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英國人討厭美國人?英美留學感受到的真的不一樣

2019-10-03     留學全知道

「我不認為英國人討厭美國人。他們討厭愛爾蘭人,蘇格蘭人,德國人,北方人,南方人,布魯姆人,他們的鄰居,穆斯林,天主教徒,無神論者,政治家,非政治,侵略性的記者,被動的記者,老師,成功的,富有的和窮的人。」

作者:Olivia;來源:「英倫大叔」(ID:UK07788915668)

隨著川普來訪大不列顛,英美關係也升(降)級(底)到了白熱化的境界。川寶寶不僅上天了,還牛掰轟轟的擋著女王的路,這種「走自己的路,讓女王無路可走」的氣勢,毫不顧忌皇室的威嚴及皇室規則,讓英國人一頓吐槽。

特朗普與女王共同檢閱衛兵時,走在女王的前面,導致女王「被迫繞著特朗普走了一圈」,先視頻感受下當時的尷尬:

特朗普此次對英國展開的是工作訪問,並非國事訪問等級。儘管這是他首次訪英,但似乎相當不受當地民眾「待見」。「特朗普寶寶」充氣氣球伴隨烏壓壓的示威人群在英國國會大廈外出現。

而在溫莎城堡舉行的歡迎儀式上,92歲的英國女王在與特朗普共同檢閱儀仗隊時,「被迫繞著美國總統走了一圈」,又令英國人更為憤怒。

讓我們通過動圖看看全過程

女王開始走在特朗普身後,不知是否為了等女王,特朗普突然停下來,伊莉莎白二世不得不繞著他走。

走到特朗普身邊時,女王向他做了個手勢,似乎示意他繼續向前走。

之後,兩人一同檢閱儀仗隊,92歲高齡的女王腳步明顯更急促。

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特朗普三次破壞王室禮儀:讓女王等待12分鐘,沒有鞠躬還走在女王前面。」

《鏡報》更憤怒:「好大的膽子!唐納德特朗普羞辱英國, 批評英國醫療體系,令女王尷尬,破壞英美特殊關係,侮辱英國首相,還好意思坐在邱吉爾的沙發上拍pose!」

據悉,作為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已經會見了11位在任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是英女王會見的第12位美國總統。

前英國《衛報》高級編輯珍妮•吉普森也在推特上說,幾乎沒有人像這樣不在意女王 。

三個小故事,我們來看看英國人和美國人之間的「小糾結」

故事一:PRE AMERICA

我和親愛的美國朋友一同來到倫敦的St. Pancras International酒店。大堂經理帶我們參觀,之後她說:

「上一次有一位美國客人來,對我們酒店的建築嘆為觀止,然後問道Is it pre-war? (這是戰前的建築麼?-此處應該指二戰)

「我回答說:It's not pre-war, it's pre-America. (這個不是戰前,這是美國誕生以前)

以上這個笑話,可以讓你和大多數英國人的關係融洽,頓生他們民族自豪感。

自那以後,我親愛的美國朋友就不時口中呢喃,「it's not pre-war, it's pre-America. 」中病了……

故事二:留守居民篇

一名美國朋友,原先工作的地方很多英國人,作為唯一的美國人,他一點也不示弱。

談到歷史,他說道:「英國人都是了不起的,他們當中最優秀的都來到了美國,剩下在國內的都是笨蛋。

故事三:二戰救贖

美國人能扳回一城的就是二戰了。以前我公司裡面的頭牌是美國人,製作人是英國人,這個時候你就知道鬥嘴是不可避免的了。

美國大牌對製作人說:如果不是我們當年出手,你們今天就說德語了。

製作人一口氣沒憋上來,臉鐵青。

儘管美國人的先祖大都來自英國,但英國人普遍認為美國是缺乏文化和歷史的國度,而英國人則高度重視自己的傳統,有根深蒂固的民族性。因此,英國人普遍看不起美國人,鄙視美國人暴發戶沒文化,而美國人嫌棄英國人太傲嬌愛裝。

小知識:非常英國的見面禮儀

握手

握手時堅定,伴隨著友好的微笑和眼神交流。手儘量保持乾燥。控制好力度,不要試圖將對方的手臂搖晃起來。

擁抱

以擁抱的形式問好一般適用於家人和好友之間,而離別時擁抱的對象就相對沒有太多限制。然而擁抱並不適用於工作場合。控制好擁抱的時長,不要有胯骨的接觸,也不要在對方耳邊說話,尤其是在工作場合。

擊掌

一般適用於美國人,英國人會自動忽略這一種方式。

空吻

原本只限於法國人和時髦人士的方式,現在已廣為接受。空吻的對象一般是共同進行社交活動的人,如一起參加聚會或午餐的人士。

正規的空吻分別在兩個臉頰,而老一輩人更偏向於一個。空吻是雙方互相輕貼臉頰,發出輕快的吻的聲音,而非真的親吻臉頰。而發聲時發出「mua」的聲音則被視為不禮貌。

第一句話

「你好嗎?(How do you do?)」,「最近怎麼樣?」或者聊天氣都是可以的。同樣是「你好嗎」的」How you doing?」就有種美國腔了。

英國人歧視美國人比較明顯的方面

審美時尚

英國時尚:

美國時尚:

