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針對有報道稱美國拒絕中國KN95口罩進入美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4月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不同國家和地區對抗疫產品的認證標準差異等具體問題,不應成為抗疫物資合作的障礙。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圖片來源:中新網)
中新社報道,有記者提問,據報道,KN95口罩是N95口罩的中國替代品,但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拒絕允許其進入美國。中方能否證實,對此有何評論?
「我看到了有關報道,具體情況我不了解。如果報道屬實,我也不清楚美方出於什麼考慮作此決定。」華春瑩回應稱,「我能說的是,當前疫情形勢下,口罩是各國急需物資,中國國內的需求量也很大。中方企業正在開足馬力、加班加點、夜以繼日地生產,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儘量為各國防控疫情提供保障。」
「的確,抗疫物資供應還涉及不同國家和地區對產品的認證標準差異等具體問題。但這些問題不應成為抗疫物資合作的障礙。」華春瑩說。
據北京《環球時報》早先報道,美國新聞網站BuzzFeed 3月29日的報道稱,KN95口罩是N95口罩的中國替代品,但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拒絕允許其進入美國。文章質疑FDA這一決定背後有「政治原因」。
該報道稱,根據全球最大的口罩製造商3M的說法,KN95與N95口罩「等效」,並且「可以預期其功能非常相似」。但根據法律規定,沒有FDA的批准,口罩和大多數醫療設備都不能進入美國市場出售。「如果沒有FDA的批准,進口商會猶豫訂購KN95口罩,因為他們擔心會被海關扣押。許多醫院都拒絕接受這些捐贈,即使是免費的,因為他們擔心如果醫護人員在使用未經許可的設備時生病,將會承擔法律責任。」
報道稱,FDA沒有回應置評請求。包括N95和KN95在內的所有口罩的絕大部分都在中國製造,現在美國必須與幾十個拚命購買口罩的國家競爭。美國進口商鮑勃·蒂爾頓說,「現在更容易買到KN95口罩,N95很難買到。但我不想為運送口罩而冒險損失50萬或100萬美元。」
上述報道稱,一些人認為,FDA的「疏漏」可能是由於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加劇。經營電商的拜倫·沃克說,「這似乎是出於政治原因而發生的」。但研究FDA法律的律師溫妮薩·波拉德說,她知道一些醫療用品供應商正在詢問FDA批准進口KN95口罩的事宜,「我相信FDA正在考慮允許進口KN95」。「這是基於科學的,我不認為有任何政治意義。」美國醫藥供應鏈平台GHX的高管卡倫·康威說,鑒於口罩極度短缺,「最重要的是讓醫療工作者獲得所需的東西」。報道稱,儘管一些醫院遵從律師建議拒絕任何KN95口罩,但一些醫生和護士個人因迫切需要接受了捐贈。KN95口罩也已經開始出現在美國零售店中。
中國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3月31日表示,FDA這麼做存不存在政治層面的考慮?毫無疑問是存在的。美國政府,尤其是軍方近期很明確地表明了一個立場,即要利用此次美國應對疫情的過程擺脫對中國醫療材料及設備的依賴,乃至擺脫對中國的依賴。這種觀點毫無疑問地表明,美國的政策存在政治、安全等因素的考量。有觀點認為,即使因疫情緊急,美國有一些措施上的鬆動,也很難做到百分之百的坦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