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自以為是軍史專家,就敢用他的無知,攻擊謾罵志願軍老兵

2020-11-15   這才是戰爭

原標題:有的人自以為是軍史專家,就敢用他的無知,攻擊謾罵志願軍老兵

11月13日、14日,一條新聞出現在各大媒體,《人民日報》標題是《對抗美援朝老戰士嚴重攻擊謾罵,微博禁言8個帳號》,《中國青年報》標題是《詆毀88歲老兵是美日間諜?亂扣帽子不能姑息》,《北京日報》標題是《88歲老兵遭攻擊詆毀!看完他的經歷,跳樑小丑們該自慚形穢》。我就不一一例舉了。

新聞中提到的志願軍老兵尹吉先多年來就被各大媒體報道過,目前我查到最新的一次報道是《解放軍報》,標題是《為什麼戰旗美如畫》,文章中用了尹吉先給武警北京總隊新兵團新兵講述戰鬥故事的配圖。

老兵的身份是確鑿無疑的,這些年來媒體關於他的報道相當多,《人民日報》和《解放軍報》就有過好幾次。

那麼是什麼人在攻擊謾罵詆毀他呢?

我就配一張圖,省得髒了大家的眼睛,污染環境。

在為首幾個人的蠱惑下,圍攻謾罵老兵的人非常之多,用語也極為惡毒。考慮到這些人受到為首幾個人的影響,特別是其中的「雙石」又是有相當名氣的軍史專家,那麼這些聚集謾罵的小嘍囉,本文就不描述他們了。

對於很多軍迷來說,為首的人是很熟悉的,就是寫過抗美援朝專著《開國第一戰》的作者「雙石」。他就是《人民日報》所說的被封號的8個帳號之一。

這就非常奇怪了,一個歌頌抗美援朝,歌頌志願軍的作家,為什麼要攻擊謾罵一個志願軍老兵呢?

「雙石」作為一個軍史專家,他對志願軍老兵尹吉先以「質疑」為名,進行否定,造成的影響是極大的,而且非常有蠱惑性。

那麼,看來解決問題的辦法非常簡單了。那就是看一看,「雙石」所謂的「質疑」和他拋出的證據是否正確。

如果「雙石」所謂的「質疑」和他拋出的證據正確無誤,那麼各大媒體對他的點名批評,那就有點冤枉他了。如果「雙石」所謂的「質疑」和他拋出的證據,本身就是錯誤的。那麼「雙石」其實就是一個網絡噴子,各大媒體對他的批評是絕對正確的。

這是非常容易辨析的。

所以本文的核心內容就一句話,雙石,你這個軍史專家不要用你那點淺薄的知識,去挑戰你未知的廣闊世界!翻譯成大白話就是,雙石,你自己都不知道,你有臉「質疑」,指責?

誠然「雙石」是個軍史專家,但是請問「雙石」你這個軍史專家全懂全知道?對抗美援朝戰爭了如指掌?所有真相全掌握在你一個人手中?我看不見得,事實上也不可能。但是熟悉「雙石」的人都知道,他向來老子天下第一,永遠正確,從不認錯。

那我就在這位專家面前班門弄斧一下。

第一條:

志願軍老兵尹吉先是27軍的,有一次他說:他部隊的代號是9707部隊。

「雙石」對此極為「質疑」,並甩出了自己的證據。就是下面的這三張圖。

第一張

第二張

第三張

這三張圖片上面記載的是27軍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代號。

看起來,志願軍老兵尹吉先所說的自己的部隊代號是9707部隊,不在三張截圖的表格中。

因此,「雙石」得意非凡,一副「截圖我有,天下無敵」的樣子。

我就覺得非常奇怪了,這三張截圖中所顯示的代號就是27軍所有的代號了嗎?既然這位軍史專家「雙石」得意洋洋,說這三張圖就是確鑿證據了。那我來打打他臉。

這裡我就請問「雙石」了:四七部是哪個軍啊?280支隊539大隊又是哪個部隊呢?按照「雙石」所甩出的證據,很明顯四七部,280支隊539大隊和27軍無關。

可是不好意思,280支隊539大隊正是27軍80師239團2營4連。而四七部正是27軍。

熟悉軍史的一看這個連隊的番號就知道了,這正是在長津湖戰役新興里戰鬥中的「新興里戰鬥模範連」。來,我們請出該連當時獲得的獎旗。

看看清楚,綠底白邊,下鑲穗帶,以白布剪裁縫繡著:「獎給280支隊539大隊第4連,抗美援朝新興里戰鬥模範連,中國人民志願軍四七部司令部。」

我就請問軍史專家「雙石」了,四七部,280支隊539大隊,這些代號也不在你給出的三張截圖中啊。你是不是也要像否定志願軍老兵尹吉先一樣,把志願軍這個榮譽單位「新興里戰鬥模範連」也否定掉啊?

