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從六歲時就開始打我,我恨她。長大後,我卻感激她

2019-08-15     小智筆記

小時候,我恨透了媽媽,她總是打我,批評我。我唯一祈求的是,快快長大,長大後,就管不了我了。

六歲起恨媽媽

記得那一年,我6歲,剛讀一年級。

媽媽有個習慣,每次我放學,她都要檢查我的課本,我的作業情況。那一天也不例外。

媽媽拿出我的語文課本,翻開。憤怒爬上了她的臉頰。我的書每一頁都被我用小刀劃出了一道道的開口,然後用透明膠帶給一道道的粘合上。

媽媽問我為什麼這麼做,為什麼把課本弄的面目全非。我只有低著頭沉默,我說不出理由,我就是想用小刀破壞它,用膠帶拯救它。

接著就是用米尺一遍遍的打著我的手心,問我改不改?今後課本還用刀劃不劃?我嘴硬,偏不說。

又是一陣痛打,我的哭聲混合著當天的雨聲迴蕩在房間裡。最後我還是妥協了,保證今後不再劃破書本,媽媽才罷手。

當時我怨恨媽媽,為什麼要一直打到我承認錯誤為止。

初中時,我離開了家,去另一個城市讀書。媽媽每個月都乘車去看我,給我拿生活費,帶我吃大餐。

但我不喜歡媽媽來,我打心眼裡氣她,嫌棄她。

有一次,媽媽和我走在街上,遇到了同學。同學問這是你媽媽嗎?我說是我的一個親戚。媽媽當時也沒說什麼。她對我還是一直微笑著。

我不知道為什麼要對別人撒謊,出於小時候的記恨?還是稍大之後的逆反心態?我說不上來。

其實自從我十二歲歲升入初中後,媽媽再也沒打過我。

高中時,為了讓我備戰高考,媽媽放棄工作,全職來照顧我的飲食起居。

我現在依然清晰的記得那次我對媽媽的呵斥。

我物理成績不太好,媽媽知道後,私下托朋友要給我找家教,我知道後,立馬對媽媽大喊大叫。

那一天我沒吃飯,我感覺媽媽懷疑我學習能力。媽媽說:「我只是想讓你學的能更好,沒別的意思。」我竟然還數落了媽媽一頓,媽媽也沒再解釋。

高三那一年,學習緊張,壓力大。我的心情時好時壞。

有一次,我考試考得不夠理想。回到家,一句話也沒說。媽媽問我晚上想吃什麼,我也不理。

吃過晚飯後,媽媽要我和她一塊出去走走,我拒絕了。媽媽自己出去散步了。

我把房門從裡面反鎖了,媽媽散步回來,發現打不開門,但任憑媽媽怎麼說,我都一副巋然不動的樣子。

當時正值寒冬,空氣都冰涼涼的。過了大約十分鐘,感覺外面沒有了動靜,我打開門,燈光打在了媽媽蒼白的臉上。她就坐在門前,身體蜷成一團。

看到我,媽媽笑了,問我餓沒有。我轉頭走進了屋,坐到了書桌旁,心裡有種莫名的悔恨。

驀然回首,感激媽媽

2012年,我考入了大學,離開了媽媽。突然沒有了媽媽的陪伴,有時發覺自己好想媽媽。

就在大學一天天的學習中,我讀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眼淚會止不住紅了眼眶。

往事一幕幕的閃現在我的腦海中,我漸漸意識到了媽媽對我的好。

我記得六歲那年劃破書本,自從打到我承認錯誤後,我的書本何曾再被劃破過?我不知不覺養成了愛惜課本的習慣。發下來的新書我都會包上書皮,以防被弄髒。媽媽的嚴厲糾正了我的惡習。

高中時把媽媽關在門外是我太過反叛,我愧疚不已的是,在我打開房門的那一剎那,媽媽卻露出了笑容。回想起來,媽媽對我的包容令我有些憎恨自己。

我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過去恨媽媽的事都變成了恨我自己,對媽媽的抱怨都變成了發自內心的感激。也許這就是潛藏的愛的感化力量。

前些年,媽媽拿出所有的積蓄在我工作的城市買了套房,我不希望媽媽這樣做,畢竟那是她和爸爸一輩子的勞動成果。媽媽望著我說:「我和你爸要錢幹嗎,我們又沒用,就是給你攢的。」我轉過頭去,眼淚又開始在眼眶裡打轉。

以前我不愛哭,也不輕易哭,但自從上大學後,每每想到媽媽對我的好,都能使我紅了眼睛。

十八歲前抱怨媽媽,十八歲後感激媽媽。我認為是媽媽默默無聞的愛啟發了我的心智。

媽媽再過幾年就六十了,現在還在工作著。媽媽總說,盼望著我有個孩子,有孫子後,她就歇著。

我知道,媽媽閒不住,有孫子後孫子又會牽動著媽媽的心。媽媽就是因為這樣,做兒子的才不能辜負她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X2sComwBvvf6VcSZxIH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