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補長宜賓大學城的那塊短板

2020-03-25     宜賓傳媒網

日前,四川省政府正式批覆成立5所職業學院,其中包括瀘州醫療器械職業學院、德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綿陽飛行職業學院、南充電影工業職業學院和南充文化旅遊職業學院。(據3月17日《川報觀察》報道)

作為宜賓人,看到上述新聞報道時,筆者第一感覺是羨慕嫉妒恨,要知道宜賓的大學城已經成為全省唯一的產教研城一體化試驗區和全國首批國家產教融合型試點城市。

目前,大學城裡面,已經新增高校8所,其中建成5所、在建3所,大學生達5.7萬人、增加3.2萬人,9家產研院和鄧中翰院士工作站入駐。

冷靜下來仔細思考,筆者發現宜賓的大學城在強勁的勢頭下,似乎也存在一塊看不見的短板,就像建房子一樣,磚房是壘起來了,但就是缺鋼筋,無法形成剪力牆。

讓筆者納悶的是,四川省政府一次性批了5家大專院校,為什麼宜賓為零呢?

要知道,宜賓的大學城得到了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關注,2019年4月,宜賓市與四川大學在成都簽署合作協議時,四川省委主要領導還出席了協議簽署儀式。

2017年,宜賓開始建設大學城,並於當年實現第一所大學入駐。

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從2018年開始,四川省政府已經在全省批覆設立了20家大專院校,其中除了今年新設立的5所,2019年有6所,2018年有9所,但宜賓「一席之地」都沒有占到。

某種意義上來說,宜賓的經驗被成功複製,而且複製得似乎比宜賓更成功。

因為這些新設立的大專院校都是獨立的主體、有獨立的招生權,不用像分校那樣擔心學校「跑了」,因為形成了剪力牆,抗震性和抗市場風險能力就更高。

而目前宜賓的大學城,就缺這樣新設的、有獨立自主招生權的大學。

從2018年以來批覆的情況看,四川省一般每年只批覆一次,一次就批覆一批,錯過今年就要等明年,時間成本極高。

特別是新籌辦一所大學是不容易的,沒有戰略遠見和充分的工作準備,很難獲批,加上四川近3年已經新增20所大專院校,未來是否還允許新增都是未知數。

通過分析對比,筆者發現瀘州市新設瀘州醫療器械職業學院的經驗值得宜賓認真學習和借鑑。

據四川省政府的批覆顯示,瀘州醫療器械職業學院由瀘州昊陽森騰教育發展有限公司舉辦。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可不要小看瀘州這家昊陽森騰教育發展有限公司。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該公司成立於2018年3月16日。

成立的時間就在四川省政府當年批覆設立9家大專院校之後的第8天,通過整整2年時間的運作,瀘州市終於拿到了瀘州醫療器械職業學院的批覆。

進一步追根溯源,筆者發現瀘州昊陽森騰教育發展有限公司的兩大股東是西南醫療健康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瀘州昊陽森騰置業有限公司。

而西南醫療健康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唯一股東是瀘州市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瀘州市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兩大股東是中國農發重點建設基金有限公司和瀘州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瀘州市有國資委,宜賓也有,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關鍵是中國農發重點建設基金有限公司的唯一股東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有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在背後支持,申請設立一所大專院校可以說是「小菜一碟」,更何況瀘州市還及時整合了瀘州市森騰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這樣的房地產開發企業。

毫無疑問,瀘州市在資本模式的運作上是非常高明的,而且也善於整合和利用民間資本。

這一點非常值得宜賓學習,因為宜賓也有很強的新設大專院校的願望和需求,比如說了10多年的宜賓衛校升級為大專院校就是最好的例證。

宜賓衛校沒有升級成功,全省倒是新增了不少的大專院校,這說明申辦大專院校的大門不是「關閉」著的,只是宜賓的方法不對罷了。

如今,宜賓學院已獲批新增護理學和康復治療學兩個新的專業,這似乎預示著宜賓衛校可能會併入宜賓學院,但與拿一個獨立的大學牌照相比,工作格局都低了不少,未來發展空間也小了很多。

目前,宜賓大學城裡面的大學都是分校,而且都是「交鑰匙」工程,如何採取「互利共贏」的舉措,將這些分校真正植根在宜賓這塊土地上,是一個重大而迫切的工作課題。

筆者認為,最為有效的辦法就是合作辦實體,比如與白酒學院合作新辦白酒產業投資發展集團、白酒檢測高端實驗室等等,充分利用好學校的技術、人才和科研資源,只要形成了獨立自主的實體,就不用擔心什麼了。(百木/文)

文章來源:《新三江周刊》宜賓傳媒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UmBQEHEBrZ4kL1Vi-x_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