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7億美債被增持,為何大買家都在增持?美國經濟不敢賴帳,有變化

2020-04-16   BWC中文網

根據美國財政部在美東時間4月15日公布的最新一期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數據有兩個月延後慣例),全球主要央行買家在2月共增持2097億美元的美國國債。

其中,美債第一大海外持有者的日本,在2月創下歷史新高,連續第二個月購買了566億美元的美債,接近創紀錄的月度購買額,使日本持有量達到創紀錄的1.27萬億美元。

與此同時,中國在2月增持了137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持有1.09萬億美元,這是自2017年8月以來增持最多的一次,持有總規模達到自2019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而作為第三大美債海外持有者的英國增持了305億美元,達到創紀錄的4030億美元。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2月全球多個主要買家增加美國國債的持有是在新冠病毒沒有在美國大規模爆發之前,全球央行等大買家增加美債資產持有起到了定的避險功能。然而到了3月,事情則發生了大的變化。根據美聯儲的報告,3月份託管資產減少量為創紀錄的1,090億美元,可以判斷在TIC5月公布報告時,3月份會有大量的央行減持美債。

不僅如此,從路透監測到的全球央行美債購買行為的數據顯示,一些往常的海外大型買家正在遠離美國公債,在截至上周一,短短三周內減持超過1090億美元美國國債。 再加上,此前全球央行已連續第17個月凈減持美債,總出售額近4300億美元。目前已知的,5390億美債已被減持。而自2018年以來,全球至少25個央行在不同月份,不同程度地減持了美債。

應該說,對於每年高達萬億美元赤字的美國經濟而言,美債能否得到全球主要買家的青睞顯得尤為關鍵。截至4月16日,美國聯邦債務總額高達24.3萬億美元,是美國GDP的110%,為二戰以來的最高水平。

而按整數計算,即每個美國人(男人,女人,兒童)背負的美國公共債務為72,000美元,或每個納稅人為192,000美元。換言之,大多數美國人又間接為美國經濟承擔著債務風險,然而尷尬的是,美國經濟已沉迷於債務經濟狀態中,不能自拔。

事情的另一個變化是,財政部自2020年以來,不斷提出,將發行20年期,50年期美國國債的計劃,同時,還在考慮是否在接下來的某個時刻,發行100年期的美國國債。也就是說,美國經濟或將向全世界借更多的債。從這一角度而言,美國債務經濟模式能否持續的主動權幾乎掌握在全球主要買家,特別是大買家手中。

對此,美國經濟研究所的羅伯特·賴特認為,許多美國的金融和財政決策者都在無視高昂的美國國債,甚至存在諸如「我們(美國)欠自己」的想法,甚至認為,我們(美國)總是可以印錢付款。然而,當美國國債在面臨減持潮或無人接盤的情況下,美國經濟可能就會進入一個美聯儲自我印鈔的流動性困局之中。

2097億美債被增持,為何大買家都在增持?美國經濟不敢賴帳,有變化

這就進一步佐證了,BWC中文網獨家提出的,美國經濟的主動權掌握在全球大買家手中的觀點。與此同時,對於美國經濟是否會賴掉美國國債這筆帳的問題,讀者朋友們完全不必擔心。因為到任何時候,美國經濟都要維繫美元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就需要對美元的信用底線負責,因此,無權也不敢賴掉任何一筆債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