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張圖表詳解:文旅部遴選320個文旅項目,投資6194億

2021-01-23     文化產業評論

原標題:33張圖表詳解:文旅部遴選320個文旅項目,投資6194億

第3068期文化產業評論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光大銀行等7家單位聯合公布了全國文化和旅遊投融資項目遴選結果,包括320個項目,總投資6194.1億元,擬融資2325.4億元。那麼,這320個項目都是啥?究竟「花落」誰家?對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起到哪些推動作用?

作者 |江宿琿(文化產業評論作者團)

編輯 | 楊濤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計5814字 | 預計閱讀時間15分鐘

據介紹,本次遴選工作於2019年啟動,由文化和旅遊部與國家開發銀行等6家金融機構聯合開展,共收到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409份項目申報材料,最終遴選出320個全國文化和旅遊投融資項目。那麼,這些項目都是啥?究竟「花落」誰家?又將得到哪些政策和融資支持?今天,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將基於這些問題展開分析。

320個文旅投融資項目主要特點

根據文化和旅遊部等7家單位聯合公布全國文化和旅遊投融資項目的遴選結果,本次入選的320個項目總投資6194.1億元,擬融資2325.4億元。

一是四大類別各有側重

按投融類別可分四大類,其中,國家文化公園相關項目32個,總投資943.8億元;服務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類項目66個,總投資1418億元;產業提質升級類項目98個,總投資2293.5億元;產業扶貧類項目124個,總投資1538.7億元。遴選出的320個項目中,PPP項目20個,總投資額354.1億元,占項目總量的6%。

全國文化和旅遊投融資項目分類對比表

二是地區規模空間合理

從地域分布上看(見下圖),東、中部地區項目體量的分布規模比例大致相似,略傾向於西部地區。其中,西部地區占49%;中部地區占23%;東部地區占28%。項目總體質量較高,對於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較強的示範和促進作用。

從項目投資規模看(見下圖)西部地區1億元以下占比9%,1億元至10億元之間占比45%,10—25億元占比26%,25—50億元占比13%,50—100億元及100億元以上占比分別為4%;中部地區1億元以下占比7%,1億元至10億元之間占比56%,10—25億元占比24%,25—50億元占比11%,50—100億元及100億元以上占比分別為1%;東部地區1億元以下占比9%,1億元至10億元之間占比40%,10—25億元占比22%,25—50億元占比17%,50—100億元占比8%,100億元以上占比為3%。

全國文化和旅遊投融資項目地區規模分布對比表

三是六大領域特點鮮明

根據文旅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項目遴選既是當前文化和旅遊領域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有力舉措,也是一項持續拓寬融資渠道、激發投資活力、推動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長期戰略措施。主要有六個鮮明特徵。

1.突出文旅產業扶貧的社會效應一方面是拉動貧困人口就業增收,提高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另一方面能促進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本次入選的項目中,有124個是產業扶貧類項目,約占入選項目總數的39%;擬投資1538.7億元,占總投資的24.84%。

2.穩步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此次投資主題更加鮮明,以長城、大運河、長征沿線國家文化公園相關項目32個,約占項目總數的10%;擬投資額943.8億元。占總投資的15.24%。

3.促進文旅產品供給疊代更新本次入選項目涉及的行業廣泛,產品服務形態多樣,鄉村游、自駕游、生態游、康養游、研學游等個性化、定製化等新業態項目占比近50%。入選項目中,有近30%項目建設內容涉及基礎設施建設和內容服務質量提升。

4.「科技+」成為重要賦能手段。在入選項目中,近30%的項目包含人工智慧、VR、全息影像等高科技手段內容,以科技手段提升文化和旅遊消費體驗;或以高科技文化產業園區為主體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發展(下文將結合各地項目具體分析)

5.強化文化和旅遊雙向融合。從多地入選的文化和旅遊項目看,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情的特色小鎮、文化街區等地方文化和旅遊品牌,成為文旅融合的最大亮點。例如,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示範點及五大道歷史文化街區項目;鄂倫春風情度假村項目等等。

6.拓展國際文化交流新路徑。此次入選的文化和旅遊項目,成為優化「一帶一路」沿線文化和旅遊產品與服務供給、促進國際文化交流合作的新路徑。例如,雲南省入選的中柬文化創意園項目、昆曼國際大通道汽車旅遊營地項目、碧色寨滇越鐵路歷史文化公園項目(一期)PPP項目等,對傳播中柬友誼、展示中華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雲南省入全國文化和旅遊投融資項目名單

320個投融資項目究竟「花開誰家」?

