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村村有產業 戶戶有門路

2019-07-22     遂川政法

2017年11月,吉安縣正式「脫貧摘帽」。該縣萬福鎮圳上村同步退出「貧困村」行列。「第一書記」蘭兆義卻認為,圳上村扶貧產業2017年才算真正起步。

2016年2月,吉安縣發改委主任科員蘭兆義擔任圳上村「第一書記」,駐村至今已有三年半時間。圳上村人口2326人,田地1189畝,山林800多畝,人均僅有半畝田,「人多地少山少」,村民大多數外出打工為生。

持續穩定脫貧得靠發展產業。圳上村脫貧到底要發展什麼?「一個是光伏,一個是蜜柚,還有一個是香芋。」蘭兆義掰著指頭說。

村裡108戶貧困戶,59戶符合光伏貸款政策,集中投入發展光伏發電產業。「每戶貸款3萬元投入光伏公司,可以保證20年分紅。前五年每年每戶1500元,第二個五年1600元,第三個五年1700元,第四個五年1800元。」蘭兆義直豎大拇指,去年縣裡建設起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圳上村集體每年能有四五萬元收入,一舉甩掉「空殼村」的帽子。

「家有一畝柚,成就萬元戶。」光伏發電是細水長流,村民貧困戶們期盼著井岡蜜柚掛果,早日見到收益。

2016年圳上村發展井岡蜜柚,由於整地、栽苗、管理等技術不過關,當年倖存的蜜柚樹苗寥寥無幾。總結失敗教訓,聘請農技專家全方位指導,2017年圳上村重新整地、施肥、栽種蜜柚苗,拉電線上山、鋪設滴灌設備,建起管理用房,駐村工作隊和村幹部們帶領貧困戶乾得熱火朝天。「蜜柚苗種活了,產業才算是真正起步。」蘭兆義表示。

走進井岡蜜柚基地,株株樹苗茁壯成長,有幾棵已經掛了果。村黨支部書記羅金苟說,「種蜜柚起碼投入五年,就怕半途而廢,貧困戶投入的錢打了水漂。」蘭兆義語氣堅定:「不見到蜜柚掛果,不見到貧困戶領分紅,我肯定不回去!」

井岡蜜柚周期長,羅金苟琢磨著發展當年見效的產業,外出考察後,自己帶頭試種15畝香芋。在村幹部帶動下,已有4戶貧困戶加入,村裡香芋種植面積達到50畝。

井岡山市脫貧摘帽後,吉安縣、萬安縣、永新縣、遂川縣分別順利脫貧,革命老區吉安市的所有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市建檔立卡貧困對象減少至3萬人、貧困發生率0.75%。吉安市委主要領導表示,產業扶貧是精準脫貧的根本之策,將繼續鞏固提升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確保村村有扶貧產業、戶戶有增收門路,實現穩定可持續脫貧成效。

來源:人民日報本報記者 魏本貌

責編:李雅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SfBZGWwBmyVoG_1ZJxL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