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眼花翎為何如此重要,權臣和珅都沒有,清朝只有7人獲此殊榮

2020-02-15     小馬談古今

三眼花翎為何那麼重要,權臣和珅都沒有,只有七個人獲此殊榮

大清官員帽子上的頂戴花翎,是有嚴格佩戴制度的,特別是三眼花翎,尤其以大清初年為最。而且這個花翎是分「花翎」和「藍翎」兩種,花翎用孔雀的尾羽製成,俗稱「孔雀翎」,寓意高貴;藍翎用染成藍色的鶡鳥羽毛製成,俗稱「染藍翎」, 又因鶡鳥天生性好鬥,所以多為有功軍官佩戴,寓意英勇善戰。同時,花翎又分為「單眼、雙眼、三眼」之分。


施琅因收復台灣功不可沒,當康熙帝為他加官時爵之時,他卻給予拒絕,獨獨提出三眼花翎的要求。可見,三眼花翎在大清的地位之榮耀,高貴無比的黃馬褂也無法與之相比。

大清276年歷史中,賜帶雙眼花翎的大臣也只有寥寥幾人。就連權傾朝野的和珅,功名赫赫的年羹堯,備受雍正器重的十三爺胤祥,都沒有獲得過三眼花翎這個榮譽。


雖然三眼花翎榮耀高貴,但並無太多實際意義,如同後世的榮譽勳章、立功獎章(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等,僅是一種榮譽的象徵。

那麼,在大清國276年的歷史中,享此殊榮的7人又有誰呢?


1、和珅的弟弟和琳

難道在乾隆心目中,和琳比和珅更加受寵?當然不是,原來和珅、和琳二人少年時,根據各自喜好確定了發展方向,即:前者重文,後者重武。而且二人學習都非常刻苦,備受詩人袁枚稱讚:「擎天兼捧日,兄弟各平分。」其言「擎天」的是和琳出將,「捧日」的是和珅入相。後來,和珅憑藉學識成為了乾隆年間的一方權臣,而和琳則跟隨阿桂將軍屢立功績。


至於享有三眼花翎的其他6人分別是傅恆、福康安、長齡、禧恩、徐桐、李鴻章。他們皆於國家穩固與發展作出大貢獻。

清末時期,因鴉片戰爭爆發,造成國庫空虛,雖然有錢就可以買到頂戴花翎(官稱捐翎),當時花翎每枝實銀10000兩、藍翎5000兩,同時還可參照捐管之項進行折扣。

到了咸豐九年,花翎的價格更是跌到了實銀7000兩、藍翎4000兩。再到後來,花翎僅需實銀200兩。但是,至始至終三眼花翎都未列入「捐翎」之列,可見三眼花翎不但代表的是一種榮耀,更是一種不滅的貢獻精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T8mETXAB3uTiws8K3Yp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