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哎呀音樂作者:南瓜
眾所周知達文西是一名偉大的畫家,蒙娜麗莎讓他成為千古傳奇畫家,其實呢,繪畫只是達文西的一部分,他在其他領域也有很深的研究。
數學方面最早使用加減符號;建築方面他設計了單一跨距達240米的橋樑,並於2001年在挪威建成。
醫學方面達文西被認為是近代解剖學始祖。繪有迄今為止保存下來的最早的人體內部結構圖。
物理學方面發現了慣性原理。除此之外在他的遺留下來的手稿里還發現了直升機的設計圖,軍用降落傘的設計圖和手榴彈機關槍等等武器的設計圖……
不過大家最熟悉的還是他畫家的一面,然而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其實達文西是樂手身份出道的。
達文西從小喜歡畫畫,並且表現出相當高的天賦,14歲時,父親送他到當地著名的雕塑家和畫家韋羅基奧那裡當學徒。這一學就是十多年,在學習繪畫的過程中達文西同時也在學習彈奏里拉琴。(里拉琴)里拉琴是最早的彈撥樂器,跟吉他屬於同一類,也是可以獨奏伴奏的樂器,達文西本來就是打發時間練著玩,然而一不小心練成了高手,順便掌握了作詞作曲。
為了後人著想,達文西把自己對音樂的領悟寫成了一本書《音樂論》,然而遺憾的事這本書後來遺失了。1482年,達文西來到米蘭發展,受米蘭公爵盧多維科·斯福爾扎的邀請,他開啟了樂手生涯,在這些高端聚會上為大家演奏里拉琴。在聚會上達文西又是彈唱又是獨奏,讓當時的人的讚嘆不已,然而這還不算什麼,他不但演奏七弦琴,還會布置舞台現場,設計服裝道具,給人視覺聽覺的雙重感受……達文西的才華深深的震撼了盧多維科·斯福爾扎,公爵給他接了一個大活,為米蘭聖瑪麗亞感恩教堂畫壁畫,然後就有了這張史上最傳奇的作品《最後的晚餐》。
達文西流傳在世的作品很少,他本人是一個極端完美主義者,只要他覺得畫的不夠好,就自行銷毀。
你可能想不出來他對作品苛刻到什麼程度,為了讓自己畫出來的人物符合現實,他解剖過三十多具屍體研究骨骼,通過觀察記錄,讓自己畫出來的人物都有血有肉。達文西本身對宗教哲學音樂天文地理都有很深的認識,加上他完美主義的特質,讓這幅畫里充滿了神秘的色彩,《最後的晚餐》達文西畫了三年,這三年不斷的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到畫中。如今已經有了很多的解讀,在2003年研究學者發現這張畫里可能會有樂譜,這一發現引發了很多音樂愛好者的興趣。在2007年義大利音樂家焦萬尼·馬里亞·帕拉在他出版的新書《LaMusica Celata》(「隱藏的音樂」)中,他說他在達·文西《最後的晚餐》中發現了隱藏的樂譜。他是怎麼發現的呢?他把麵包和手當成音符,隨後畫上五線譜,這樣就出現了一張譜子。達文西有從右往左寫書的習慣,所以這張樂譜是從右往左讀。先不說了,大家聽一下這段音樂。《最後的晚餐》中神秘樂譜來自哎呀音樂00:0000:22帕拉說:「它聽上去像一支表現耶穌受難和死亡的安靈曲。」他認為,達·文西是為了更好地表達畫中人物的心理而特意將樂曲隱藏在畫中。關於這幅《最後的晚餐》,他改變了歐洲繪畫史,當時達文西不斷嘗試新的繪畫技法,調整透視角度,最後在二維的平面上畫出了三維的效果,在歐洲繪畫史上是史無前例的。這種技法讓這張壁畫充滿了空間感。壁畫里的人物每一個人都是有血有肉的,畢竟為此達文西曾經解剖屍體研究人體結構,就是為了畫出來的人物是合理,在達文西強大的畫工下雖然我們聽不見他們在說什麼,但是根據他們的表情能猜想出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這種感覺是不是有點像在看電影?有了畫面是不是應該有音樂呢?因此這位義大利音樂家對《最後的晚餐》有沒有過度解讀呢?首先達文西是一位很優秀的音樂家,擅長演奏七弦琴,能寫詞譜曲,不然也不能被公爵盧多維科·斯福爾扎重視,這裡可以證實達文西絕對具備譜曲的能力。其次達文西本身是一個極端完美主義者,這幅畫上每一個元素都有存在的理由,焦萬尼·馬里亞·帕拉通過觀察,他發現畫中的一些「線索」還揭示出樂曲舒緩的節奏以及每個音符的時值。如果你了解過達文西手稿,會知道他本人是一個密碼愛好者,他著名的《萊切斯特手稿》採用的是鏡像書寫方式,也就是說你想看懂他的手稿那麼得用一塊鏡子照著看。在達文西的手稿里你能發現他喜歡藏秘密的性格,比如這張稿中的:「amo(魚鉤的圖畫);re sol la mi fa re mi(音符圖案);rare(文字);la sol mi fa sol(音符圖案);lecita(文字)」,它們組成了這樣的一段話:「Amore so la mi fa remirare,la sol mi fa sollecita」。意為:「只有愛情能使我記住,也只有愛情能使我充滿激情」。對於這樣一個機會藏一份樂譜在其中符合他本人的個性。最後這首曲子的感情完全復合這幅畫的主題,如果演奏出來是一個歡快的小曲就說明焦萬尼·馬里亞·帕拉過度解讀,然而這樣一首充滿哀傷的曲子,確實能讓人感受耶穌承受的苦難。那麼,關於這張樂譜究竟是達文西所為還是巧合,你們有什麼看法?小夥伴們,說出你的看法,留言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