的家,
唐卡才是她的歸宿。
正如她在微博所發,
畫唐卡才能使我心安,
別的事就算了吧,
她對唐卡和西藏的熱愛,
已經到了骨子裡。
她不想離開西藏,
所以她選擇在此定居。
如今她在開了一家客棧,
養了一條大狗,
過起了令人羨慕的生活。
時而上山採風
時而野外露營
時而上山採石
雖然是漢族人,
但在西藏生活的大多數時間,
她都會選擇穿藏服,
隱匿在一群藏族人之中,
過著他們的生活,
騎馬、摘草藥、做糌粑,
她生活地熱氣騰騰,不亦樂乎。
一開始父母還有點擔心,
她一個女孩在那麼遙遠的地方,
生活一定很艱苦,
但看到她發過來的照片上,
那麼燦爛的笑容就隨她去了。
19歲一夜成名,
20歲卻放棄一切隱居在西藏學唐卡。
曾芷儀的人生前27年,
經歷了很多人一輩子才經歷的跌宕起伏。
有人說她失敗,有人說她成功,
但什麼是成功呢?
對於曾芷儀來說,
恐怕不是金錢,也不是快樂,
而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為熱愛的唐卡藝術放棄了巨額的薪酬,
放棄了城市優越的生活,
對她而言並不是遺憾,
而是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圖片來源:
微博@曾芷儀Reborn,
及曾芷儀本人提供,
感謝曾芷儀接受採訪,
經本人授權發布。
— END —
最後介紹下我們的同名視頻號,
每天分享傳奇又平凡的匠人故事,
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把一輩子獻給手藝,
這是我所理解的匠人匠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XuH4XHcB9wjdwRpv5IO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