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是教育質量不斷提升的關鍵所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為進一步擦亮香洲教育品牌,全面加強香洲區教師隊伍建設,大力宣傳全區教師隊伍中一批師德高尚、能力突出、群眾認可、學生愛戴的先進典型,引導廣大教師積極向「身邊的榜樣」學習,並在全區厚植尊師文化,營造尊師氛圍,我們推出「老師·好」系列,每期展示一位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的師德楷模。
「旭日東升育希望,霞光滿天譜華章」。香洲區第十七小學黨員教師詹旭霞人如其名,在長達32年的教學生涯中,辛勤澆灌著祖國未來的花朵,陪伴了一屆又一屆的孩子茁壯成長,她本人也多次獲得市、區先進教師和優秀班主任稱號。
詹旭霞
作為珠海市第一批公開招聘的教師,1987年,剛從湛江師範學校畢業的詹旭霞來到了香洲,她先後在北山小學、第六小學、十七小學工作,她始終不忘教育初心,在三尺講台上默默堅守和奉獻,把青春和熱血都獻給了香洲教育。
用滿腔愛心幫助孩子們發光發亮
詹旭霞當了28年的班主任,除了很多瑣碎繁冗的班級管理事務,她還遇到過不少家長和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接手過不少大家看來相當棘手的班級。她的教育秘笈是:給予學生髮自內心的愛,讓孩子們感受、體會到被愛之樂,才會學著去愛別人。秉持著這個理念,她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積極引導,多談心、多家訪、多幫助、多鼓勵,用滿腔愛心幫助孩子們發光發亮。孩子們總是充滿眷戀地稱呼她「詹媽媽」。
初到香洲,在八十年代末的北山小學任教,當時沒有正規的校區和教學樓,詹旭霞上課和辦公都在楊氏大宗祠裡面,條件十分簡陋。學校師資嚴重匱乏,詹旭霞除了擔任班主任,還「包攬」了語文、英語等學科的教學,工作任務相當繁重,加班是家常便飯。
當時任教班級里,有一名男同學對玩遊戲機嚴重上癮,頻頻盜竊父母錢財去揮霍。男孩每次逃課或課後去遊戲廳,孩子父母無計可施之時,詹旭霞都堅持和家長一起尋找,直到夜幕降臨,也要把孩子帶回家。在徵得家長同意後,詹旭霞還把這名學生接到家中,與他同吃同住一個月,告誡他荒廢學業的危害,還幫他慢慢把以前耽誤的課業補起來。男孩一點一點改掉了劣習,學習成績也有了起色。
詹旭霞指導孩子功課
離開北山小學,在十七小,詹旭霞遇到了一名更讓大家頭疼的男生。這名男孩總是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令全校學生紛紛「敬而遠之」。詹旭霞仔細觀察並分析了這個男孩的情況,針對性地制定了教育策略。她先與學生家長溝通,改變家長「簡單粗暴」的教育觀念,同時,根據該學生樂於表現、為人爽朗的特點,詹旭霞安排其擔任護旗手,協助老師維護班級紀律,學習上、生活中充分挖掘他的各種優點,並不斷表揚他、鼓勵他,讓這個孩子漸漸發現了自身的價值,慢慢贏得了老師、同學和家長的認可 。
詹老師像母親般呵護我們,對每一個學生都是那麼認真、細緻、耐心,用她的愛心默默地滋潤著我們幼小的心靈,孜孜不倦地陪伴我們成長。她是我心目中最美的老師!
——學生梁鉦欣
詹老師不僅是傳播知識的老師,還是我們家長的『知心姐姐』,當遇到孩子教育中的困惑、迷茫時,她總能耐心的給予鼓勵和建議。無論多忙,都會抽時間一一解答,和家長一起分析、探討,並結合孩子的性格特點給與最合適的解決辦法。因為有詹老師的點撥,孩子進步了,家長省心了!感恩遇見,感恩孩子有幸能成為詹老師的學生!