事實就是,你「雙石」並不是全懂全知道。看來你對志願軍部隊的代號問題,並不是完全的了解。您所謂的確鑿證據不夠用啊。奇怪的是,既然您不是完全了解,您哪來的勇氣去質疑這位真正經歷過戰爭的老兵呢?

我們再來看下一條。

「雙石」言之鑿鑿的說:「雙爺我確信無疑的是,至少他自陳在24A炮觀員崗位上參加戰鬥且引導指揮炮火消滅敵營地的故事,純系八卦!」

要這樣說話,那是要非凡的勇氣和極深的造詣的。有一種人可以這樣說,那就是他對24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所有戰鬥了如指掌,如數家珍。那他自然可以說,老兵尹吉先所說的戰鬥純系八卦。

可惜,不是我看不起軍史專家「雙石」,他絕對做不到對24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所有戰鬥都了如指掌。

我隨便問一個,1953年5月17日至31日,24軍部隊一共與美軍第65團發生三次戰鬥,請問是哪三次?

請「雙石」專家不要告訴我說沒有,我知道你手上有《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二十四集團軍軍史》,但我說的這三次戰鬥,軍史上是沒記載的。

可能我有點為難「雙石」專家了,那麼我們換個簡單點的。「雙石」在指責老兵尹吉先是假冒志願軍的同時,曾得意洋洋甩出兩張截圖,來源於《24軍軍史》,講的是1953年6月,24軍74師攻打381高地東北無名高地美軍第3師65團的戰鬥。

看來,「雙石」專家對381高地東北無名高地這一帶的戰鬥非常熟悉。

那麼我就問個他熟悉的。在這次戰鬥之前的5月16日,志願軍24軍也攻打過381高地東北無名高地。那麼請問,當時該高地美軍守軍是哪個團哪個連?

這個總簡單了吧,您都得意洋洋貼出了24軍軍史中關於381高地東北無名高地戰鬥的截圖了,而且您還是寫過抗美援朝專著《開國第一戰》的著名作家、軍史專家。

您不會告訴我,您不知道吧?

我替您回答吧,您根本就不知道,因為您手上那些資料根本沒記載。軍史沒記載,並不代表不存在,軍史只會選擇性記錄較為重要的戰鬥,不可能每一次戰鬥都記錄在案。您手上肯定沒24軍《陣中日記》,您要是有,早就得意洋洋甩出來了。既然您沒有24軍的《陣中日記》,那麼志願軍老兵的回憶就可以幫助您去了解那些您不知道的戰鬥。

但是,您的態度是,一口咬死志願軍老兵尹吉先所說的戰鬥「純系八卦」。無知者無畏,您一個軍史專家得狂妄無知到什麼程度才敢讓您有勇氣說出「純系八卦」這四個字啊。

不是我小瞧您,您對24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進行過的戰鬥,不知道的,多著呢。我知道你有24軍軍史,所以我只問了與美軍第3師的戰鬥。我要是問24軍和美軍第2師發生過什麼戰鬥?您還不得怒斥我「胡說八道」,「信口開河」?

我納悶的是,既然這麼簡單的問題您都不知道,您哪來的勇氣在那和《人民日報》叫板,拍著胸脯說自己20年前就寫過抗美援朝專著?關於抗美援朝的專著,真的太多了。質量麼,有的好,有的差。我有近萬本關於韓戰的書籍、檔案、資料。您那本,列不進我的參考資料清單。

現在的志願軍老兵尹吉先參加節目訪談時

現在,我在文章開頭提出的問題有了答案。原來軍史專家「雙石」所指責老兵「純屬八卦」的戰鬥,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拿出的證據也是不合適的。很顯然,在他自己都不懂的情況下,他有什麼資格指責志願軍老兵尹吉先是假冒的?一個自己都不懂的人,他有這個資格嗎?

其實呢,像「雙石」這類,根本不是個例,而是普遍情況。網絡上所謂的這些軍事博主、大拿,無非就是看過幾本普通人沒看過的「軍史」、「戰例」、「總結」,一個一個都狂的不行。我舉個例子,雖然跟本文具體內容無關,但本質是一樣的。

尹吉先1955年任排長時

10月22日晚上,我在一個軍事群里看到有一個人突然冒了一句:「群里有人民日報的嗎?他們網絡版出大錯了。美國北極熊團」這個群里的400多人全部都是所謂的軍事大拿,我一看這哥們說話,我就非常崇敬,這高大上啊,開口就是人民日報出大錯了,這是高人哪。

