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五月
01
午飯時間,同事小潘握著個手機仰天長嘆:"天哪,我都快把美團外賣翻爛了,可是還是不知道吃什麼,真痛苦啊!"
同事小李踹了踹她的椅子,一臉罪孽深重的模樣:"真應該讓你投胎到三年自然災害時期,讓你也嘗嘗啃樹皮的滋味,你就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痛苦了。"
我突然想到媽媽曾對我說,她小時候能吃到一頓白米飯就很開心了,根本不用就什麼菜,澆一點青菜湯就能吃下兩大碗。
她說,從前的人啊,真的挺難的。
雖然我覺得現在的人也不容易,但相比起來還是幸運且幸福的多,至少在吃喝用度上,我們可以說甩過去十幾條街。
在社會文明上,在生存條件上,在人權自由上,也可以說是過去無法可比擬的。總之,當下的種種,放在過去,那就是夢想。
但我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過去那麼難那麼不容易,人們都活得滿足而又恣意,而當下呢,本該幸福感爆棚的新時代人類,卻慢慢被一種叫做抑鬱症的東西所侵蝕。
02
據研究數據表明,抑鬱症患者大多並非一無是處,一無所有,相反,他們擁有的反而更多,也普遍比一般人更優秀。
被無數粉絲懷念至今的哥哥張國榮,在十六年前愚人節的那一天,縱身一躍,與抑鬱症同歸於盡。
而那個時候,他可是頂級巨星啊,前途一片光明,是無數人的偶像和夢想。
那個說,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的著名女作家三毛,也在抑鬱症的作祟下,一根長筒襪結束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南京某高校學生走飯,也在七年前更新完最後一條微博:我有抑鬱症,所以就去死一死。然後草率而又任性的離開了自己的親人和這個世界。
他們是巨星,是著名作家,是才華橫溢的高材生,個個前途一片光明,也個個都活成了別人羨慕的樣子,可為什麼他們還厭惡上了這樣的自己呢?
其實不僅僅是抑鬱症患者,大多數不開心的人都是因為只專注於失去的,而忽略所擁有的。
然而,萬事萬物,有得有失,失去有時候就是為了另一種得到,可世人偏偏是得到的就不珍惜了,失去的,卻又開始日日心疼。
03
其實,人想要開心真的很容易,只要回頭好好看看,你就會發現你擁有的東西真的太多太多了,每一樣都讓你的幸福指數直線上升。
我有一個朋友,我們都叫他阿Q,因為我們都覺得他身上那股勁特有阿Q精神。
失戀後,不等我們安慰,他就自我安慰,雖然沒有了愛情,但我還有親情和友情,況且我只是暫時沒有愛情而已,我還可以趁這段空窗期陪伴親情,聯絡友情,也不失為一件樂事。
失業了,同樣用不著我們安慰,他又自我安慰,雖然沒了工作,但至少還有一點積蓄,可以調整一陣子,也可以提升自己,還可以試著嘗試新的工作,一下子多了這麼多事可做,誰說失業了就只能無所事事的?
在我們朋友圈裡,阿Q不是最優秀的,他所擁有的也不是最多的,可是他卻是我們當中活得最開心,人也顯得最年輕的一個,看到他,你就會覺得人活著就該像他這個樣子。
世上不存在真的一無所有的人,即使你是落魄到沿街乞討的乞丐,他們或許連一個親人都沒有了,但依然還有健康,還有生命,不是嗎?
所以,親們,你們不要不開心,因為你們擁有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因為這個世界上啊,總有值得你嘴角上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