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都是過三伏,但是,我們身邊總有那麼一兩個人總在大夏天的空調房裡喊「怕冷」。
這些人不敢吹電扇、空調,稍不小心就會遇冷感冒,食用冷飲時,還經常出現腹痛、腹瀉,感覺身體乏力等。
這些人就是陽虛的人!
陽虛體質不少見
如果你仔細觀察,陽虛的人遍地都是!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體質研究專業委員會曾發布《2017年度國民體質辨識報告》,這份全國調研樣本數最大的一份體質分析報告指出:除平和體質外,陽虛體質是第一大偏頗體質。
同樣是這樣酷熱的天氣,在別人都感覺悶熱難受時,陽虛的人會感覺特別舒服。
他們平時就喜歡曬曬太陽,出一身透汗,好像只有這樣氣血才能流動。
陽虛體質的人,平時穿衣服總是比周圍的人多,平時畏寒、手腳冰涼等現象出現的也比別人多。
別人過春天,他還過冬天;別人過夏天,他才過春天;別人過秋天,他已經過冬天。
這是因為,氣對人體具有溫暖、溫煦的作用。如果體內陽氣不足,這種溫暖、溫煦的作用就要減弱,就會覺得怕冷了。
陽虛體質為何越來越多
造成陽虛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歸根到底,有兩點:先天不足和後天失養。
過去陽虛體質多為老年人群或先天不足、體質較差的人群,這些人自打生下來體質就比一般人弱,這是由基因和遺傳因素決定的。
還有人是由於幼時經常患病,精氣耗傷嚴重,而未得到及時補充。
但是,現在陽虛體質的人群變多,主要還是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係。
比如年輕人長期熬夜、夏季長時間待在空調間、冬季穿衣要風度不要溫度、經常吃冷飲或者寒性食物等。
或者有人健身活動,不管什麼季節,都追求大汗淋漓、汗如雨。其實,適度運動後出汗,是一種氣血流通,但是過度出汗肯定會讓人體的陽氣受到損傷。
另外,還有些人覺得自己火氣大,動不動就喝涼茶,自然會損傷陽氣。
趁三伏天補一補
陽虛的人該怎麼補足陽氣呢?清代的名醫葉天士非常聰明地運用了一個原則:冬病夏治。
這也不難理解,就像打仗一樣,忙時應戰、閒時囤糧。
名中醫羅大倫這麼解釋:在冬天,陽氣疲於忙著應付外面的寒冷;但到了夏天,天氣溫暖,陽氣鬆了一口氣,正是補足陽氣的最佳時節!
因此,陽虛的人,千萬別放過三伏天!
1吃出陽氣
給大家一個小方子,陽虛之人,可以在夏日溫補陽氣的。
羊肉二兩、懷山藥二兩、枸杞子九克、當歸三克、肉桂一克。煲湯,一周喝一次,肉和山藥可以吃掉。
2動出陽氣
在此,推薦大家做八段錦的預備勢 ——抱球樁。
動作要領:練習者兩腳開立,與肩同寬;上體保持中正,微屈膝;兩臂撐圓,兩掌合抱於腹前,指尖相對,相距10公分左右;百會上領,目視前下方。
練習方法:每次練習可在5-10分鐘,早晚各練習一次。
原理:動能生陽,也能耗陽,言談、思考是耗陽的動,體育運動是一邊生陽一邊耗陽。
站樁要求心靜、口不言、眼無視、耳無聽、心無慮,一方面努力減少了陽氣的消耗,同時又利用了動則生陽的生理規律,自然補陽的效果更好。
三伏補一補,秋冬手不涼!趕快告訴身邊怕冷的他(她),錯過等一年!
本文內容綜合整理自福建衛生報、健康時報、羅大倫頻道、中國健身氣功協會、北京中研集團東城中醫醫院等,特此感謝!
編輯:高繼明 審核:朱蕗鋆
每天早晨七點鐘
關注養生中國(yangsheng-cn)
每天學點咱老百姓用的上的養生知識~
快和身邊的親朋好友一起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