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守護 用愛戰「疫」——西安路小學教師田禮

2020-04-02     華山網

田禮,西安路小學教導處主任,一級教師。陝西省優秀輔導教師,渭南市教學能手,臨渭區優秀指導教師,撰寫的多篇論文在國家、省、市級刊物發表。

2020年的春天,新型冠狀病毒的侵襲,讓本該在學校上課的孩子們「宅」在了家裡。因為疫情,教育部頒布「停課不停學」的號召,把家長和學生都「逼進」了網絡課堂。一個個離開校園的孩子需要自我成長,那麼如何用心守護好孩子的成長?讓孩子在這段特殊的時期實現學識與精神的雙提升?是每一位「育花人」所要思考的問題。

每個人成長的路上都要經歷一些風雨的磨礪。一個孩子的成長,家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父母而言,如果能陪著孩子一起成長,這將是生命中最幸福的事情。正因為有教師的關愛,家長的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上才能多一些陽光的溫暖。作為家長一定都非常期望孩子有個好未來,那麼如何才能實現呢?《禮記·中庸》有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好規劃才有好未來。

規劃第一步:自我認知

即對自己進行自我評估,這需要幫助孩子去了解他的性格、興趣、能力以及價值觀,讓孩子對自己有一個全面而客觀的認識。明確孩子的優點是什麼?有哪些不足?孩子對什麼感興趣?根據孩子的興趣選擇居家時要讀的書籍,制定閱讀計劃,堅持每天讀書,做好讀書筆記。明確孩子的優點,在學習中對孩子的優點提出表揚,使其體會到成就感,堅持發揮自己的優點,使學習效率快速提升。對於孩子的不足,要時刻保持警醒,在適當的時候提醒孩子,幫助其在學習中慢慢改正。這樣,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會越來越高,學習過程會愈來愈輕鬆,家長和孩子都會感到身心俱悅。

規劃第二步:環境分析

除了了解自己,還要對外界社會,以及社會發展現狀有清晰的了解。這場戰「疫」舉國上下聽從黨的統一指揮,全民一心在爭分奪秒的和病毒作鬥爭。疫情之下,每個中國人都更深刻的體會到了國強則民安。這難道不是活生生的德育教材嗎?作為家長我們要充分利用好這本活教材,使孩子明白所有人在這場戰役中都不是局外人。及時對孩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孩子的家國情懷。

規劃第三步:明確目標

災難降臨時,各行各業的一批批逆行者為國請命,他們是勇敢的人、不計生死的人,他們也是一批有責任、有擔當、有作為的人。他們的身影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他們的精神一次次激勵著國人眾志成城、攻堅克難……作為家長要告訴孩子,這些人就是自己的人生榜樣,今天他們為大家負重前行,撐起歲月靜好。明天,孩子們將接過他們手中的接力棒,代替他們勇敢前行。為了將來,孩子們必須好好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使自己成為強者,未來才能不懼風雨。

規劃第四步:行動計劃

首先,和孩子制定一個可行的學習計劃,結合學校的作息時間讓孩子自己製作學習計劃表,把計劃表貼在孩子的書桌前。提醒他一定要按照時間表進行學習和生活。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對孩子有過高要求,不可過分地強迫孩子學習,特別是不斷占用孩子的娛樂時間,使得孩子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給孩子定的目標要循序漸進,讓其量力而行。

其次,要讓孩子能夠自己選擇學習的方式。要自覺就必須自主,沒有自主的自覺是不會長久的。因此,在孩子的學習方式上家長應給予充分的自主權,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因為小學的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較差,家長一定要和孩子多溝通,督促孩子按照自己制定的計劃學習,逐漸培養起自主學習的能力。

最後,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一定要先做到!例如:要求孩子不玩手機,而自己卻坐在沙發上捧著手機玩;要求孩子去看書、去學習,而家長卻在看電視,這樣做是行不通的,孩子從心裡是「不服氣」的。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家長的示範引導,對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古語曰:「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是的,真正愛自己的孩子,就應該在發現問題的時候予以正確的引導,要讓孩子在你的引導下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編輯:馬芸

初審:賈偉宏

終審:賀維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WmA6O3EBnkjnB-0zSEV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