英國人最自豪的就是自己的歷史,自己老祖宗傳下來的各種文化,在英國人眼裡這些都是多少錢也無法取代的財富,這就是為啥在英國要是拍一個古代電視劇,只要把演員套上衣服隨便拉去一個小城馬上可以開機,不需要什麼橫店影城的布局。

在英國不管是啥,越老越值錢,越老越有味道,從房子到家裡用的鍋碗瓢盆樣樣如此,英國人喜歡為背後的設計和故事買單。

美國呢?大,大,大,還是大,除了大還要舒服。

房子大到上個廁所需要提前五分鐘往廁所方向跑,後院剪個草需要開著拖拉機。各種轉基因從種子就開始,把所有東西都搞得老大老大,自己也吃得老大老大的。

除了房子大,飯量大,衣服也是大,褲子肥的兩條腿都能穿進去,讓英國人怎麼看得下去?

溝通模式

英國人因為歷史文化的傳承,跟中國有點類似,就是謙虛加上含蓄,跟英國人說話的時候基本聽不出來他哪裡不開心了,但是其實內心無數隻草泥馬在奔騰,臉上卻掛著招牌的微笑,嘴上不停地說謝謝,對不起之類。

當英國人說that is very interesting,其實內心獨白是怎麼可能,不可思議。同時英國人很少誇大自己的才能和背景,相反比較喜歡別人來介紹自己。

美國人要是不開心那就完蛋了,抱著你巴拉巴拉說個不停,就不怕事兒大別人不知道,絕對是牛仔脾氣,受不了委屈。有話不讓說,能把他憋死。高興不高興都是寫在臉上,不用猜不用觀察,他就怕你不知道他心裡是怎麼想的,這一點其實跟美國人做朋友或者同事會容易很多。

美國人喜歡自己是主角,喜歡眾星捧月的感覺,這就是為啥所有的英雄片都是美國人拍出來的,但是所有的主角基本都是英國人扮演的,有沒有被笑趴?在這個方面,英國人總是覺得美國人呀,你們能不能長點心?

價值觀

英國人由於歷史原因大起大落幾次,比較懂得財富的積累,說白了就是英國人比較摳門兒。最明顯的就是水電煤氣這一個方面,小小的英國,能源公司不少於20家,每個公司又有好多價格套餐,手機電話網絡也是如此,為的就是省錢。

因為在英國人眼裡真正的成功不是腰纏萬貫,而是階級的提升。在一般聚會的地方,英國人也是會小心翼翼的判斷周圍人的背景和所處的階級,這就是為啥很多已經很落寞的貴族,但是還是被周圍人尊重。

那麼美國人的眼裡啥叫成功呢?還記得唐頓莊園裡面女主人的美國媽媽麼?披金戴銀,穿著貂皮,帽子上還頂著羽毛,雖然電視劇有點誇張,但是現實生活里美國人確實比較喜歡享受,比較露富。

很難見到一個美國人有什麼省電省水的觀念,冬天去美國人家裡,永遠都是穿著短袖光著腳丫子,有地熱不行還有暖氣。美國人努力工作各種搞關係是為了賺錢,而英國人賺錢的目的確是想搞關係來提升自己的階層。

世界觀

英國人不知道是不是跟多雨的天氣有關,在為人處世方面,英國人比較悲觀,如果一件事有一半的機會成功,那麼英國人總會想另外一半失敗的方面,這就是英國人特別善於總結各種規章制度,法律條規。英國人總是可以把一萬個萬一情況都想出來,好比一個租房合同,英國人能寫出滿滿的十幾頁。

然而在英國人眼裡,美國人卻是樂天派,粗線條,萬事都會想的很簡單,也很樂觀。這是為啥美國人笑話比較容易讓所有人發笑,比較淺顯易懂,而英國人的笑點就在於讓一部分發笑,而另外一部分人沒聽懂,這又是另外一個笑點,可以笑兩輪。

英式英文和美式英文的一些小差別

從歷史上來看,最早去美國的這批英國人,很多是在英國混不下去的,例如當時收到迫害的異教徒,還有罪犯、地痞流氓、各種底層人員。貴族肯定不會去的。所以造就了今天的美式英語,大多數都透著那麼一絲隨意和不羈的范兒。而英式英語,依然是一板一眼的端起來說的貴族范兒。

就好像我們的標準普通話和北京話的差異,英式英語是標準的普通話,適合演講,上電視端著架子說。而北京話,雖然聽著也像普通話差不多,但是多了很多的兒化音和一股子慵懶隨意不羈的范兒。而美式英語也一樣,比英式英語的字正腔圓多了很多連音,滑帶,吞音的感覺。

Here is your English teacher. 這是英式英語的感覺。

Here's ur English teacher. 這是美式英語的范兒。

最後總結一個觀點:為什麼英國人討厭美國人?

「我不認為英國人討厭美國人。他們討厭愛爾蘭人,蘇格蘭人,德國人,北方人,南方人,布魯姆人,他們的鄰居,穆斯林,天主教徒,無神論者,政治家,非政治,侵略性的記者,被動的記者,老師,成功的,富有的和窮的人。」

查看留學全知道更多【專欄文章】

後台回復關鍵字:

留學乾貨、留學故事、

探校實錄、留學資訊

精選書單

專題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VCqqk20BMH2_cNUgoM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