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動物世界中,還是在人的世界裡,激烈的競爭一直都存在著。
不同的是,在人的世界裡,除了優勝劣汰這種生存法則,我們還必須了解人性的真相,掌握練達的人情世故和處世技巧,才能夠讓我們識別各式各樣的危險和陷阱。
人性都有兩面的,你專注去挖掘醜惡,你就會得到悲涼,但如果你專注挖掘善良,你就會得到溫暖。就看你,用什麼方式跟人性進行接觸而已。
如果你這輩子隨性而活都能一帆風順,恭喜你,你的人生很幸運。然而,大多數人都不是這麼幸運的,有時我們面對這個複雜的世界,不得不用某種方式讓自己過得更順利。
以下這六條處世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適應這個「混沌」社會,讓自己在其中獲得一席之地的同時,也能夠展現出自己的價值。
技巧一,充滿彈性地處世。
人生在世,不管做什麼都要講究靈活。
比如,在麵粉上加點水揉一下,然後一捏,麵粉就很容易散開。如果你繼續揉,揉過無數遍之後,它就再也不會散開了,這是因為它有了「韌性」。
我們進入社會的過程,就如同一團散沙般的麵粉,會不斷被社會搓揉。但如果我們給自己加點「水分」,我們的個性就會變得堅毅而富有韌性。
這個「水分」,就是靈活。不管我們在這個社會遭遇多少困苦,這些都是對我們的考驗,我們必須要靈活應對,用韌性的心態去潤滑它們,千萬不要硬碰硬。
一個年輕人因為工作不順意獨自去旅遊,那時正值冬天。
期間,他路徑一條南北走向的山谷。這個山谷沒什麼特別指出,唯一能夠引人注意的,就是它的西坡長滿松、柏、女貞等樹,而東坡只有雪松。
年輕人為了躲避下雪,就來到東坡支起帳篷暫避。他發現,東坡的雪總是比西坡的大而且密,不到一會兒,雪松上就落滿了厚厚的一層雪。然後當雪集聚到一定程度,雪松那富有彈性的枝丫卻突然向下彎曲,直到雪從枝上滑落。
就是這樣,雪松反覆積雪,反覆彎曲,反覆滑落積雪,由始至終都沒有大雪壓壞。可其他樹丫,由於沒有這種彈性,很多都被雪壓斷了。
年輕人看到這一景觀,感慨地說:「東坡上的其他雜樹,因為不會彎曲而被大雪摧毀了,只有這些雪松依然完好無損。」
他終於明白,自己的個性缺少韌性,才如此執著工作上的困難。
這個故事說明,做人可以有傲骨,但做事卻可以稍微調整一下處理方式的。
生活中我們承受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積累著,有時會讓我們覺得很難受。這時,我們就需要像雪松那樣,適當地彎下身來,靈活應對。
彈性的生存方式,可以讓我們比起其他人,更能夠適應社會的殘酷。
技巧二,保留自己的底牌。
為人處世,一定要懂得讓自己保持神秘感,不要什麼事都拿出來跟別人說,這是自己的「底牌」。
如果你還沒有一定的能力之前,首先亮出自己的底牌,讓別人根據牌面去進攻,你肯定會輸掉比賽。所以混得再不好,也不要隨便向別人訴苦,要給人展示一種你不受影響的姿態。
而要做到嚴守底牌的最好方法,就是「以靜制動」,或者乾脆對事情置之不理。如果你的地位重要到能夠引起別人的注意,更是要這樣做。
就算你必須要亮出真相,也最好避免什麼都和盤托出,記得要有限度地保留,不要讓對方把你的里里外外都一覽無餘,失去主動權。
人性的可悲之處就在於,不管你打算去做什麼,一旦讓別人知道,嘲笑和打擊永遠都比鼓勵和讚賞多。更何況如果你真的做不來,這種批評就會更加強烈。
默默努力,把事情做好,勝過千言萬語向別人展示自己的「志氣」。
就算在努力的過程當中,你要忍受很多孤寂和困苦,也不要向別人抱怨訴苦。喜歡惡意中傷我們的人,總是會瞄準我們的痛處或軟肋,而這些人,未必都是陌生人。
所以,聰明的人,應當對不懷好意的人置之不理,並且深藏起你個人的煩惱或者人生憂慮,因為即便是命運女神,有時也喜歡往我們的痛處下手。你那些做得好或者做不好的事,都應該深藏不露,而非主動展露出來給別人看到。
正確的做法,就是慢慢地、一點一點地讓別人挖掘出來,或者不經意間流露出來,千萬不要一下子就把自己的能耐全部告訴別人。
人心險惡,世事難料。真誠固然可貴,但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每個人都是以真誠相待的。我們必須要懂得如何保全自己,免受傷害。
技巧三,有技巧地運用」冷漠處世「。
人際關係很複雜。
與人相處時,很難用一種方式就應對所有情況的。有時我們可以對人熱情一些,但有時,我們就必須採取冷淡的態度去處理某些問題。例如面對流言蜚語時,沒有比漠視更好的處理手法。
這個世界,人和人是不一樣的,不同的情景也有不同的應對方式。在對待以下情景時,我們不妨採取」冷處理「的方法。
1,對不合理的要求,可以冷漠置之;
通常對你提出不合理要求的人,分兩種。
一種是明知道要求不合理,但看見你軟弱就得寸進尺;另一種要求是沒有自知之明,不知道自己對你提出了過分的要求。
當你面對這種情況時,可以稍微遲延一些,不要著急答應。
2,對閒言碎語,可以把它們當作耳邊風;
這個世界,說人是非者,總比讚美別人的人多得多,所以我們聽到這些言語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如果這些言語涉及到我們的尊重,我們當然要予以反擊,不能忍氣吞聲。但那些對我們」指手畫腳「的話語,我們就沒必要太在乎了,只要我們知道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就足夠了。
默默做事,直到我們的努力打了這些人的臉。
3,對於那些態度冷淡的人,也可以採取冷淡態度;
大多數人,你對他熱情,他也會對你熱情,你對他報以善意,對方也會對你報以善意。