本次遴選由文化和旅遊部與國家開發銀行等6家金融機構聯合開展,共收到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409份項目申報材料,最終遴選出320個全國文化和旅遊投融資項目。

儘管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相關消息,但沒有公布各地具體入選項目名單。那麼,這320個項目究竟「花落誰家」?倍受業界和媒體關注。

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經多方收集梳理,對全國15個省(區、市)進行了統計盤點。

一是貴州項目數量領跑中東西三地

前文已經提到,東中部地區項目體量的分布規模比例大致相似,分別占28%、23%;略傾向於西部地區,占比為49%左右。從目前統計梳理的15個省(區、市)入選項目數量看,排在前五名為貴州、安徽、陝西、雲南、山東。其中,貴州入選項目全國最多、高達37個,領跑中東西三地;安徽入選項目全國第二、共25個,位居中部地區之首;陝西入選項目全國第三、共24個,位居西部第二;雲南入選項目全國第四,位居西部第三;山東入選項目全國第五,位居東部第一。

貴州省入選全國文化和旅遊投融資項目名單

二是兩省先後發布項目投融資盤子

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在收集梳理時發現,在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已經有兩個省發布了此次入選項目總投資額和擬融資需求。其中,安徽省黃山書畫小鎮等25個項目入選,總投資211.3億元,擬融資85.5億元;河南省隋唐洛陽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隋唐洛陽城國家歷史文化公園)等10個項目入選,總投資589億元,擬融資395億元。

安徽省與河南省項目及投融資數量對比表

相比較而言,安徽省的項目總數雖位列全國第二,但單個項目規模體量不大;河南省的項目數量雖少,但規模體量更大,擬融資金額是安徽省的4倍。從項目類型對比,安徽省25個項目中半數以上屬於地方特色文化與旅遊融合項目或生態旅遊項目;河南省10個項目中,既有國家文化公園項目,也有文化旅遊產業園區項目,以及度假區、示範區等品牌創建項目。

安徽省入選全國文化和旅遊投融資項目名單

河南省入選全國文化和旅遊投融資項目名單

三是西部地區項目占據資源優勢

從西部地區入選項目數量看,除了貴州(37個)、陝西(24個)、雲南(18個)位居全國前五、名列西部前三外,廣西、甘肅、青海省等西部省(自治區)入選的文化和旅遊項目同樣占據一定的區域資源優勢。

例如,廣西14個項目入選全國文化和旅遊投融資項目,排名全國第六、西部第四。其中,有鐘山十里畫廊旅遊扶貧項目、貴港市四季花田生態觀光園項目、桂林融創旅遊度假區項目、北海銀灘改造提升綜合項目、柳州市東方夢工場(柳空文化藝術創業園項目)、大化瑤泉生態旅遊度假區(一期)項目、融晟天和海悅城項目等重大項目。

再如,甘肅省入選的文旅項目包括了麥積山景區遊客服務中心及配套建設、臨夏磚雕文化藝術產業園、蕃巴秀產業園、黃河石林休閒體育公園、榆中縣文化產業園(文成廣場)建設、莊浪縣印象水洛城建設、武威雷台景區文化旅遊綜合體、蘭州市旅遊文化集散地(蘭州老街)、絲綢之路西部(國際)文商旅綜合生態產業區、臨夏青韻博物館群建設等12個項目。

此外,青海省相比西部其他省份雖然只有5個項目入選,但每個項目都非常具有地區文化和旅遊資源稟賦。依如,青海撒拉爾水鎮風情度假小鎮、青海藥水灘溫泉度假小鎮、茶卡鹽湖東景區(天空壹號)、「香巴林卡·高原康養小鎮」服務基礎配套建設項目等。

四是東部地區更加突出轉型升級

相比西部地區各省份入選的項目,東部地區入選的項目除了提升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外,更加注重休閒度假、生態旅遊、康體養生、文旅商綜合體等新業態發展。例如,河北省入選的12個文化和旅遊項目,既貫徹了服務於雄安新區建設發展的戰略需要,又瞄準了新興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新方向、對接京津冀高端文化要素轉移、滿足人民群眾對於高品質旅遊產品的切實需求。

例如,東部地區文化大省山東,在入選的天台山旅遊區太陽文化中心、沂蒙紅嫂文化旅遊產業園區、周村古商城魯商示範園、齊魯酒地詩酒田園、青島東方影都文旅等17個項目(當前收集了10個項目)中,均是依託海洋文化、沂蒙紅色文化、齊魯酒文化等特色文化資源,深入推動文化與旅遊雙向融合發展。

再如,浙江省入選的8個(當前找到7個項目名單)項目中,最具代表性莫過於橫店影視產業園項目。建立了總投資1250億元的「521」項目庫,包括重點謀劃星光廣場、橫店劇院、橫店藝術大學、2000畝大型影視外景拍攝基地、星級酒店等一批重大項目。2020年,影視產業園已完成投資4.4億元、現代化攝影棚主體工程建設15個。

此外,福建省入選的海壇古城、客家古鎮文化旅遊區、福安市白雲山風景區、順昌縣洋口鎮旅遊小城鎮建設等8個項目,集中體現了地域文化特色。如客家古鎮文化旅遊區項目,包含客家廣場、民間綜藝館、衙門、過街樓、古戲台、廟會廣場、城隍廟、西溪河等文化旅遊景點。該項目建成後將促進永定由「過境游」向「過夜遊」轉變,增強永定的旅遊承載力和吸附力。

