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逗號
有教育專家說:「語文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沒有語文就沒有其他學科教育。」
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語文成績的高低決定了其他科目的成績。
雖然語文是一門大科,占分比重大,但是語文又是提分效果最不明顯的一科。
不過,再困難的事情也是有方法的,那麼學好語文有哪些方法呢?
利用假期延長這段時間,讓孩子每天堅持做以下這五件事,語文成績將蹭蹭往上漲。
1、預習課文
學好語文,從抓好預習開始。
預習是學好語文關鍵的第一步,預習是求知過程的一個良好的開端。
中國也有句古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足見,課前預習是必不可少少的。
預習開始的時候,首先從頭到尾將要講的內容細讀一遍,邊讀邊思考:
新課主要講的是什麼內容?
新課是按照什麼思路來寫的?
新課中還有哪些疑難問題是自己不理解的?
通過預習,大致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重點和難點。
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自學能力,還能進一步提高質疑能力,有利於語文成績的提高。
2、複習知識
有總結才有提高,學習語文也是如此。
對知識進行及時的複習和定期的階段複習,對語文學習來說十分重要。
複習是梳理已學過的知識,如字詞句知識、寫作知識等。
與其盲目複習,高耗低效,不如明確複習目標,有的放矢,少走彎路,做到高效率。
為此,應制定合理的複習計劃,明確複習步驟。
翻看筆記本、錯題本、摘抄本等,突出重點,進行針對性訓練。
對所有學過的知識,應當養成定期滾動複習的習慣。
但要注意一點,複習知識的目的,不是為了記住,而是為了應用。
3、大聲朗讀
很多人以為學英語才需要大聲朗讀,語文學習不需要。
其實不然,語文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大聲朗讀時很有必要的。
大聲朗讀,可以使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高語文學習效率。
大聲朗讀,可以增強孩子對文章的理解能力,提高孩子的鑑賞水平。
大聲朗讀,可以增強孩子的記憶力,加深孩子對文章的印象。
大聲朗讀,可以感受文章的節奏美、音韻美、氣勢美,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
因此,要想提高孩子的語文成績,家長可以讓孩子每天堅持10分鐘來進行大聲朗讀。
讀課文的時候要做到大聲、正確,具體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換字、不回讀、不讀破詞。
4、課外閱讀
語文的學習不僅僅只是認識生字、會讀課文,最主要在於培養語文能力。
而語文能力,其中就包括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需要經過大量的課外閱讀。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中之重,是語文學習的核心。
對一個孩子來說,讀的書越多,閱讀積累越豐富,語文能力就越強,考試中作答閱讀題和作文題就越順手,自然,語文成績就會越來越優秀。
因此,家長可以每天選擇一個固定時間和孩子一起讀書。
可以是上午十點左右,也可以是下午三四點,也可以是晚上臨睡前。
雖然閱讀可以隨時隨地,但製造一些儀式感,效果會更好。
5、勤寫日記
在語文試卷中,作文所占分值比較大。
如果作文分數不高,那麼語文成績也高不到那裡去。
而寫日記,就是提高作文的不二法寶。
有位特級語文教師說:「要想提升孩子的語文成績,就要讓他們多寫日記,多練筆,多修改。」
寫日記,除了能積累作文素材,還能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等。
寫日記的好處,大大超過了想像。
培養孩子寫日記的習慣要循序漸進,開始可以寫短些,每天一兩句再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長。
內容也不拘格,什麼都可以寫,想像的,現實的。
但千萬不能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現象,哪怕一兩句也要每天都寫。
目的就是為了習慣的養成,終止了,就前功盡棄了。
語文是一門積累性學科,前期下的功夫越多,後期就越能看到效果。
因此,家長一定要利用假期延長這段時間,讓孩子每天堅持預習、複習、大聲朗讀、課外閱讀以及寫日記。
只要孩子每天都堅持下來,語文成績肯定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