於是我趕緊問是哪篇文章,看完文章後,我對這哥們更崇拜了。抗美援朝戰爭,我也有點小小研究,可我楞看不出來哪裡錯了。

於是我就非常恭敬地請教他。這哥們說:「美軍北極熊團(31團)團長麥克萊恩受傷被俘身亡,這個是大錯,實際是擊斃了。」我說:「哪裡記載擊斃了?」他說:「27軍軍史。」

於是我就問了:「那你看過美軍第31團團史嗎?」

第27集團軍軍史上確實寫了擊斃敵團長麥克萊恩上校,但沒寫具體經過。具體經過其他很多書籍文章都介紹過。這一仗與本文前述的「新興里戰鬥模範連」有關,正是該連衝進了美軍指揮所,擊斃「團長麥克萊恩」。可惜的是,這個記載是錯誤的,志願軍戰士誤以為重傷到地的美軍31團1營營長賴斯是團長。當時美軍第31團戰鬥隊的基本指揮所在後浦,坐鎮的是31團戰鬥隊真正的指揮官第7師副師長豪斯准將。而31團團長麥克萊恩上校率前進指揮所和32團1營一起,在內洞峙。在新興里的是美軍31團1營。麥克萊恩不會時空轉移,沒辦法飛到新興里去。

人民日報根據志願軍和美軍的記載,將原有的記載錯誤修訂了過來,這沒有任何問題。這哥們所說:「人民日報出大錯了。」完全是無稽之談。當然啦,這哥們和雙石一樣,也是一副軍史我有,橫行天下的樣子,死不認錯。

1932年,尹吉先剛入伍時

我舉這個例子就是說明,「雙石」這種攻擊謾罵志願軍老兵的事,並非孤例。

這些人一個個都狂到了沒邊,天下第一,永遠正確。一個敢說人民日報出大錯,一個敢謾罵志願軍老兵。其實都是用自己的無知和錯誤來展示他們人品上的缺陷。

他們並不是真的全懂全知道。自己不懂,還一點都不謙虛。

2020年5月,我有一篇文章講到有人謾罵參加過抗日戰爭的解放軍,也是這種情況。看了一點點普通人看不到的「軍史」、「戰例」、「總結」,就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現在「雙石」等人雖然被處罰封號,還是死不認錯,仍然在攻擊志願軍老兵尹吉先。有位網友是這樣說的:「這些人比較缺乏跟老人接觸的經驗,8、90歲的老人,別說用電腦,日常交談能表達流利都不錯了,一幫電腦賊六的年輕人,追著喊著老人家立即對細節,辯論,糾正。」

這位網友說話非常客氣,他說的是「比較缺乏跟老人接觸的經驗」。實際是,這根本就是不尊重老人。我們且放開志願軍老兵的身份,就算是一位普通的88周歲老人,能和你們一樣在網上賊六賊六嗎?更何況這些人本身整天就是泡在網上跟人吵架的鍵盤俠。這不是經驗問題,是尊重問題,是人品問題

另外一位網友說:他們要想打倒一個人,就會選擇性視而不見,然後拿著放大鏡一個詞一個詞兒去找「有利證據」,然後(單)方面宣布自己勝利了。他說戰友光著屁股死在了漢江里,就說他對戰友沒有感情。卻看不到他接受採訪時流著眼淚說,我的戰友們都死了,只有我還活著。而他曾經唯一的執念,就是找到當年的戰友。

另外一個網友說:這叫做黎塞留放大鏡。紅衣主教黎塞留:「給我這個世界上最誠實的人寫的六行字,我一定能從中找到足夠的理由來絞死他」。

這個事如果換了我怎麼做呢?其實很簡單,自己去調查一下就知道了。我這幾天小朋友做手術住院,不然飛趟北京直接去看看老兵尹吉先,不就完了。

之前,他們圍攻那位參加過抗日戰爭的解放軍老兵強文章,說他是老騙子。我直接電話打到當地的退役軍人事務局,直接問唄,你們有沒有一個叫強文章的解放軍老兵。當地直接回復,有!這些人的指責謾罵,不攻自破。順便說一句,當時辱罵老兵強文章最甚的一個,這次又出現在「雙石」旁邊。而我上次發文怒斥他們後,「雙石」馬上跳出來找我,給這些人找場子。

他們可能會說我沒時間調查,那麼你們怎麼有時間在網上不依不饒噴著志願軍老兵尹吉先?他們可能會說我沒能力調查,那麼我怎麼就知道去個電話問一下當地退役軍人事務局呢?

不是沒時間,也不是沒能力,只不過他們的樂趣就是在網上噴人,僅此而已。

另,關於志願軍老兵尹吉先回憶中出現的錯誤,以及其他一些質疑,不在本文討論之中,就不占用本文篇幅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質疑都是因為質疑者自己的無知,真是讓人深刻感受無知者無畏這句話。

作者簡介:王正興,新華社瞭望智庫特約軍事觀察員,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