——學生肖君博媽媽
「傳幫帶」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年輕骨幹
在漫長的教育生涯中,詹旭霞充分發揮「傳幫帶」的作用,培養了一大批青年教師。多年來,她始終信守「跟蹤到位、指導到位、關愛到位、幫扶到位」的工作原則,為學校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輕骨幹,不少成為了學校教育教學的中堅力量。
詹旭霞與徒弟一起研課
一般來說,各學校的「青藍結對」內容都比較單一,師傅主要指導徒弟的教學或班主任工作,詹旭霞本著對徒弟們的綜合成長和專業發展高度負責的態度,堅持定期上教學示範課,言傳身教,耐心講解教學思路、設計理念及課堂反思;堅持「跟蹤」聽課,深入青年教師的課堂,及時指出徒弟們的問題和不足;堅持指導班主任工作,指導年輕教師因材施教,拿出適合的班級管理策略;堅持陪伴青年教師參賽,主動全程參加備賽活動,耐心為徒弟們講解;堅持關心青年教師生活,青年教師們剛走出象牙塔,有各種各樣的不適應和困惑,詹旭霞就像個貼心的姐姐,真誠、細緻地幫助出主意、解難題,讓青年教師們倍感溫暖。
詹旭霞與備課組老師集體備課
多年來,為了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師的成長,詹旭霞犧牲了大量個人時間。白天除了上課,還要為徒弟「出謀劃策」,工作時間總是不夠用,不得不利用晚上和周末批改作業、備課。在高峰時期,詹旭霞曾同時帶5名徒弟,日程被排得滿滿的。徒弟們對她既敬佩,又依戀,往往師徒結對子時間到了,還向學校申請延長結對期限,有一位青年教師甚至足足跟了她五年。
積極向上給師生們帶來了滿滿的正能量
詹旭霞已經從教三十二年,明年3月將迎來退休。但她沒有絲毫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堅持做到對學生有愛心、對同事有誠心、對工作有責任心,保持高昂的鬥志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給同校的師生們帶來了滿滿的正能量。
在臨退休之際,詹旭霞仍然堅守在班主任崗位上,為班級的發展、為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殫精竭慮。2019年國慶節,她寫了一篇近3000字的長文,在微信群里和家長分享「如何培養孩子專注的品質」;她在課餘堅持閱讀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理論書籍,使自我的教育理念能一直跟上時代的步伐;她堅持積極參加課改實驗,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大膽變革教學方式,創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引導孩子們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收穫樂趣......離告別課堂只能幾個月時間了,她的課堂依然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也受到了領導和同行們的肯定。
詹旭霞與孩子們一起做運動
除了做好教育教學本職工作,詹旭霞還在退休前堅持發揮帶動和引領作用。這一年,她還在帶徒弟,繼續為青年教師的成長貢獻自己的力量。學校里有什麼工作安排,或者組織什麼活動,她依然第一時間響應,並帶頭不折不扣落實,給全體教師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她還熱情助人,在同事們因為加班無暇照顧小孩的時候,她自告奮勇,利用自己的閒暇時間,當起了這些小家屬們的「老師」,不僅全程看護,還組織他們唱兒歌、認字、數數。同事們帶著感激、敬佩和擁護,紛紛尊稱她為「詹姐姐」。
她是教學一線的一位老兵
卻永遠像一個上足了發條的戰士
恪盡職守,教學有法
總以四兩撥千斤的淡定從容
將自己所帶的班級、所領導的年級
管理得井井有條
她的優秀不僅在於自我成長
更在於帶動與引領
作為青年教師的導師
她不辭勞苦,加班加點,無怨無悔
作為語文老師
她屢屢接手後進班級
不嫌棄、不拋棄、不放棄
微笑面對,用心耕耘,扭轉乾坤
三尺講台,三十二年的堅守
學生因她而快樂,她因教育而美麗
——曾少珠校長
編輯:李葦婷
來源:香洲區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