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很懂事沒要彩禮的兒媳婦:「不想跟婆婆有牽扯,想當陌生人」

2021-04-04   公子逸

原標題:那個很懂事沒要彩禮的兒媳婦:「不想跟婆婆有牽扯,想當陌生人」

文|公子逸

懂事,有時候並不是一個好詞。

太懂事的孩子,會慣出「太不負責任」的父母,而太懂事的父母,也容易縱容出不孝子孫。

去年12月份,我婆婆的父母在10天內全部去世了。我婆婆喪父又喪母,異常悲傷。因為疫情的關係,也沒有辦喪葬,就很簡單的火化了。

我婆婆一連好幾個月都緩不過來。我回家看她,她拉著我說了很多話:

我爹娘都太懂事了。本來他們身體都特別好,要是能得到很好的照顧,本可以多活幾年的。可是,他們太懂事了,怕連累兒女,怕兒女花錢,所以,哪怕他們自己從涼台上掉下來,已經磕的鼻青臉腫,不能走路了,也不願意強迫兒女照顧。

我深覺我婆家姥姥姥爺的死,就是兒女照顧不周造成的。

原本老人並沒有什麼大病,就是老了,腿腳不方便了,才會從涼台摔下來。本來,兒女好好照顧,也馬上能好起來。可是,農村人一個殘酷的現實是:老人的晚年,大多不會落在兒子手裡,而是會落在兒媳婦手裡。

而農村的很多老人,對兒媳婦都是很疏遠的,他們奮鬥是為了兒子和孫子,並不願意給兒媳婦建立什麼感情。他們覺得養兒是可以防老的。

可其實,當他們老了,因為經濟條件的匱乏,他們的兒子不太可能辭職照顧他們,因為他的兒子還要養家。這個時候,為了利益的最大化,大多數男人會把老人交到妻子手裡。而如果這時候,老人和兒媳婦之間,感情淡薄,那麼,他們的晚年真的會不太好。

正如我婆婆的父母,老了,摔了,需要人照顧了,兒子們要生活,要掙錢,兒媳婦們照顧的並不盡心盡力。而老人,面對感情淡薄的兒媳婦,又懂事的不願意向兒子訴苦,於是只能忍著,等著,等死。

至於女兒。

只能一聲嘆息。

我婆婆曾經想過把父母接到自己家裡,我姥爺說:

不去,怕村裡的人看笑話,兒子不管,女兒管。

我姥姥倒是過來住了一個月,可這一個月里,兒子和兒媳婦們都不聞不問,我姥姥怕兒媳婦挑理,又怕再也回不去兒子家,於是只好讓我婆婆又把她送了回去。

農村老人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要讓兒子養老,如果兒子不養老,也不願意讓女兒養,覺得丟人,怕人說兒子不孝,怕村裡人看笑話。

女兒是外人,不願意女兒多管,兒子又要掙錢,跟兒媳婦又沒交情,於是便有了這雙雙去世的結局。

有人這時候要苛責兒媳婦。

為什麼守著老人,就不能好好孝敬老人呢?

我們說另一件事。

去年,我收到了一個婆婆的投稿。

她講了自己的兒媳婦,沒要彩禮,沒讓公婆費過一點心,出過一點力,甚至於婆媳兩個人幾乎都沒怎麼見過面。

她覺得自己的兒媳婦挺懂事的,什麼都不要,不給他們添一點麻煩。

可等時間長了,她發現她兒媳婦始終對她愛答不理。最後,竟然到了要跟她兒子離婚的地步。

她覺得很傷心。

可她忘了很重要的一件事:

兒媳婦跟你沒有血緣關係,你也沒養過她,沒為她付出過。你們之間本就是陌生人。如果她跟你兒子結婚後,你們之間依舊沒有經濟上或者是情感上建立任何來往,那麼你要怎麼去跟她談交情,讓她尊重你,孝敬你,對你好呢?

她嫁給了你兒子,你就是她婆婆,不管你對她多冷漠,多無情,多陌生,她都該好好孝敬你,否則就是不孝嗎?

真的,現在這個年代,當婆婆的都清醒一點吧,兒媳婦不再是古代依附男人和婆家而活著的女人了,她們有工作,能掙錢,有些甚至是一分錢都沒花過婆家的。

如果你想要兒媳婦是個孝順的兒媳婦,那麼對兒媳婦付出吧,不管是經濟上的,還是情感上的。

這句話,很顛覆,甚至違背了中國傳統的孝道:兒媳婦就該無條件的孝敬公婆,這才是美德。

可我要說,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那種無條件和美德,是可遇不可求的。婆媳之間,如果你想要讓對方對你好,那麼你首先要對對方好,對對方付出。

黃聖依的婆婆體諒黃聖依的不容易,堅定地站在了兒媳婦這一方,心疼兒媳婦,團結兒媳婦,才有了孝順的黃聖依。

我婆婆的父母雙雙去世後,我一直在想,老人如此結局,到底是誰之過?

我婆婆覺得她的父母太懂事了,正如那個婆婆覺得兒媳婦太懂事了。其實,有時候太懂事,就是不想要拉近關係。

老人為什麼不能理直氣壯地要求兒媳婦照顧?

兒媳婦為什麼不積極地去孝敬老人?

因為,他們之間沒有交情。

而有交情的那個兒子,沒有主動地去承擔責任,而老人也不願意拖累兒子。太懂事的老人,縱容出了不孝順的兒子,而中間還夾著一個老人從未真正關心過的兒媳婦。

我婆婆有三個兒媳婦,我算是最不懂事的兒媳婦,卻是跟我婆婆關係最好的兒媳婦。

我理直氣壯地讓她給我看孩子,理直氣壯地給她要好吃的,甚至是把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壓力都跟她分享,是因為我想要承擔她的晚年。

我想要她付出,也想要給她回報,而這樣的婆媳關係,讓我們由遠及近,從陌生人到親人。

我一個朋友,結婚的時候,什麼都沒要。結婚後,生了一個女兒,她女兒都一歲了,她遠在老家的婆婆,都沒過來看過一眼。

她從未說過婆婆任何壞話,只是說了一句這樣的話:

我就不想跟婆婆有牽扯,就想當一個陌生人。她現在無視我,我正好以後也無視她。

如果你是一個婆婆,你遇到了那種讓你看孩子,要求你對她好的兒媳婦,其實並不可怕。她至少想要把你當親人,想要你把她當親人。

最怕的是遇到這種「很懂事」的兒媳婦,她就不想跟你有任何牽扯,就想跟你當陌生人。

你沒有為她付出過任何東西,你覺得她也不挑理,太懂事了。可是,你要知道,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

當你覺得你對她沒有付出的時候,你就已經失去了向她索要孝順的權利。

有些人一定會說,我養了兒子。

是的,你養了兒子,我只願你的兒子足夠孝順,足夠有錢,有能力,也有時間和精力,去給你一個好的晚年。

有人說,我可以自己養自己。

我有時候也那麼想,所以,我們都努力掙錢,努力健康吧。但如果真的有個兒媳婦,對她好點,也挺應該的。

畢竟,哪怕我以後有錢,也怕人到老年,家庭不睦,兒子一個人壓力太大。有個兒媳婦,有交情在,不至於連要口飯吃,都覺得不理直氣壯。

願我們都能老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