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竟不知道房山區內有七個相同名字的村莊

2019-07-26     房山旅遊


​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

遇到幾個同名同姓的人並不奇怪

可是同名同姓

且全部齊聚在同一個區內的村莊

您見過嗎?



大石窩鎮辛莊村 攝影:鄧巧林

圖片源於《房山村落文化》

沒錯,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便是

咱們房山區內的七個辛莊村

它們不僅讀音相同

就連文字與寫法都是一模一樣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別著急

先讓小編帶大家來看看都有哪幾個辛莊吧

房山區的七個辛莊村

  • 城關鎮辛莊村:準確的全稱應該是定府辛莊。習慣上稱為顧冊辛莊。村址位於城關鎮正南,東與東瓜地村交界,南與石樓鎮坨頭村相鄰,西與東墳村相連,北與北京市煤礦機械廠相連。明代成村,因定王府曾經在這裡設立莊田,因此得名。村域總面積1.27平方千米。村民主要為漢族,還有滿族數人。因為距離顧冊村比較近,故習慣上稱之為顧冊辛莊。
  • 周口店鎮辛莊村:習慣上稱為韓繼辛莊。東與周口村交界,南與大韓繼、新街村相鄰,西與婁子水村相連,北與周口店村接壤。因系大韓繼村向北發展形成的新居民點而得村名。明末清初成村。
  • 大石窩鎮辛莊村:東與石窩村交界,南與廣潤莊相鄰,西與北尚樂村相連,北與下營村接壤。村莊在明朝初期形成。明永樂年間為修建北京城,大批民工集聚石窩附近挖掘石料,來自山西大槐樹等地區的民工,在石窩村以西定居下來,稱新莊。清康熙年間改為辛莊村,1948年建立行政村。因為距離大石窩較近,習慣上稱為大石窩辛莊。全村以生產經營大理石為主,有村民2000多人,主要為漢族。
  • 青龍湖鎮辛莊村:也稱為崇辛莊。村東臨米糧屯村,南至蘆上墳村,西毗廟耳崗村,北接豐臺區。村域總面積2.07平方千米。是個不足千人的小村。因為原屬崇各莊鄉,習慣上稱為崇各莊辛莊。
  • 竇店鎮辛莊戶村:位於竇店鎮東南部,東至小清河,南與務滋村相連,西與興隆莊村相鄰,北與兩間房村接壤。村域總面積2.79平方千米,村民500多人。本名辛莊戶,習慣上稱為竇店辛莊。
  • 河北鎮辛莊:東與河南村交界,南與南道村相鄰,西與佛子莊鄉相連,北與河北村隔河相望。村域面積0.94平方千米,村民近千人。因為隸屬河北鎮,習慣上稱為河北辛莊,實際位於大石河以南,是河南村的衍生村。
  • 琉璃河鎮辛莊村:辛莊村原名辛立莊,位於琉璃河鎮東部,東與鮑莊村交界,南鄰河北省村,西與官莊村相連,北與大陶村、小陶村接壤。村民300多戶,原屬窯上鄉,習慣上稱為窯上辛莊,今稱琉璃河辛莊。

人民公社時期,由於同名,在行政管理和經濟社會活動中出現了許多不便與混亂。1981年,房山縣政府發文,將南尚樂公社的辛莊大隊更名為南辛莊大隊,周口店公社辛莊大隊仍保留原稱,河北公社的辛莊大隊更名為北辛莊大隊。其他四個村因為已經有定府辛莊、崇辛莊、辛莊戶、辛立莊等較為固定的稱呼,故沒有發文變更。

七個辛莊的共同特點

1. 歷史上這些辛莊的村域面積都不大,村中人口都不多,七個辛莊都位於較大村莊附近或是附近較大的村莊衍生出來的。比如大石窩辛莊由大石窩衍生,周口店辛莊由大韓繼村衍生,河北辛莊由河南村衍生等。

2. 相對附近的大村,這些村莊成村時間較晚,許多村名原來稱為「新莊」,即新建的村莊之意。

3. 原來的村名與習慣上的稱謂既有聯繫又有差異。如城關鎮的定府辛莊、琉璃河的辛立莊、竇店鎮的辛莊戶。

新建的村莊為什麼寫成「辛莊」

在中國古代幾千年的農耕社會,文化、文學只是上流社會達官貴人的「專利」。對於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而言,對文字的要求並不是十分規範、十分講究的。

把「新莊」寫成「辛莊」實際就是為了書寫簡便。舊時的農民對於村名的書寫並不是十分嚴格,即使政府行文對村名也並不是十分講究的。青龍湖鎮辛開口村,在新中國建立初期還曾經書寫為新開口,後來為了簡便,寫成了辛開口村。民國時期的《房山縣誌》《良鄉縣誌》和近代一些政府文書中都曾經把閻村寫成沿村、把廟耳崗村寫成廟兒崗村、把竇店寫成「豆店」、把竇各莊寫成「豆各莊」、把後殿寫成「後店」等等,這些都可以作證上述觀點。

小夥伴們看完之後明白了沒

其實簡單來說

辛莊就是指新建的村莊

因為舊時並沒有嚴格的書寫要求

人們為了書寫方便

寫著寫著就演變成了「辛莊」

其實在咱們房山區還有很多有意思的

村名故事及民間習俗

想了解更多

那就繼續關注我們吧

圖文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SNVzMmwB8g2yegNDmnJ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