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3種"中國式禮貌",長大容易沒出息,父母還沾沾自喜

2020-06-09     鯨魚奶媽

原標題:孩子有這3種"中國式禮貌",長大容易沒出息,父母還沾沾自喜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寶爸寶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禮貌懂事,所以會教孩子很多家長自認為是孩子必須懂得禮貌。例如:"你是哥哥姐姐,應該讓弟弟妹妹。""怎麼不懂得叫人呢?這麼沒禮貌,打招呼。"等等,但並不是所有的禮貌都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兒子沒有達到媽媽眼中的禮貌要求,被指責

婷婷的兒子小超今年6歲了,小超不僅可愛,而且性格溫和,但是比較不愛說話,有些內向。張女士可能是像孩子變得外向一些,每次遇到不熟悉的人,都會讓孩子去打招呼,可是小超每次都很不情願,於是婷婷覺得很是丟人。

這天,婷婷帶小超去超市買東西,遇到了很久不見的老朋友,就想讓孩子跟朋友打招呼,可是小超一直躲在婷婷身後,怎麼都不叫人。婷婷尷尬地跟朋友說:"不好意思啊,我家孩子比較內向,別往心裡去。"

隨後回到家裡,婷婷就指責孩子:"你怎麼就這麼不懂事?就打個招呼而已,還做不到。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沒父母教呢!"小超聽完,就哭了起來。慢慢地,婷婷發現孩子越來內向,不僅不喜歡出門了,連去幼兒園也越來越不樂意了。

其實這就是"中國式禮貌"的一種,它對孩子成長不僅起不到促進作用,甚至會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長大後容易沒出息。

家長一定要留意這三種"中國式禮貌"

1. 強迫孩子分享自己的東西

孩子一般在三歲左右就有自我主觀意識,他們會對自己的東西有一種保護欲和占有欲。而很多家長其實並不重視孩子的自我主觀意識,家長們沒經過孩子的同意就強迫孩子分享自己的東西,這明顯不是在教孩子學會分享,而是在傷害孩子,讓孩子違背自己的內心想法"分享"只會讓孩子覺得委屈厭煩。

2. 強迫孩子打招呼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比較外向,覺得跟別人打招呼沒什麼大不了;而有些孩子比較內向,讓他們和別人打招呼無疑是讓孩子感到焦慮害怕,會使得孩子更加內向。

3. 強迫孩子謙讓比自己年齡小的孩子

很多家長內心都覺得大孩子應該謙讓小孩子,年齡小的孩子理應得到照顧和偏愛,而大孩子就應該學會謙讓。

這其實是不對的,因為同樣是孩子,都是需要照顧呵護的,不應該一味教給孩子謙讓,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反感。

父母該用正確的方式教孩子學會禮貌

1. 不能強迫孩子

父母想要教給孩子分享、謙讓等禮貌時,應該用正確的方式和孩子交流,讓孩子自願去分享和謙讓,而不是處於一種被強迫的方式去學會的一種禮貌。這樣不是讓孩子學會一種禮貌,而是把一樣東西強硬的加到孩子身上。

2.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教給孩子禮貌的時候,父母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而不是用一種"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的態度去教孩子,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總而言之,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父母應該採取合適的方式去讓孩子學會禮貌,而不是強迫孩子。

我是鯨魚奶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Wfkgm3IBnkjnB-0zzi0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