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正在不斷變大?原因或是「偷吃」太陽系內的「零食」

2019-09-10     玲玲談科學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太陽無時不刻燃燒著它內部的氫元素,從而發生大量的核聚變,釋放出海量的能量,因此才有地球誕生生命,以及太陽系中其他行星美輪美奐的景色。可是我們都知道,所有的物體都是要遵循質量守恆定律,太陽無時不刻發生著核聚變,並且將產生的能量在太陽系中釋放出去,那麼太陽就必定會丟一部分質量。所以人們都知道太陽的質量在不斷的減少。

但是在另一個方面。我們的地球正大不斷的變大,這個問題的原因你們知道嗎。在我們的認知里,太陽系中的地球一直是一個安安靜靜的模樣,日復一日的圍著太陽公轉,按部就班的自轉,多少年來一直沒有停過。可是實際上,地球一直在我們不知不覺的時候「偷吃」著來自宇宙的「零食」,導致它每一天都在慢慢的增加這自己的質量與體積,就像人類一樣,總有一天把自己「喂得白白胖胖」。

首先,我們都知道,能量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地表上的植物要不斷接受太陽的照射,從而進行光合作用產生地球獨有的「生物能量」,而這些「生物能量」就會被食草動物吃掉吸收,進而維持食草動物的生命,之後食肉動物將會從食草動物上獲取生命所需的能量。可是在能量的流動的過程中會喪失一部分能量,而這一部分能量就是生物本身用來維持生命的能量。但是能量在總體上還是保持不變,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能量守恆。

但是問題就來了,植物吸收的能量是來自太陽,雖然吸收的「量」不多,但是地球上生長著大片的植物,這些植物在太陽照射的時候都在進行著光合作用,千萬年累積下來,吸收的能量總數就相當可觀了。因此我們可不可以看做這些能量都是地球這麼多年以來增長的質量呢?

其次,在廣袤的宇宙中,並不是像我們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寧靜平和,其實漆黑的宇宙中充斥著大量的星際塵埃與星際物質,不說遠的銀河系,就連太陽系中一樣存在許多,這些星際物質受到來自太陽的引力,自身的速度又無法逃脫,因此就「定居」在太陽系中了。這些星際物質有的很大,不如小行星,彗星等,而有的非常小,就像星際塵埃。

這些物質在漂浮到地球附近的時候,受到地球的引力吸引,就會向地球飛來,在進入地球大氣層的時候發生劇烈燃燒,從而毀滅在地球的上空,可是這些星際物質毀滅之後,質量就留在了地球。據科學家研究,地球每天平均吸收增加的質量可以達到100噸!因此,人們就說地球在不斷的「偷吃」宇宙中的「零食」導致地球的質量在不斷增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S6UGJ20BJleJMoPMMqFj.html