然而,有一些人你越是主動跟對方交往,他就越是在你面前擺架子,對待這種人,就可以收一收自己的情感,同樣冷淡去對待他們就行了。
千萬不能認為,」冷處理「是一種消極的行為。之所以採取這種方式,是因為這樣可以」以靜制動「,讓自己處於主動的位置。
同時,這也是一種很好的防守手段,畢竟過於激進,說不定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
技巧四,不要過分暴露自己的情緒。
想要掌控好自己,你就必須控制好自己的思想,並對思想中產生的各種情緒保持警覺性。如果你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你就很容易受制於情緒,因情緒而受累。
一般來說,如果情緒往往只是從維護情感主體的自尊和利益出發,不對事情做複雜、深遠和大局的考慮,這樣的結果,就會經常置自己於很不利的位置上或為他人所利用。
在人性叢林裡,人為了生存,都會採取各種方法和行為來結納力量、分享利益,打擊對手。而我們每個人,只要在社會上浸淫過一段時間,我們多多少少都會練就察言觀色的本領。
那些心術不正的人,就會根據對方的喜怒哀樂來調整和你相處的方式,並進而順著你喜怒哀樂來為自己謀取利益。
小事尚且沒問題,但如果這種利益涉及到我們自身的安危,這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了。我們不能讓自己陷入到這種境況中,被別人控制到自己的意志。
問題是,很多在工作、學習和與人接觸的過程當中,經常會依從情緒的擺布,頭腦一發熱,什麼蠢事都能做得出來。
不管是過於衝動的情緒,還是過於軟弱的情緒,都會導致我們做出理智的行為。情緒誤人誤事的例子,不勝枚舉。
所以我們要學會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問一問你自己,你容易頭腦發熱嗎?懂不懂就發脾氣嗎?甚至經常傷春悲秋,悲觀厭世呢?檢查一下自己,曾經因為情緒而做過哪些不好的事情,犯了哪些錯誤?
想要避免自己重蹈覆轍,我們就需要努力去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你可以準備一張圖表,寫下你每天體驗並控制情緒的次數。這種方法,可以讓我們了解情緒發作的頻繁性和它的指向性。
一旦你發現刺激情緒的因素時,你就可以有意識地採取行動除掉這些因素,或者把它們找出來,加以修正。
技巧五,讓自己擁有獨特的個人特色。
我們為人處世,想要獲得別人的關注,構建進一步的關係,建立個人魅力,我們就必須有異於別人的新鮮思想。
即便大家是處於同一個熟知的領域,你也可以從中挖掘出不一樣的東西,讓別人知道,你的思維角度確實」有點東西「。
所謂」特色「,就是容易讓別人記住的東西。這個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衣著、行為上的與眾不同,它更多強調的是人的個性特質。
獨特的個性風格,自然更容易吸引注意力,從而有更多的機會發揮自己的價值。畢竟,我們在這個社會生存,不可能一直都是默默無聞的,至少在自己工作的領域上,不能一直都是這樣。
我們必須建立自己的個人特色或者個人品牌,讓別人一想到你,就跟某個特色聯想起來。
但要真正理解這種個人的獨特性,我們需要明白一點,僅僅做到與眾不同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注重內在形象的修煉。
形象通常分為外在形象和內在形象。前者是相貌、衣著等一些外在特徵,我們稍微注意打扮,就能夠塑造出某個」形象「,但這個形象未必是真的。
而想要讓這種」虛假「的形象跟我們的個人特色相一致,我們就需要塑造好內在形象。你的言談,表情,動作,語音、氣質、風度、品味等,都是內在形象的綜合展現。
你需要從中選擇一張適合自己的「名片」,向別人展示出來,不管是「有才華的商人」,「搞笑幽默的伴侶」,還是「深沉會思考的合作夥伴」等,隨便一個都能成為你的個人特色。
你認為自己適合擁有一張什麼樣的「個人名片」呢?
只要平時注重自身知識、能力的積累,提高個人修養,從自己的言行入手鍛鍊,你才能夠真正建立起屬於你的個人特色。
技巧六,學會洞察他人的思想傾向。
與人打交道時,我們需要經常透過語言的表面,看清對方的真實想法。
這當然很難,但只要你能夠通過對方的言行,洞察到對方的思想傾向,我們在跟他相處時,就能夠採取更好的相處策略,提升或者隔絕彼此的關係。
分析一個人的內在表現時,通過一個話題探索對方的深層心理,有兩種方式:
1,根據話題內容來推測對方的心理秘密;
2,根據談話展開方式洞察對方的深層心理;
如果想了解對方的性格和內心動態,最容易做到的方法,就是觀察話題和說話者本身的相關情況。畢竟「言為心聲」,有時候言談話語,是了解人的重要途徑。
例如一個人喜歡在別人背後說某些人的做事手法,而且講述的方式是呈鄙視、不屑的方式,那麼說明這個人自身充滿優越感,喜歡以此提高自己的價值。
如果一個人傾聽別人說是非時,很少搭話,給人感覺不喜歡參與其中,說明他對這種話題比較抗拒,或者不想過多在背後談論他人的不是,那麼說明這種人,對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會有一套自己的方式。
總之,懂得洞察他人的思想傾向,然後採取相應的相處方式,這種作為「社會人」的一種成熟做法。
這六個技巧,只是眾多技巧中的一小部分,但將其變成我們自身能力的一部分,足讓我們避免很多在人際交往上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