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新疆走伊昭公路未果,進八卦城拜訪專家,住哈薩克帳篷拍晚霞

2019-06-22     書影

在伊犁休息兩天,6月20日一大早我就退房離開,早點走既為了趕路,另外也為了避開早高峰車輛限行。

伊犁朋友講伊昭公路要在20日開放,我決定走伊昭公路先到昭蘇,然後去喀拉峻草原。但我走20多公里後,被攔住,說沒有接到通知,現在不能放行。只好原路返回,還多走了40公里的冤枉路。所謂伊昭公路是伊犁到昭蘇的一條路,被稱為新疆自駕最值得看的兩條公路之一(另一條是獨庫公路),這路完全是在天山的雪山中穿行,一路都是美景,每年只有6月到10月開放。我遺憾的沒有能走成,但最懊悔的是這條路當天下午四點真的開放了,而我只是早到了幾個小時,竟失之交臂。

走不了伊昭公路,只能繞行去特克斯,再去喀拉峻草原。這下繞遠不說,還要走縣道和鄉道,不好走,限速多,村鎮多,麻煩也多。路上兩次路過伊犁河,下來看看,這是一條重要的河流,伊犁峽谷和平原處在天山山脈中間,形成了新疆獨特的地貌,這裡土地肥沃,大片森林,也不缺水,氣候也好,是新疆最適合居住和生活的地方之一,當然,這一帶的人口也很密集。

由於改道,我在進入特克斯時路過遊客服務中心,便把車開進去,想了解一下特克斯的情況。我原來印象里這裡是太極八卦城,好像說城裡沒有紅綠燈,但交通井然。遊客服務中心的女孩子很熱情,不僅給我當地導遊圖,詳細給我講解,聽說我想詳細了解八卦城,就給我聯繫了靳老師,說他是易經研究的專家,並電話給我聯繫。靳老師歡迎我去拜訪。

靳老師叫靳文濤,原是縣建設局長,退休後擔任縣周易學會會長。他研究周易文化多年,是中國周易學會理事,易經專家。我在周易文化園找到他,同他談了一個多小時,他給我介紹特克斯的文化與歷史,周易及八卦,還有八卦城的建城史,我給他講了當下的網絡宣傳還有網紅經濟的事,靳老師說他們這裡有很多好的旅遊資源和產品,但不知道怎麼推出去。

最後靳老師送了我兩本他寫的書,分別《周易鑒用》和《八卦城探秘文集》,這兩本書我後來翻一下,寫的特別好,他把周易分別用成語和大白話來翻譯和解釋,一下讓人明白了這古老智慧的精髓,原來我們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有周易文化,我們也在享受周易文化帶來的智慧與心靈慰藉和行為準則。

因為靳老師有事,後來就讓文化園的小馬帶我瀏覽文化園、摩天輪、八卦城和離街。

先看位於文化園裡的文物展,這裡讓我大吃一驚,這個縣級館藏竟然有兩件國家一級文物。靳老師說特克斯歷史上有著名的烏孫國,那個時期留下了很多文明與歷史遺蹟,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了。這裡文物都成系列發現和挖掘,其中最著名的有青銅器、草原石人、岩畫等。

這件銅鍑是國家一級文物,有四個耳朵,不多見吧!

這幅岩畫可能大家都熟悉,上過國家地理。這裡有幾百處,幾千幅陰陽刻岩畫,國內罕見。

草原石人,過去既是墓碑,也是草原上的標記和路標,這裡太多了,但都烏孫國留下來的,有兩千多年了。文化園展覽有很多珍貴文物,而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免費的,不收門票,而且也沒有休息日,是真正的大眾景點。

文化園邊上有一個120米高的摩天輪,可以俯視半個八卦城,小馬陪同我參觀並給我講了八卦城在1937年選址與建設上的一些事,由於我回去會詳細寫文章介紹,這裡不多說了。

