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157個智慧社區精準給力「雲防控」

2020-03-02   廊坊公安

3月1日,安次區馨語社區馨語星苑小區大門口,剛從超市買菜回來的張阿姨拎著沉甸甸的購物袋,走到智能人臉識別門禁前,對著攝像頭看了一下,一秒鐘時間,信息就被識別,大門隨即打開。

「有這台『刷臉』出入的『冷血機器』把守大門,我們住得更踏實、更安心了。」張阿姨對智慧社區管理系統讚不絕口。

疫情防控期間,智慧社區管理系統通過智能人臉識別、車牌識別等技術手段,對社區進行圍合管理,非本小區人員、車輛禁止進入。我市部分小區不入戶、不登記、不發紙質出入證,憑藉智慧社區的大數據就做到了底數清、情況明,打響了零見面、零接觸的「隔空戰疫」。

「小區門口及單元門的人臉識別終端,外觀像一個大屏手機,除了有人臉識別功能,還能像手機螢幕一樣顯示圖片、文字。」馨語社區黨支部書記趙冬梅說。

馨語星苑小區智慧平台的控制中心在馨語居委會,管理員通過控制中心的作業系統設置多個疫情科學防控宣傳內容,每個人臉識別終端螢幕上都會輪流播放。小區居民刷臉進入時,就能看到螢幕上滾動顯示的科學防疫宣傳內容。

智慧平台資料庫中有小區所有居民詳實的信息,在疫情防控排查工作中,社區工作人員通過資料庫中居民的聯繫方式,挨家挨戶撥打電話,詢問有無外出及發熱情況,極大地減少了與居民的直接接觸。

馨語星苑小區某棟樓有非疫區返廊在家自行隔離觀察人員,智慧平台管理員在平台管理系統中對這個家庭的成員進行了設置,隔離觀察期間,他們一旦走出單元門或小區大門,後台就會有數據反饋,社區工作人員能夠及時做出處理。

不論是單元門還是小區大門,只要有人員或車輛出入,智慧平台數據中心都會有出行記錄,這也讓疫情防控期間跟蹤重點人員有了「電子眼」。

「智慧平台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精準的數據支持,全面加強了對流動人員的監測,小區居民也更加安全。」趙冬梅說。

截至2019年底,廊坊全市共建成智慧平安社區157個,在建368個,建成後的社區連續數月實現零發案、零傳銷、零火災,有效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