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懂瑞安方言?瑞安學者對千古疑案「莫須有」提出新解

2020-08-28     溫州古道

原標題:秦檜懂瑞安方言?瑞安學者對千古疑案「莫須有」提出新解

「莫須有」一詞,《現代漢語詞典》的釋義是:原指「也許有吧」,後來用來表示憑空捏造。「莫須有」的典故出自《宋史·岳飛傳》:「獄之將上也,韓世忠不平,詣檜詰其實。檜曰:『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世忠曰:「『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杭州岳王廟岳飛塑像

影視劇中的岳飛

皇帝殺臣子總有個罪名,殺因抗金而名動天下的岳飛,就是一個「也許有吧」的罪名?秦檜為什麼會含糊其詞地搪塞韓世忠?「莫須有」究竟是什麼意思,歷來爭論頗多,《北京青年報》曾刊登一篇題為《千古疑案「莫須有」》。

「莫須有」究竟什麼意思,自古爭論不休

對這三個字,比較主流的解釋是「或許有」,《詞源》《現代漢語詞典》都贊同這個觀點。

其次是「必須有」。《資治通鑑後編》作者徐幹學等學者認為「莫須有」三字是誤寫,應是「必須有」。

第三種解釋是「莫,須有」,意為「不,必須有」。清代學者俞正燮、著名語言家呂叔湘等學者持該觀點。

第四種解釋是「難道沒有」。台灣作家李敖曾考證"莫須"是宋朝的口頭語,指「難道沒"的意思。

第五種解釋是「不必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殺一個臣子,根本就不需要理由!《千古疑案"莫須有"》一文認為,當時,岳飛在軍事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優勢,很有可能擊敗金軍並成功接回被擄的北宋皇帝,而這是高宗所無法接受的,因此暗示秦檜對岳飛採取行動。當遭到韓世忠質問的時候,秦檜的回答"莫須有",這三個字完全可以直接從字面理解為:"不須有",也就是說不需要理由。秦檜這樣回答韓世忠其實是狹天子之威,又非常含蓄,不露馬腳,同時也是告誡韓世忠不要多管閒事。

用瑞安話解讀「莫須有」,或更懂秦檜

瑞安玉海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施正勛的《瑞安方言亂彈》一文,曾對「莫須有」提出了第六種解釋。

其實,「莫須有」三字倘用瑞安話解讀,其或許更合乎秦檜原話的本意。

「其事體莫須有」。連貫整句話,試以瑞安方言解讀之:「其」,指他(岳飛);「事體」,上海方言中至今仍為常用詞,瑞安方言也還有用,指這件事;「莫須有」,「莫須」音同「模書」,瑞安人指事情已有端倪或規模、萌發苗頭,稱「有模書」,而「莫須有」完全可倒為「有莫須」。因方言中此種倒裝句式不勝枚舉,「吃過中飯了嗎」,可讀為「日晝吃爻罷未?」

照此解釋,秦檜的回答便十分合情理:(岳飛)已有造反的苗頭與規劃,只不過未付諸明目張胆的行動而已。既然已經有反叛預謀,出於防微杜漸,殺之便順理成章。

且不說秦檜有沒有殺岳飛的權力,(殺岳飛的主謀必定是皇上,秦檜充其量只是幫凶、執行者)秦檜混跡官場多年,八面玲瓏,在殺害抗金名將岳飛這一重大事件面前,如果真的有難言之隱,不能推諉罪責給皇帝,至少也該沉默,終不至於在大將面前耍無賴胡言亂語罷?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秦檜怎麼懂得、甚至會講瑞安方言?

秦檜在溫生活了四年,曾是溫州「一把手」

秦檜畫像

細查秦檜生平年表。秦檜,宋欽宗時,歷任左司諫、御史中丞。靖康二年(1127年),隨徽、欽二帝被俘至金。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秦檜逃回臨安(杭州)。

高宗紹興二年(1132)8月,秦檜被免去右相職務後,除資政殿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的身份居溫州。《弘治溫州府志》稱,秦檜在「紹興六年知溫州」。不過《宋史本傳》則記載是紹興五年(1135)「六月,除觀文殿學士、知溫州。六年七月,改知紹興府。」《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的記載時間和《宋史》相同。也就是說在1135年6月,秦檜任溫州知州,也就是溫州的最高「長官」,直到1136年7月離開,改知紹興府。

紹興八年(1138年),秦檜再度任相,殺害岳飛之事發生在1142年。

這位歷史上著名的奸相,曾經主政溫州一年多,在溫州生活了四年整。憑他的聰明才智,聽懂、會講溫州話(當時的溫州方言以瑞安口音為主體)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何況,南宋遷都臨安,南方話當時應屬於官方通用語言。

有人手栽六棵檜樹,以示對秦檜的刻骨仇恨

秦檜在溫州大約居住了四五年的時間。在此期間,他結交了許多溫州士人。因而,在他重登相位之後的第一次科舉中,即大量薦解溫州舉人。紹興十二年(1142)陳誠之榜,"兩浙轉運司秋試舉人,凡解二百八人,而溫州所得四十有二,宰執子侄皆預焉。」此榜省元何溥即是溫州人。朱勝非《秀水閒居錄》云:「東南諸州解額少、舉子多,求牒試於轉運司,每七人取一名,比之本貫,難易百倍。秦檜於永嘉,引用州人以為黨助。"

秦檜在溫州很少留下痕跡,後人獨對「六檜堂」津津樂道:溫之永嘉人胡裒,在現五馬街自家堂前,手植檜樹六棵,題堂額曰「六檜堂」。「六」與「戮」諧音,「六檜」隱寓「殺戮秦檜」之意,以示對秦檜的刻骨仇恨。明代,《永樂大典》副總裁、永嘉人潘畿作詩《題六檜堂卷》:君家六檜羅堂下,假借諧聲兩得之。北顧楸梧留遠根,東遷禾黍有餘悲。斧斤直欲戕根本,梁棟將焉用爾為。蔽芾甘棠召南什,憑誰說與太師知。

杭州岳王廟的檜樹

參考資料:

《瑞安方言亂彈》施正勛

《岳飛以莫須有罪被殺「莫須有」是何意?》原載搜狐號」說歷史的女人「

《這幾個「位極人臣」、「權傾一時」的歷史人物,竟然都與溫州有關?!》原載公眾號《三十六坊》

編輯:喬伊 編審:瑞安市社科聯

「娶親決著吹打,配飯決著江蟹」「夏至大濫,黃魚當飯」。我們曾經這樣吃海鮮!

關於吃的俏皮話,瑞安方言真是絕了!趕緊學幾句,派用場!

古時瑞安向皇帝進貢哪些海鮮?那幅描繪溫州海鮮的奇畫居然賣了1150萬元!

八百年前,瑞安曾遭特大水災,十分之一人口死亡,葉適的家也被沖走……

這兩句話深深打動了皇帝,27歲的他由此成為溫州狀元第一人

「瑞安印記」徵稿啟事

起於祥瑞之地,成於文化之功。瑞安千年文脈源遠流長,人文淵藪,大家垂範,素有「東南小鄒魯」之譽。為了進一步挖掘地方歷史、弘揚傳統文化,記錄瑞安這座東甌古城風土人情及城市變遷,《瑞安印記》編輯部特向全社會廣泛徵集歷史故事、人文掌故、地方民俗考究等稿件,一經採用將奉上稿酬。同時熱忱歡迎社會各界為《瑞安印記》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WPzDNnQBd8y1i3sJ0KW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