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鹹淡水海鮮,很多吃貨首先想到的就是這一家!

2020-05-06     美食導報

如今,

有些餐廳開門沒生意,

也有些餐廳開門滿座,

但是,

如果說,

有餐廳幾乎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

仿佛是「天方夜譚」。

然而,

這個在南沙十四涌的「疍家妹」,

除了南沙不允許開放堂食的十幾天外,

生意從來就沒有淡過!

甚至還翻台!


這個「疍家妹」,

究竟有什麼絕妙手段,

能在此時繼續保持盈利?

又有什麼魔力,

能讓一眾食客「趨之若鶩」?


獨樹一幟,用現代企業管理思維打造的大排檔!

早在上個月,就有人向記者爆料:南沙十四涌的「疍家妹」,自二月底以來就高朋滿座,前來覓食的人絡繹不絕,幾乎不受疫情的影響!


要知道,如今,各行各業都受到疫情的衝擊,哪有人、哪有餐廳能獨善其身!

但當記者在上周前往這傳說中的「疍家妹」時卻看到,門前停滿了各式豪車,店內坐滿了客人,包房還得提前預定,而且,這只是在周二!


或許,這個「傳言」確實如此!


早在上世紀90年代,「疍家妹」的老闆郭英傑就已經是某大型企業的高管,後來下海經商,開了一家「喜運來酒家」(「疍家妹」前身)。雖然只是一家小小的大排檔,但是郭總卻用現代企業的管理思維打理,多年來經營得有聲有色,在這次疫情中更是起到了大作用。

據郭總介紹,在疫情之初,他就做好了應對措施:


先是精兵簡政,讓員工們輪流上崗,自己則親自坐鎮,節約了成本之餘,還提高了運作效率;


然後,他將店內環境再次升級,加大台桌間隔,同時加強人員衛生培訓,並快速引進更為先進的消毒碗櫃,力保顧客用餐舒心、安心;


再者,則是他多年來不遺餘力地利用各大媒體的宣傳,起了巨大作用,當「疍家妹」在二月底復工復業時,線上線下同時發力,客人便馬上聞風而至;


最後,郭總考慮到疫情期間,人們消費能力必定會有所下降,在眾多餐廳漲價的時候,他繼續堅持人均80元的消費,而且外帶食材加工依舊是10元/斤,讓顧客能夠能加安心消費。


同時,還得益於南沙區防疫到位、把控嚴格,一直以來都是低風險區域。如此的天時地利人和,讓「疍家妹」在疫情期間,除了在不允許開放堂食的那十幾天外,幾乎沒受到疫情的影響。


過時不候,頂級河鮮讓人心服口服!


如果說,對於餐廳而言,管理只是最為基本的手段,要得到顧客的青睞,最終還得靠根基——出品。尤其是疫情期間,人們更加注重天然、綠色、健康的食材,顯然會對餐廳出品越來越挑剔。

「疍家妹」的擁躉都知道,她家一直堅持著「不時不食,不鮮不食」的八字真言,過季食材,不做!不新鮮食材,不買!所以,她家沒有「招牌菜」,因為,每一道菜,都是「招牌菜」!


不過,也有人會不服:廣州的酒樓,都是遵循著「不時不食,不鮮不食」的八字真言,憑什麼說「疍家妹」就更加吸引人?


原因無他,因為,「疍家妹」總能找到「不時不食,不鮮不食」中的頂級貨!

在廣州人眼中,南沙十八涌的鹹淡水河鮮一直以來都是頂級河鮮的代名詞。然而,就算你來到十八涌,甚至有本地人帶路,也未必吃得到真正的十八涌鹹淡水河鮮。一來,這裡的地道野生貨已經越來越少;二來,即便有貨,也早被知根知底的人瓜分乾淨。


不過,郭總夫婦都是土生土長的南沙十四涌疍家人,他們在當地擁有廣泛的人脈資源,而且識貨、懂貨之餘,還捨得出好價錢。正因如此,「疍家妹」總能在第一時間入手最靚的鹹淡水河鮮,還能更低的價錢滿足客人的口腹之慾。


無論是「吃貨」還是「食家」,

「疍家妹」都會讓你吃得心服口服!

說到鹹淡水海鮮,很多吃貨首先想到的就是這一家!

所以,現在你在「疍家妹」吃到的「白焯漕蝦」,雖然因為南海休漁期的緣故(5月1日——8月15日)已經是最後一批,數量大幅減少,但是品質依舊毫不遜色。蝦殼極薄甚軟,透明白嫩可見肌膚,還懷抱滿腹蝦籽,只需用開水燙焯幾秒,蝦身便呈誘人的淡橙色,蘸上少量醬油,連殼帶肉一口下肚更能藏出其鮮美。

說到鹹淡水海鮮,很多吃貨首先想到的就是這一家!

而這道「游水黃魚刺身」,也是「不時不食,不鮮不食」的代表。每年3—5月,黃魚從海里洄遊到江河產卵,此時的黃魚身體肥美,鱗色金黃,將其做成刺身最是鮮美,無須過多調料,入口甘香鮮甜,唇齒間迴蕩著魚油的甘香。而剩下的魚頭、魚尾,可用豉汁蒸;魚皮可作「椒鹽魚皮」;魚卵、魚腩可清蒸,魚骨可入粥,絲毫不會浪費這大好食材。

說到鹹淡水海鮮,很多吃貨首先想到的就是這一家!

還有這「清蒸奄仔蟹」。雖然,此時仍然不是奄仔蟹最好的時候,但是「疍家妹」的奄仔蟹都是一等一的好貨色,用最簡單的清蒸手法最能激發起出其極致的鮮甜,輕啜一口,能讓你鮮得頭皮發麻。

最讓人覺得驚喜的則是這「疍家鹹水粽」。為了能讓更多的食客嘗到「疍家妹」的味道,郭總也迎合當下潮流,做起了外賣,而產品就只有這一種——疍家鹹水粽。

說到鹹淡水海鮮,很多吃貨首先想到的就是這一家!

她家用最傳統的疍家做法,選用本地靚糯米,加上紅豆、綠豆、鹹肉、蛋黃,簡簡單單的幾樣食材用本地香蕉葉裹起,口感軟糯入味,還帶有淡淡的蕉葉香氣,切開用來香煎,更是讓人食慾大開,而且,這種粽子僅賣7元/只。據了解,自從推出粽子外賣後,每天都能賣出成百上千隻粽子,想要品嘗,更是要提前預定。


「不時不食,不鮮不食」的再升級


在採訪過程中,郭總不斷重複這樣一句話:「這次疫情,對我的教育很大!」

經過這次疫情,郭總將「不時不食,不鮮不食」的八字真理拓展到「不時不食,不鮮不食,原味地道,環保健康」十六字真理。所謂「原味地道」,便是堅持簡單烹飪、地道的疍家烹飪手法,保持食材的原味,保持疍家的風味;而「環保健康」,則是堅持使用純天然的食材,保證店內的衛生整潔,以食客的健康為己任。


能夠做到如此極致,能夠堅持餐飲的初心,「疍家妹」又怎能不被追捧呢?


品鑑指引

疍家妹

地址:廣州市南沙區萬頃沙鎮十四涌下涌橋邊


END


圖文 | 龔智南

編輯 | 彭柔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SzuT7HEBiuFnsJQV8hF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