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寨,位於重慶市合川區小沔鎮小灣村五組,即元寶華鎮長寨村四組,長生寨在地圖上標的是長青寨,是一座能攻即能防的山寨,類似於古時的一個戰場,只不過長生寨的修建是在清代中後期,是當地一大地主出資修建,將近兩百多年的自然風化和風雨侵蝕下已經破爛不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三年饑荒中遭到人為破壞,文革時期又遭到破壞,現在的長生寨能夠保留下來的,還有三道大門。
長生寨
長生寨,東門現在保存完好,只是在多年的風吹雨曬下,顯得很滄桑,而山寨上僅有的幾戶人家已經外遷,東門現在很少有人走,走進去時顯得格外的冷清,沒有幾分膽量的人,還不敢從東門走進去。
長生寨
長生寨,儘管現在的長生寨已經沒有人居住,但是從東門延伸到山寨核心地帶的大路都很好,清一色的大石板路面,雜草叢生再加上殘枝落葉的覆蓋,走進在這條大路上,感覺就像走進一個沒落的古老王國,一路聞到的霉氣味,陰氣沉沉,而且靜悄悄的,只聽到自己的呼吸聲和心跳聲,真有幾分嚇人。
長生寨
長生寨,一棟廢棄的房子,全部都是山石頭牆面,很穩固,如果不遭到人為破壞,這堵牆在一兩百年內都不會坍塌,而在往前走就是長生寨的北門,由於很少有人走過,已經野草野樹已經覆蓋住,走過去很困難就沒有前去看長生寨的北門。
長生寨
長生寨,山寨上面還有一棟很完整的房子,裡面還有很多家當保留的很完整,或許這戶人家的主人搬走沒有多久,房子現在才這麼完好無損,也不知主人以後會不會再回來居住,對於自己來說,要是能住在這樣的環境下,還真是一份難得的享受。
長生寨
長生寨,原住民使用的水盆,或許是靠山吃山的原因,很多的生活用具都是石頭製作成的,這種原是有古老的生活用具,不遭到人為破壞的話,用上好幾代人都不成問題,要是有力氣的,還真想把這古董帶回家使用。
長生寨
長生寨,風車現在還能使用,一度以為這種老古董以後都不會再有,沒想到來重慶這邊,竟然是隨處可見,來到重慶後,真的漲了不少見識,小時候也經常看見人家實用,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而最近看到這玩意兒的,還是上次在北碚區三聖鎮亮石村走訪的時候看見,當時都覺得驚訝,沒想到合川這邊的山寨上隨處可見。
長生寨
長生寨,看到這個大石磨就想起小時候奶奶磨米粉的場景,廣西人愛吃粉,特別是在節日的時候都會蒸米粉米糕吃,這種大石磨就是過節日的最大功臣,更可笑的是,我們家是少數民族壯族,少數民族的節日特別得多,幾乎每個月都有一個節日,每個節日都過得很熱鬧,自從奶奶這一代人後,這種石磨已經被封存起來,畢竟機器的效率比人工的效率高。
長生寨
長生寨,這個就是山寨上居民使用的廁所,當地人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茅斯,這麼大的石頭砌成的廁所,看得出來這戶人家對於廁所的修建還挺上心的,沒準再過百年來到長生寨,看到的依然是這個樣子,要是一百年後還有人來長生寨,請記住這個建築物是廁所。
長生寨
長生寨,山寨上種植的甘蔗,甘蔗是熱帶農業植物,能在重慶這裡種植和生長,確實很少見,甘蔗是怕冷植物,一碰到霜凍或者下雪就會枯死,不過看到這種甘蔗,想要吃上一口的想法都沒有,看到甘蔗的外表就知道很硬,弄不好還得掉幾顆牙。
長生寨
長生寨,這個是不是喂豬用的豬槽,確實很少見,小時候老家也看見過用石頭製成的豬槽,只不過比這個要寬,要淺些,這個豬槽或許在山腳下一點都不覺得稀奇,而在長生寨上,就是古董級的寶貝,只是太重了,要不然搬回家當古董哄哄小孩,倒不錯。
長生寨
長生寨,山寨上種植的大蔥,現在沒有人居住,還有人上來種植青菜,在山寨上逛了兩圈沒有看到一個人,要是看到有人的話,還能聊一聊長生寨的很多故事,可惜的是找不到一個人,沒能知道長生寨的具體情況,是此次走長生寨最大的遺憾。
長生寨
長生寨,長在瓦頂上的冬瓜,這兩個大冬瓜可能自然爛在瓦頂上,畢竟爬上瓦頂去摘兩個冬瓜是很危險的舉動,追索這棟房子現在已經是風雨飄搖,等著自認坍塌。
長生寨
長生寨,山寨上面目前有三棟保留比較好的房子,不過也接近危房,這幾棟房子的主人可能是最近幾年才搬走的,屋裡面的很多生產用具都擺放的很整齊,而且很多的生活用具都很完整,沒準以後這幾乎人家還會回來居住,給這個即將落寞的山寨,帶來幾分人氣。
長生寨
長生寨,南門是保留最完整的,而且通往山下的道路比較好,可能這座山寨的原住民下山都是從這道大門走,所以道路比較好走些。長生寨就在合川區小沔鎮渠江的對岸,走上去也很方便,當然想前去長生寨遊玩的朋友,到了小沔鎮小灣村後,可以諮詢當地人,以免走錯路耽誤時間,預祝大家旅途愉快。
本文是記事性文稿,見物說物,如果描述有不對的地方敬請大家原諒。
謝謝廣大讀者閱讀本文稿,敬請給予建設性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