小馬說摩天輪主要是看特克斯的自然環境,這裡四面環山,環境優美,而氣候宜人,冬暖夏涼,特別適合人居住。

下午我們又去看了八卦城中心的太極壇和離街。其中離街是打造的具有哈薩克族風情旅遊休閒區域,這裡可以住宿,餐飲、娛樂也可以購物。

中午我說想品嘗當地美食「羊排揪片子」,小馬帶我去了最好的一家,她還要付餐費,最後我搶著付款了。這一盆足夠四個人吃了,新鮮的羊排口感特別好。這家在古勒巴格街,很容易找到。

看到這裡有人可能會問,八卦城究竟是什麼樣子?我因為沒有航拍器,無法在高空拍攝,靳老師發給我幾張授權使用圖片,就是這樣的!神奇不?漂亮不?等我回去寫詳細文章介紹。

離開八卦城,我去喀拉峻草原,這裡也是隸屬特克斯縣的,距離不遠,但我到的晚了,這裡不允許自駕車進入,必須由坐景區的遊覽車,而此時晚上快八點,如果不是住在裡面,是不允許進入了。門口有幾個拉客人,說可以住蒙古包,300元一個晚上,我到售票處遇到一個大男孩,他說我一個人去他家住,100元就可以,還可以幫我拿行李。

我動心了,先買一個普通門票(三種價格最低的)70元,遊覽車票70元,然後上車去他家(一棵樹),下車後他幫我拿行李,我就開始拍照了。

這個男孩叫多吾拉提,今年16歲,馬上就要中考,他是下午一直看書,後來累了就到景區門口幫家裡看看客人,結果遇到了,我在他家住了一個晚上並吃兩餐,最後我付了200元,他堅決不要多一百,說我吃就不要錢了,但我堅決給了。我會另寫篇介紹他和他家的文章,這裡不多說。

住的就是這種哈薩克風格的草原帳篷,大的可以住10人,裡面空間很大,旺季都是300元一個。我自己住有些浪費了,但今天我是他家唯一客人。

放下行李我就四處拍照,這裡是多吾拉提父母同另外七戶親戚一起建的農家樂,他們是一個合作社。而周圍是他們的飼養的牛、馬、羊,這裡的草場是他們承包的,周圍都是可見的雪山。

大家都看過擠牛奶,看過擠馬奶嗎?要把馬拴好,防止它動和踢人。他們告訴我,馬不同於牛,一天擠早晚兩次,而馬是一個小時就要擠一次,當然馬是產仔時才有奶的。

草原上的人很淳樸,但他們也是夏季才來草原,冬季也是住在縣城或76團的。

邊上有幾頂很特別的帳篷,他們說過去人住的就是這種小的氈房帳篷,現在不多見了。

傍晚太陽被大片的烏雲遮擋,我以為看不到落日和晚霞。多吾拉提要我往上走走一些,結果我看到最美的一刻啊!

是的,落日晚霞突然就出現了。

這一刻真的無法描述的激動,拍攝的手都快顫抖了。

直到太陽落山,晚霞散盡,我才戀戀不捨下山。

而此時的群山是這個樣子,太美了,為了這一刻,付出再多,也值了!

晚上多吾拉提問我吃什麼,我說他家吃啥我就吃啥,最後給我做一大盤羊肉蒸面,還有奶茶,還有一些奶製品。多吾拉提說是新做的,非常好吃,但我還是不習慣,他說這裡人可以一天不吃飯,不能一時無奶茶啊。

但是晚上還是有些困難,一是我衣服帶少了,沒有想到夜晚草原的寒冷;二是他家的發動機壞了,只有太陽能電池板連接的電瓶,可以點燈和給手機充電,而相機和電腦都不行;另外我的聯通和電信手機晚上都沒有信號,多吾拉提開熱點給我,但我不想他沒有手機。多吾拉提的媽媽給我點一個小爐子,並把最厚、最好的被子給我蓋。睡覺是不冷的,但沒有辦法寫文章了。

我是書影,於2019年6月5日起單人獨車自駕新疆、西藏,請關注我,及時給您報道途中的所見所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WN5D-2sBmyVoG_1Z53P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