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11個經典謊言,你知道幾個?

2019-11-04     中國茶文化知識

謊言一:雲南普洱茶有大葉種和小葉種之分

一些商人為了掩蓋自己茶葉的假冒偽劣問題,拿大葉種還是小葉種來做文章,甚至宣稱,小葉種的也有普洱茶。

按照普遍認同的普洱茶的定義,只有雲南大葉種的曬青毛茶才能加工成為普洱茶,才具有對人體更多益處的茶葉品質。

真相:小葉種做的茶餅不叫普洱茶。(古六大茶山的倚邦除外)

謊言二:皇帝喝的宮廷普洱茶

市面上流行著一種宮廷普洱茶,但事實上遠在深宮的皇帝們從沒有喝過宮廷普洱,宮廷普洱也從未進貢給宮廷。

市面上見到的宮廷普洱普遍為選料非常細嫩的熟茶。

真相:最早的熟茶誕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一般認為宮廷普洱這一概念首次出現是在1999年之後。

謊言三:生茶會慢慢轉化成熟茶

「生茶几年能轉成熟茶?」「生轉熟」這一概念在坊間流傳已久,濫觴甚至直追普洱茶剛剛興起時的幾位台灣茶人。

真相:事實上生普洱茶怎麼存都不會變成熟普洱茶,生茶存久了,只會變成老生茶,而熟茶是經過渥堆發酵的工藝而製成,

老生茶和熟茶他們只是在性質上有了一些重合點:不苦澀,湯色紅濃。

但時間並不能替代工藝,就好像大米放舊了只會變成陳米,而永遠不會變成大米飯。

謊言四:雲南普洱茶分喬木和灌木兩種

不能直接講這種做法不對,因為這實在又是一個植物學的問題。

調查了解過雲南普洱茶的人都知道,在雲南普洱茶區,茶葉僅有老樹、大樹和台地之分,並沒有像北方所說的喬木和灌木的區別。

一些前衛的觀點甚至認為,普洱茶全是是喬木茶,而台地茶是為了便於管理而人為地不讓茶樹長的太高,所以才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灌木茶的樣子。

從茶樹和根莖上來看,台地茶也應屬於喬木茶。

真相:喬木和灌木無非茶葉經銷商為了區別自己的不同產品而演繹出來的觀點,甚至是一廂情願地把台地茶作為灌木茶,目的只有一個,抬高喬木茶的價格。

對於普洱初入行者來講,所謂經銷商口裡的「灌木茶」更適合一些,可以節省學費,但千萬別買到假茶!

謊言五:喬木茶比灌木茶品質更好

這也是一個非常籠統的說法。應該說,整個瀾滄江流域的地理和氣候環境都是差不多的,不管台地茶還是大樹茶,喬木茶還是灌木茶,都具備了良好的生長及生態環境。

但是,茶葉品質的最終形成還取決於很多方面的問題,比如工藝和做工的問題,品質上相近的茶葉,因工藝的不同可能產生很大的差別;

再一個就是不同茶區茶葉的香氣和內質也是不同的,對比時也只能選擇同一區域內,同一時間段的茶來比較,絕對不能拿勐海的台地春茶與普洱的大樹秋茶相比,那是毫無意義的。

真相:對比也要有一個原則,只能選擇同時期不同茶區的茶葉進行相似性和差別性的定量分析,或者將同一茶區不同時間的茶葉進行縱向的比較,籠統意義上的對比毫無意義。

如果經銷商出於某種目的將茶葉進行某種對比,則可能在其後繫著自己的好處在上面。

謊言六:台地茶就是不如大樹茶,更不如老樹茶

又陷入了時間、地點的茶區的無底洞中。任何比較都要有一個先決條件在那裡。不能籠統地講一種茶不如另一種,這中間能夠產生影響的因素實在太多。

如果哪個茶店老闆一直在沒來由地褒獎某類茶而去貶低其他茶的話,你就得多長個心眼兒,沒準他想忽悠你!

真相:在不足以辨別台地茶還是大樹茶、野生茶的前提下,選對的,別選貴的。

謊言七:台地與老樹的價格差別在品質上

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說法,同時期班章台地茶的價格可能高於其他一些茶區大樹茶的價格。這裡面一個是茶青本身的品質問題,另一個就是產量的問題。

大樹茶之所以價格高,主要是因為他的產量比較少。物以稀為貴,很多人爭這有限的大樹或老樹的原料,價格不高才怪,真正從品質上來講,則需要進行科學的檢驗與分析才能確定。

真相:管他老樹大樹還是台地,喜歡就好。追求口感與健康之外的精神滿足就買量稀少的老樹茶、大樹茶,只是這必須有個前提是,你得懂普洱;

如果從實用主義的角度出發,那就台地吧,畢竟工薪階層是要靠節衣縮食過日子的。

謊言八:野生茶一定優於野放茶

不知您注意到沒有,所有的概念都是為區分出品質與價格的高低而設定的,這也就決定了茶商為了推銷某一款茶而進行的「善意」誤導。

由於野生茶的數量實在有限,於是後來又發明了一種做法,把人工栽培的茶園進行野放。一般說來,野放茶比直接的栽培茶園具備更優品質的客觀條件,但不是必要條件。

真相:野生也好,野放也罷,還是那句話,概念的東西不重要,好茶是要用來喝的,適合才是好的。

謊言九:普洱茶分為干倉和濕倉兩種

普洱茶的存放將直接影響到茶葉的陳化。傳統意義上的普洱茶只有干倉沒有濕倉,濕倉是不法茶商急功近利而產生的,

濕倉是一種人工催熟的過程,違背自然陳放規律,是不該被提倡的做法。而乾淨、通風的存放環境是普洱茶得以很好地轉化的前提條件。

真相:寧選干倉便宜茶,不買鎖喉濕倉貨。

謊言十:普洱茶越陳越香,越陳越值錢

投資股票不如投資普洱茶,普洱茶是惟一沒有保質期的茶葉,越陳越值錢。

真相:普洱茶因其自身的特珠屬性,在一定年限內可以做到越陳越香,但普洱茶不過是一種飲品,不是可以用來(或者不太適合)當成一種賺錢的工具來炒作。有人能通過收藏普洱小賺一筆,但這不代表普遍的普洱茶就可以當股票來買。

謊言十一:普洱茶的保健功效是因為選料上乘

普洱茶的良好的生長、生態環境,造就了普洱茶的優秀品質,渥堆和後天發酵保持了普洱茶的特色,也帶來了很好的保健功效。

真相:任何茶葉發酵後都能產生有益成分。降血脂、降血壓、減肥、美容、防止動脈硬化,甚至還能抗癌等等這些作用也並非普洱茶所獨有。

從選料上來講,普洱茶只是價格低廉的邊銷茶,當地人從來不喝,直到今天,很多雲南人也不喝普洱茶,一是價格原因,一是飲茶習慣的關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SlYiOm4BMH2_cNUgPD3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