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P不高的終末期心衰,你見過嗎?|臨床解惑

2019-12-25     醫脈通心內頻道

B型利鈉肽(BNP)和N末端B型利鈉肽原(NT-proBNP)是目前在心衰診療中應用最廣泛的生物標記物,它們不僅有助於急性慢心衰的診斷和鑑別診斷,而且還與心功能分級基本一致。因此,《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在心衰的診斷流程中特意強調了BNP/NT-proBNP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BNP<100 ng/L,NT-proBNP<300 ng/L時,通常可排除急性心衰;而BNP<35 ng/L,NT-proBNP<125 ng/L時,通常可排除慢性心衰。這似乎給大家一種印象:BNP不高就不能診斷心衰。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先看一個病例。

作者:人間世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圖1 心衰診斷流程圖

患者56歲男性,既往有擴張性心肌病病史,長期規律用藥,近期出現呼吸困難明顯加重,端坐呼吸,伴有雙下肢重度水腫,查體:BP 96/60 mmHg,P 106次/分,雙肺可聞及大量濕囉音,心音低鈍。

急查心電圖:房顫心律,肢體導聯低電壓,胸前導聯R波遞增不良。

圖2 心電圖

胸片示:心影增大,雙肺淤血,肋膈角模糊,圖3。

圖3 胸片

超聲心動圖示:LA 73 mm,LV 75 mm,EF 20%,全心增大,二尖瓣中量反流,三尖瓣大量反流,心功能減低,肺動脈高壓,心包積液。

無論怎麼看,這都是一個教科書式的標準心衰病例,但是急查的BNP結果卻十分出乎意料:BNP水平只有202 ng/L。通常,BNP水平與心功能嚴重程度呈正相關,而本病例卻完全不符合這種情況。

難道是BNP半衰期太短,留取血樣後放置時間太久以致部分BNP降解?於是與檢驗科聯繫好後,再次留取血樣急查BNP,然而結果基本同前。

難道不是心衰?但是患者病史、症狀、體徵、胸片和超聲心動圖都明顯支持心衰的診斷。

綜合考慮,該患者終末期心衰的診斷還是成立的,只是與常見的嚴重心衰患者相比,該患者的BNP呈現為與心功能嚴重程度不匹配的反常正常化。

回顧文獻發現,這種BNP反常正常化的終末期心衰並不少見,而且往往提示預後不良。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上發表的一項臨床研究,共納入了218例連續收集的擴張型心肌病所致終末期心衰病例,其中有62例(28%)出現了血漿BNP水平相對正常(≤ 400 pg/ml)的現象。與BNP升高的患者相比,BNP正常組的全因死亡率更高(48% vs. 76%,P<0.001)。

圖4 終末期心衰患者BNP正常組預後更差

終末期心衰患者為什麼會出現反常正常化的BNP呢?目前機制尚不明確。有研究認為,終末期心衰患者由於左心室舒張末容積顯著增加,而過度擴張的心室壁對應力負荷的反應能力下降,以致BNP分泌不再成比例,表現為BNP反常減少。也有學者認為,這可能與終末期心衰患者BNP生成途徑及清除降解途徑改變有關。

總之,BNP/NT-proBNP在心衰的診斷、治療和預後判斷中的應用價值,大家都有目共睹。但是臨床情況千變萬化,輔助檢查結果的影響因素錯綜複雜,我們對疾病的總體把握絕不能過度地依賴某一項檢查結果,而應綜合相關臨床表現才能作出最符合邏輯的診斷。

參考文獻:

[1] Huang B, Shen J, Li L, et al. Effect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 on Long-Term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Heart Failure[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16, 118(3): 383-388.

[2]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心力衰竭學組.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J]. 中華心血管病雜誌, 2018, 10(46).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Sf_wQW8BMH2_cNUgy9d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