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貓、流浪狗被收養了,流浪的觀賞魚可能被吃了,有些不能吃

2019-10-09     養魚老道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今天養魚老道和一些做自媒體的朋友在聊天,突然間我們就談到了關於流浪動物的問題,因為最近在自媒體上,流浪動物似乎很是火熱,於是養魚老道就說了這樣一段話,把他們樂得夠嗆。

我說,自從開始關注自媒體以來,我突然間發現,好像全世界的貓、狗都在流浪,然後再被人收留,之後再流浪……

哈哈,當然現實並不是這麼回事,我也只是開個玩笑。

但這個事同時也說明了,觀賞魚似乎在某些人或者魚友們的心裡,地位並不是很高,是可以隨意放生的,同時也很少有人會去關注這一塊。

放生的觀賞魚,並不一定就能夠適應自然環境

首先第一點就是,我們人工飼養的觀賞魚,它們可能並不適應自然環境。

這是我們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如果是從小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長大的觀賞魚,它們是絕對不適合放生的,特別是一些根本不懂得觀賞魚飼養常識的新魚友,當觀賞魚患病或者過了視覺疲憊期,我們就會把它們隨意的放生。

我們也不管這些觀賞魚的適應溫度是多少,也不管它們的適合水質是怎樣,想當然地認為,它們在自然界裡就一定能夠存活,這是不正確的,很多家養的觀賞魚,它們根本就已經不再適合野外的環境,也沒有了那個生存能力。

我們比如說,現在飼養的很多金魚品種,它們的身形已經有了巨大的改變,在野外環境下,很容易受到其他原生魚的攻擊或者根本就搶不到食物。

如果是疾病較重的觀賞魚,也可能會傳染病菌到當地的原生魚身上,造成當地魚兒大量的死亡。

同時很多的熱帶魚,它們也並不適合在北方的水溫下生長放生,到了冬天就會被活活的凍死,即使是適應了水溫問題,也未必適應當地的水質,最終可能造成連鎖反應,導致整個野生魚塘的魚兒覆滅。

放生的觀賞魚可能被被人們當成了食物

第二點就是放生的觀賞魚,很容易被不明真相的人們誤食。

這個可是一點也不誇張的,特別是一些在身形接近原生魚,看起來並沒有太多欣賞價值的觀賞魚,它們就很容易被釣魚的朋友們誤以為是食用魚,而最終下了鍋,這個現象也是不可避免的。

我們倒不是說,吃魚有什麼問題,但是很多的家養觀賞魚,在魚場裡都會被大量的、頻繁的用藥,有一些藥物並不是食用魚可以添加的,但是觀賞魚卻可以用到。

最終,我們把這些長年累月進食獸類藥物的觀賞魚吃到肚子裡,結果是不言而喻的了,所以說,這才有了流浪貓被收養了,流浪狗被收養了,流浪的觀賞魚,結果被吃了,這一說法。

另外還有一些觀賞魚本身就會含有一定的毒素,而很多的朋友對此一無所知,這就會釀成很多不必要的悲劇,就算沒有生命之憂,那也難免到醫院裡小住幾天,遭罪又花錢,那就在所難免的了。

當然了也會有一些顏色艷麗的觀賞魚,具有一定的觀賞性,被好心人收養,不過,大部分情況下,很多新手也不具備這種觀賞魚的飼養經驗,最終還是會把它們給養死。

放生的觀賞魚,對於原生態造成極大破壞

第三點就是,很多大型兇猛的觀賞魚對於原生態環境的破壞。

這也是我們不得不面臨的問題,很多外來的觀賞魚物種,其中不乏生命力強悍的,對於原生環境或會造成較大的破壞性傷害,這些品種的觀賞魚也是不適合放生的。

我們常見的很多觀賞魚都是屬於這一類型

一、食人魚、鱷雀鱔之類的猛魚

水虎魚和食人魚是屬於絕對的近親,提起食人魚大家都知道它們的厲害了,在此我就不必多說了,它們不但對於其他原生魚類造成威脅,甚至於對於我們人類和牲畜也會造成一定的威脅。

另外還有一些類似於水虎魚的加拉辛猛魚,比如各種牙魚、暴牙魚、黃金猛魚、大型熱帶淡水魚類,對於當地的魚兒物種,都可以造成致命性的打擊。

再就是身形龐大、刀槍不入的鱷雀鱔,如果有的朋友在釣魚時不幸遇到它們,一定要立即予以人道處理,它們全身披滿了盔甲,幾乎是刀槍不入,而且上岸之後,極富攻擊性,同時它們的魚卵還有毒,並不適合食用,因此我們只能對它們予以毀滅。

否則的話,只要是哪個水域裡出現了它們的身影,那就是惡魔般的存在。

二、招財貓之類的大肚漢

諸如招財貓、汗鯊、大嘴鯨之類的大肚漢型的觀賞魚,它們的適應能力也是極為強悍,基本上只要是水溫適合,在任何惡劣環境下,它們都可以生存,我們已經在很多地方的化糞池裡,發現了招財貓的身影,它們不但是食量驚人,而且生長迅速。

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可以生長成龐然大物,即使是我們不去驚擾到它們,偶爾發現,也是令人恐怖的一個存在。

三、清道夫等異型魚類

這些魚類以攝食魚卵而著稱,並且同樣也是繁殖力驚人,食量也不小,對於任何的當地原生魚都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因為魚卵可以瞬間被它們給吃的精光,很輕易的就把原生魚來個斷子絕孫,這一招確實挺狠。

很多生活在南方,自己又魚塘的朋友,對於清道夫那可是恨之入骨,一旦泛濫成災,捕捉它們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除此之外,即使是一些慈鯛科的中型觀賞魚,它們的攻擊力也要比很多的原生魚厲害得多,並且慈鯛科觀賞魚都會主動搶占地盤,成魚看護幼魚的本領極高,很快就會在當地水域泛濫成災。

既不要放生,也不要隨便就吃

我也只是簡單介紹了一些,我們平時比較常見的被放生的觀賞魚,這些觀賞魚或多或少對於原生態也好,對於我們的健康也罷,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在捕捉到它們之後,我們儘量不要再去放生或者輕易攝食,一定要小心處理,也沒有必要再去飼養。

而對於一些普通的家養中小型觀賞魚,在野外如果我們有幸得到,可以送還給當地的魚友,或者自己在家中仔細飼養,既可以觀賞也可以陶冶情操,不要再次去把它們放生了,它們在我們人類的魚缸里已經待了幾百上千年,比較適應魚缸的環境。

既然我們能夠收留流浪貓、流浪狗,那麼對於這些家養的中小型觀賞魚,不防也一起收留吧。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U190s20BMH2_cNUg6x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