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明珠——南關古街

2019-05-06     心好懶人

在湖南最南端的郴州市,郴州最南端有一個宜章縣,宜章,背倚三湘四水,面向粵港澳,古稱「楚粵之孔道」,今為湖南「南大門」,對接廣東省第一城,是革命老區縣、扶貧攻堅縣、省際邊界縣、山區農業縣。

宜章縣有條南關古街,它是湘粵古道中的一段,而湘粵古道又是西京古道的一段。據有關史料記載:西京古道最早是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遠征南越時的五十萬大軍踐踏而成型。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定南越後便下令開闢一條連接中原與嶺南(即京都長安到嶺南)的「驛道」, 後人稱之為「西京古道」。

暴動指揮部舊址

1928年1月中旬,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軍餘部2000多人來到宜章莽山洞,與宜章黨組織共同研究決定智取宜章。元月11日和12日,胡少海、朱德先後率領部隊從栗源堡沿湘粵古道經南關古街進入宜章縣城,在位於南關古街的「女子職業學校」設立了「宜章年關暴動指揮部和工農革命軍司令部」,並在此策劃了起義具體實施方案。12日下午智取了宜章縣城,打響了湘南起義的第一槍,隨後起義的烈火燃遍了整個湘南。

南關古街全長1000餘米,是湘粵古道城區段保存最完好的古街,保留著大量的文物古蹟:「李文香故居」、「吳仲廉故居」、「三星橋」、「李平章家廟」、「曾日三故居」、「曾致遠故居」、「曾志、彭鏡秋等就讀的私塾」,又是宜章紅色旅遊景區——宜章年關暴動指揮部舊址和湘南起義紀念館的主要通道,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1925年9月,毛澤東從長沙前往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時,就是沿湘粵古道,經宜章南關古街至廣東坪石鎮登船南下廣州。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唐朝楊貴妃喜歡吃的廣東荔枝就是從這條古街飛騎至京都長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SeWlDWwBmyVoG_1ZcfD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