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高慶營 到湛江召開漁業調研座談會

2019-09-24     海洋與漁業


座談會現場

為深入了解湛江漁業發展情況,9月23日下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高慶營率隊來到湛江市,組織召開湛江市漁業企業座談會,與湛江當地的漁業企業代表面對面座談,了解企業需求,傾聽業界呼聲,幫企業發展「把脈問診」。省農業農村廳港澳流動漁民工作處、漁業發展處,省漁業技術推廣總站以及湛江市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了座談會。

座談會上,省農業農村廳首先通報了一個好消息,今年12月省農業農村廳將在廣東漁業高科技園召開廣東國際漁業種業科技博覽會(以下簡稱「種業博覽會」)。據悉,種業博覽會將「館展+地展」相結合,搭建漁業企業與粵港澳灣區大市場的對接平台,開創全國首個在示範基地舉辦的漁業種業博覽會。圍繞「種業興漁新動力 綠色灣區新動能」為主題,展會將設「南粵漁路」、「南粵漁興」、「南粵漁話」、「南粵漁韻」、「南粵漁盟」五大板塊。各漁業企業可免費參展,不僅通過種業博覽會向外展示企業品牌實力和產品優勢,更是集中抱團打響廣東漁業種業「靚麗名片」,推動廣東漁業種業再上新台階,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企業家代表發言


接著,國聯水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海茂投資有限公司、徐聞源海公司等十家企業負責人分別介紹了目前企業的發展現狀,並就企業在生產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提出了意見和建議。這些企業代表表示,目前行業發展遇到以下五大挑戰:一是辦證難,以深水網箱養殖為例,需要海域使用證才能辦理養殖證,但海域使用證的辦理存在困難;二是規模化辦場難,無論是育苗場還是養殖公司,都需要連片的有充足空間的場地才能進行規模化生產,但目前找到合適的空間絕非易事;三是漁港配套設施不足,漁業產業空間規劃有待提升;四是漁業科研轉化率不高,種業國產化率低;五是行業勞動力短缺,急需加強漁業設施的自動化、智能化,以智能漁場建設促廣東深遠海漁業發展。

湛江市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秘書長岑堅則彙報了湛江今年的水產品進出口情況。他表示,受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湛江水產品出口量今年上半年下滑了20.4%;為此湛江水產企業積極應對,以擴大內需的方式迎接挑戰,上半年湛江水產品進口量增加了340%。

在會上,與會企業代表一致提議應搭建養殖交流平台,成立深水網箱養殖行業協會;並提出希望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創建漁業種業產業園和加強漁港建設。

隨後,湛江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陳劉就該市養殖證辦理、湛江市相關漁業政策扶持以及湛江漁業產業園建設規劃等問題與企業代表進行了交流。

最後,高慶營高度肯定了湛江市漁業行業所取得的成績,勉勵漁業企業不畏困難,繼續努力,推動湛江漁業高質量發展。他向企業代表詳細介紹了省農業農村廳目前的各項漁業政策,希望漁業企業多多登錄省農業農村廳官網,及時了解政策動向,並結合企業自身發展申報項目,藉助政策紅利助推企業發展。他說,今明兩年廣東省政府將投入100億元,支持新建200個省級產業農業園,加上漁業油補、「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等政策資金,農業政策支持力度空前;湛江市農業農村局和當地的企業代表應抓住機會,根據湛江當地漁業產業特色,圍繞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做文章,高標準打造一批具有當地特色的現代漁業產業園,做好漁港建設,科學謀劃深遠海智能漁場發展,全力推進湛江漁業現代化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9月24日上午,省農業農村廳調研組深入一線,先後來到廣東粵海飼料集團、廣東海茂投資有限公司,與企業負責人面對面交流,傾聽企業心聲,實地了解企業需求。


9月24日上午,深入企業,座談調研


9月24日下午,省農業農村廳繼續召開湛江漁業企業座談會,恆興、騰飛等企業代表參加


來源:海洋與漁業雜誌

記者:高曉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UwcQZm0BJleJMoPM4xS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