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政府新聞辦召開落實十大民生實事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

2020-09-03     汕尾手機台

原標題:汕尾市政府新聞辦召開落實十大民生實事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

8月28日,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落實十大民生實事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我市將辦好民生實事作為年度重點工作,重諾篤行、積極作為,全力推進民生實事項目落實,目前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今年,我市探索實施重大民生實事項目代表票決制,讓「為民作主」成為「由民作主」,由全體市人大代表以差額票決的方式,確定了2020年汕尾市十件民生實事項目。這些項目包括提高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建設一批「四好農村路」,提高醫療補助標準等。

加強督辦促進民生實事項目落實

市人大常委會對十件民生實事項目落實非常重視,將其列入今年監督工作計劃,並制定《2020年汕尾市十件民生實事項目督辦分工方案》,分工市人大有關專門委員會、市人大常委會有關工作委員會跟蹤督辦。

目前,市人大有關專門委員會、市人大常委會有關工作委員會已經全面、深入地開展督辦工作,大力推動十件民生實事辦理落實,特別是結合7月份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的「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主題活動,市人大各有關專門委員會、市人大常委會各有關工作委員會集中開展跟蹤督辦,深入到牽頭責任單位及時了解項目實施進度,督促有關部門全力以赴抓好2020年汕尾市十件民生實事項目的組織實施工作。

市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來,市人大常委會將繼續通過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組織代表視察、調研等形式,加強對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情況的監督,推動十件民生實事項目落地見效。

2020年全市城鄉低保新標準已於1月1日執行

市民政局紮實做好提高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工作,多次聯合財政部門對提高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所需資金進行精準測算,制定提標方案,及時出台了《汕尾市民政局關於印發2020年全市城鄉低保最低標準和補差水平的通知》《汕尾市民政局關於印發2020年全市特困供養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切實提高低保、特困供養、孤兒保障和殘疾人兩項補貼水平,達到或超過省的要求。特別是農村低保人均補差水平比去年提高了21%,比省提高10%的要求高出一倍,在我省四類地區當中排名靠前,逐步縮小城鄉差距。

目前,市民政局已全部完成2020年汕尾市十件民生實事關於「提高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的所有事項,從2020年1月1日起執行新標準,並補發不足部分。截至7月底,全市累計發放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約4.4021億元,惠及困難群眾16.55萬人次。

10月份實現砂土路清零目標

「四好農村路」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總結提出並領導推動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建設一批『四好農村路』」工作任務,主要是完成砂土路改造533公里,完成危橋改造12座。截至8月27日,全市已完成砂土路改造60.5公里,完成危橋改造4座。其中鄉、村道砂土路完成52.8公里,200人以上自然村7.7公里。各縣(市、區)均已完成建設任務的施工圖設計工作,已基本完成招投標工作,部分縣區已經先行開展建設工作。

市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稱,「四好農村路」建設完成率較低,主要是因為交通建設項目在建設前需要完成前期各項準備工作後方可開工。該局將充分利用9月份施工黃金期,抓早抓緊抓實抓細「四好農村路」建設,確保9月底基本完成任務,10月份完成收尾工作,實現砂土路清零目標。

醫療救助市級統籌及「二次救助」工作啟動

今年,我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各級財政補助標準從520元提高到550元。加上個人所繳的250元,我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達到800元/年。此外,我市城鄉居民醫保待遇方面有新變化,一是提高大病保險待遇水平,將大病保險起付線從2.5萬元降至1萬元;二是落實普通門診統籌政策;三是將抗癌藥品納入醫保報銷;四是落實「兩病」特定門診政策,將高血壓、糖尿病納入我市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特定病種管理;五是提高退休人員個人帳戶劃撥標準,個人帳戶收入每月由60.8元提高到128.6元。

醫療救助是解決人民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重要舉措。我市從8月1日起實施醫療救助市級統籌,提高醫療救助年度最高救助限額,並實施「二次救助」,將基本醫療保險政策外的自費費用納入「二次救助」範圍,醫療救助額度翻倍增長,年度最高救助限額從5萬元提高到10萬元,同時繼續降低起付線,實現特定人群「零支付」。

編審:小柯丨責編:黃舒青丨編輯:陳凱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VBYb0XQBd8y1i3sJCI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