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位知名日本幼兒園設計師和參訪眾多日本幼兒園的中國園長的角度談這件事情。
也希望園長和老師能轉發給家長們,讓全社會形成這樣一種共識:
對孩子真正的愛不是過度保護,而是適度放手。
日本藤幼兒園設計師談危險
還記得那所世界聞名的環形屋頂的藤幼兒園嗎?那裡的危險也無處不在:用手一搖就會晃的扶梯,窄的只能用來鑽的縫隙,以及那只用一塊網補住的樓頂。
這些安全問題,身為建築師怎會沒考慮到?
這些看似不安全的因素,其實是設計師經過精心設計的「危險」。
一切源於藤幼兒園園長向Takaharu Tezuka提的一個要求:「這個建築要能充分釋放孩子的天性」。
讓他們盡情地去奔跑,去嘗試「冒險」也許就是對釋放天性最好的詮釋。
「這些敞開的環境的確有時候會讓他們受傷,但是沒關係,他們這一次摔倒了,就會學著下一次如何不摔倒,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變得強壯。」設計師說。
因為這個幼兒園,建築師Takaharu Tezuka名氣大增。但是他表示自己只是用一個父親的心情完成了這座幼兒園的設計。
「如果你把建築做的太安全了,孩子們就失去了那一點冒險的機會。」
不要試圖「控制」孩子,他們需要學習用自己的方式來感知世界。
也許他們會受傷,但人生就是這麼開始的。
他們會學會如何自己爬起來,學會和這個世界相處。
而你會發現,孩子的各方面能力遠遠超出你的想像。
中國園長參訪日本後的觀感
參訪了諸多日本幼兒園後,發現用我國幼兒園的標準來判斷,日本的幼兒園可以說是險境到處可見、危險隨時可有。
日本幼兒園的觀念是:「當孩子攀爬遇到困難時,不需要老師提供幫助他們會想辦法自己解決。
如果老師此時給予幫助會讓遇到困難的孩子對攀爬的危險性和自己的能力失去準確的判斷,反而會更容易遇到危險。
任何有危險的環境都要讓孩子自己去接觸,孩子一定會找到適合的解決辦法。」
森林中自由玩耍。
小女孩獨自爬上5米高的杆子。
孩子們牽狗在山林中奔跑,沒有老師陪伴。
一個剛會走路的孩子獨自沿扶梯爬到2米多高上下自如。
孩子們在樹上用木板搭建的遊戲平台。
高高的攀爬杆。
在教室一角約2米高的閣樓。
讓孩子使用針線、剪刀,縫製布袋。
森林裡幼兒園孩子們生存實踐用的灶台。
「森林日」夜間活動場所。
孩子們在遊戲期間難免會受傷,但他們不會大聲地哭,老師幫助清理一下傷口貼上創可貼就完事了。
在問及孩子在園受傷的問題時,一位日本的家長志願者說:
她寧願孩子能夠在幼時受一點傷,從而學會怎樣保護自己,日後就不會受到更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