相比較而言,廣東省入選的千年瑤寨項目江門演藝中心大型文化綜合體項目廣東三十三小鎮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台山市盤皇島白洲紅樹林生態度假村項目等7個項目,則體現了廣東以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文化旅遊目的地的建設方向。去年以來,廣東先後出台了《廣東省加快推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廣東省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創建辦法》等系列文件,精準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項目支撐成為文旅產業重要抓手

綜合前文特點分析和各地項目梳理不難發現,此次全國遴選文化和旅遊投融資項目所展現出新特點、新產品、新業態,既反映出了當前我國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正在進入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新階段,也折射出了文旅部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正在由過去的政策引導向強化項目支撐轉變。

一是文旅與金融合作機制日趨成熟

自2013年起,原文化部文化產業司依託部行合作機制,每年面向全國徵集一批優質文化產業項目,並對重點項目予以支持。2014年,原文化部、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見》,邁開了「部行合作」的新步伐。原國家旅遊局自2016年起會同多家金融機構共同遴選推出一批優選旅遊項目,並積極推動項目落地。

文化和旅遊機構合併後,文化和旅遊部與金融機構的合作更加深入。2019年4月,文化和旅遊部首次聯合六家金融機構開展了開展2019年全國優選文化和旅遊投融資項目推薦遴選工作,是便有了此次全國320個文化和旅遊投融資項目,及總投資6194.1億元、擬融資2325.4億元的授信額度。

2020年3月,文化和旅遊部與中國工商銀行簽署了《助力文旅企業紓困 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協議》,為文旅行業提供1000億元新增授信額度,對受疫情影響的文化和旅遊企業進行金融支持,截至2020年底已落實近900億元。這種模式充分發揮了政府部門的組織協調優勢和金融機構的資金實力,未來合作機制必然會更加健全,授信方式還將不斷創新。

二是優質項目成為投融資重要載體

從此次全國文化和旅遊投融資項目遴選結果來看,優質文旅項目正在成為金融機構對文旅企業融資放貸和授信額度的重要載體,此舉既保障優質項目建設中資金需求,也能有效避免「有放無回」的窘境,對金融機構和文旅行業可謂「雙贏」。

同時,文化和旅遊部還充分發揮產業項目服務平台精品項目交流對接會橋樑作用,通過優質文化和旅遊項目推介路演等形式,促進文化、旅遊企業與金融機構交流對接,助力優質產業項目投資合作與落地實施。據文旅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先後舉辦7期精品項目交流對接會,共推介項目523個,總投資額超過4000億元。

文旅部第二十期精品項目交流對接會簽約現場

(圖片來源:網絡)

此外,文旅部還組織指導各地用好《關於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指導意見》《國家「十三五」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及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政策,在文化和旅遊領域推廣PPP模式,加大文旅項目專項債發行額度。截至2020年末,全國文化和旅遊領域累計發行專項債券規模610.4億元。

三是中小微文旅企業受得優先支持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在此次文旅部與6家金融機構聯合遴選出的全國230個文旅項目,各地入選的項目實施主體均為本地區市級以下國營或民營文旅公司。這個特點也是本次投融資項目的最大亮點。如廣東省入選的7個項目,實施單位均為對應的管理主體或運營公司(見下表)

由此可見,文旅部在強化項目品質審查的同時,針對中小微文化企業固定資產不足、無形資產評估及抵質押困難等融資痛點,把優先支持文化和旅遊民營、中小微企業融資作為項目遴選的重要前提條件。並通過對應的項目建設促進銀行與中小微文旅企業建立中長期銀企關係,從而有效緩解民營和中微文旅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同樣,如江蘇省入選的部分項目實施單位也是本地中小文化企業(見下表)

同時,從此次眾多文旅產業扶貧項目也可以窺探,此次優先支持深度貧困地區、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及革命老區的產業項目,以及支持帶動貧困地區發展、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文化和旅遊產業項目,並不受所在省份申報指標限制,且實施主體均為本土中小文旅遊企業(見下表)。這也恰恰回答了西部地區入選的項目總量為何高於東中部地區的疑問。

據文旅相關負責人介經,近期,文化和旅遊部還將與深圳證券交易所、交通銀行、招商銀行等3家金融機構分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拓展文化、旅遊與金融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可以預見,未來文旅行業將逐步走出「授信難」的困境,闊步邁向「項目取信」的高質量發展新境界。

參考資料: 文旅之聲、 中國旅遊報及相關公開報道等。

話題互動

你對文旅投資項目怎麼看?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看法

主題搜索

文化產業頂尖大號「文化產業評論」,在業內具有廣泛和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得到了全國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企業、機構、行業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是國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業掌握文化產業發展及科學決策的重要參考。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申請轉載/加入研習社

請加小助理微信號:whcy006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台~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贊、在看,都安排上 ~

歡迎給 江宿琿 打賞,您的支持就是他的動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T7aCMHcBubk3rjNbfwr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